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國煤炭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預測
?
報告發布方: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專精特新“小巨人”占有率申報:煤炭行業優勢企業市場占有率分析(2024)》
?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相關報告推薦(2023-2024)
?
《2024-2030年煤炭行業市場調研及戰略規劃投資預測報告》
《煤層氣行業市場發展深度調查及投資戰略可行性報告(2024版)》
《2024-2030年氟化工行業全景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可行性評估預測報告》
《2024-2030年催化劑市場發展戰略規劃分析及投資規模前景可行性評估預測報告》
《2024-2030年針狀焦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可行性預測報告》
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專業權威編制服務機構(符合發改委印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要求)-中金企信國際咨詢:集13年項目編制服務經驗為各類項目立項、投融資、商業合作、貸款、批地、并購&合作、投資決策、產業規劃、境外投資、戰略規劃、風險評估等提供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編制、設計、規劃、咨詢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項目實施落地、提升項目單位申報項目的通過效率。
?
市場概述:煤炭是我國的基礎能源和重要原料,擔負著能源穩定供應“壓艙石”的作用,肩負著保障國家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確保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2022年,以俄烏沖突為代表的地緣政治沖突推動了全球能源價格的上漲以及歐洲能源危機的爆發,深刻揭示了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煤炭作為國內現階段主體能源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從需求側看,自2016年以來,我國煤炭消費量逐年遞增,至2022年全國煤炭消費量已達44.17億噸,創歷史最高水平。雖然近年來以核能、風能等為代表的新能源消耗比重逐步上升,但煤炭依然具備價格較低、儲備充足等優勢,其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長期保持在55%以上,系我國主要的能源消耗品,需求長期穩定。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從供給側看,2016年2月國務院印發的《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推動了煤炭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十三五”以來,全國累計退出煤礦5,600處左右,退出落后煤炭產能10億噸/年以上。截至2022年底,全國煤礦數量減少至4,400處以內,年產120萬噸的大型煤礦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5%左右,全國煤炭產業結構在供給側改革下持續優化升級。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伴隨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化,煤炭優質產能逐步釋放,國內原煤產量逐漸回升,行業效益回暖。2022年,全國原煤產量達45.60億噸,同比增長10.5%,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達10,202億元,創歷史新高。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發展趨勢:2020年我國提出“雙碳”目標,即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碳排放目標。為如期實現上述目標,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成為了必要的內在需求,而煤炭工業作為傳統能源行業,面臨著重大產業轉型:“綠色開采、清潔利用、生態治理”將成為新的產業方向,走優質、高效、潔凈、低耗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將成為必然選擇。
除去“雙碳”目標的提出推動了煤炭行業的綠色化轉型,煤炭行業自身的高事故率、高危險系數、從業人員老齡化等特點亦推動了煤炭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由于煤炭生產作業的自然條件和安全生產工藝復雜,礦井下勞動條件艱苦,人員工作時間長且事故多發,相關安全事故嚴重危害了煤礦工人生命財產安全,產生了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并導致經濟效益損失。盡管近年來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頻率持續下降,但2022年全國煤礦安全事故依然高達168起,造成245人死亡。此外,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年輕人參與煤炭行業的意愿降低,勞動力緊缺問題日益突出。
因此,在國家提出“雙碳”目標并進一步推動煤炭綠色高效的開發與清潔低碳利用的大背景下,為解決煤礦行業安全隱患大、人工事故率高、從業人員老齡化等問題,新一輪技術升級和產業轉型具有必要性,煤炭行業將加速向綠色化、目前,我國礦山智能化建設仍處于初級階段,總體市場滲透率較低,國家提出了“到2035年,各類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構建多產業鏈、多系統集成的煤礦智能化系統,建成智能感知、智能決策、自動執行的煤礦智能化體系”的目標,國內煤礦智能化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