2024年中國乳制品行業產量現狀分析及未來市場發展空間研究預測
?
報告發布方:中金企信國際咨詢《乳制品行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市場占有率評估報告(2024版)》
?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相關報告推薦(2023-2024)
?
《2024-2030年乳制品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全球及中國核桃乳行業市場供需格局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評估報告(2024版)》
《2023年烘焙食品市場發展預測:未來幾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趨勢》
《中國生鮮乳行業發展分析預測:有機生鮮乳預計于2025年將達到1,169,200噸》
《2024-2030年柑普茶市場發展戰略規劃分析及投資規模前景可行性評估預測報告》
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專業權威編制服務機構(符合發改委印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要求)-中金企信國際咨詢:集13年項目編制服務經驗為各類項目立項、投融資、商業合作、貸款、批地、并購&合作、投資決策、產業規劃、境外投資、戰略規劃、風險評估等提供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編制、設計、規劃、咨詢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項目實施落地、提升項目單位申報項目的通過效率。
?
(1)乳制品行業簡介:
1)乳制品行業產品分類:乳制品是指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適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輔料,使用法律法規及標準規定所要求的條件,經加工制成的食品。乳制品是除母乳以外營養最為均衡的全價食品,在人們的膳食結構中有著其他食品無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乳制品行業是現代農業和食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奶業發展的關鍵。乳制品行業連接著上游奶牛養殖業和下游消費市場,是奶業的中軸和龍頭,是推動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對提升居民營養健康水平,帶動“三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乳制品行業產品分類如下:

2)乳制品行業產業鏈:乳制品行業產業鏈涵蓋上游奶源供應、中游乳制品加工和下游的銷售渠道等。上游奶源供應主要包括牧草種植、飼料加工、奶牛養殖、原奶生產等;中游為乳制品加工,將上游原材料加工為白奶、酸奶、奶酪等各類乳制品后向下游出售;下游主要包括大賣場、超市、雜貨店、便利店以及電商平臺等各類銷售渠道。乳制品行業產業鏈具體情況如下:

(2)行業發展現狀:
1)乳制品行業發展現狀:我國乳制品行業與發達國家相比起步較晚,但受益于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及經濟快速發展,乳制品行業快速發展,滲透率迅速提升,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乳制品市場。總體來看,我國乳制品行業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發展初期(1978-1997):乳制品以巴氏奶和奶粉為主,受交通、保質期等因素制約,銷售多以自有區域周邊為主,如上海的光明,內蒙古的伊利,品牌以產定銷,供不應求。
第二階段:“黃金十年”(1997-2008):1997年引進高溫瞬時滅菌技術和利樂包裝,伊利、蒙牛兩大品牌崛起,光明、君樂寶等地區性品牌向全國擴張。同時品牌開啟央視廣告爭奪戰,從紙媒、電視滲透到消費者生活,乳品消費習慣逐漸養成。
第三階段:調整期(2008-2015):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國產奶粉行業進入調整期,進口奶粉占據主要市場。國產乳品品類擴張,液態奶產品從常溫白奶擴展至風味白奶、含乳飲料、低溫酸奶等細分市場,滿足消費者需求,供大于求。
第四階段:振興成熟期(2015-至今):2015年以來,我國乳制品行業從增量階段轉變為全產業鏈整合階段,乳企紛紛拓展品類并加快國際化進程。此外,社交媒體信息呈爆炸式發展,圖文、短視頻、直播等營銷方式不斷升級,品牌走向精細化運營,Z世代成主要消費群體,主打健康、風味的低溫鮮奶、酸奶、特色水牛奶等快速發展。
近年來,我國乳制品行業保持穩健的發展態勢,乳制品產量穩步上升,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中國規模以上乳品企業乳制品產量為3,055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1%,整體表現好于2022年同期,中國乳制品行業長期向好的趨勢并沒有發生改變。
2018-2023年中國規模以上乳品企業乳制品產量現狀分析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總體來看,2023年原料奶供過于求,成本居高不下,價格走低,奶牛養殖虧損面較大;乳制品產銷不旺,乳品市場增長承壓,增速進一步放緩。乳品行業整體形勢不容樂觀,行業高質量發展路徑有待探索。
未來,在居民消費升級、政府對健康飲食的持續宣傳等有利因素推動下,我國乳制品行業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根據中金企信數據,我國乳制品市場零售規模由2016年的3,649.9億元增至2021年的4,714.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25%,預計2026年乳制品市場零售額增長至5,966.6億元,2022-2026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