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發展趨勢:預計2026年中國換熱器市場規模將上升到992.1億元
?
報告發布方: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全球及中國換熱器行業市場占有率分析及競爭戰略評估預測報告(2024版)》
?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相關報告推薦(2023-2024)
?
《換熱器項目建議書-中金企信編制》
《全球及中國換熱器重點企業市場排名報告(2024)》
《全球及中國微型電聲元器件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建議可行性評估預測報告(2024版)》
《全球與中國電聲元器件市場發展趨勢及競爭格局評估預測報告(2024版)》
《功率芯片市場發展趨勢預測及重點企業市場份額占比分析報告(2024版)》
?
1)行業市場規模
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細化工等是換熱器的主要應用領域,其發展情況對換熱器的市場表現有著直接的影響。自2017年以后,中國煉油能力回歸增長軌道,對推動換熱器市場需求上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019年,中國換熱器市場規模達到810.5億元。換熱器作為眾多行業生產過程中的基礎設備,總體需求保持相對穩定。2021年中國換熱器市場規模出現明顯回升,達到845.6億元。
換熱器作為中國工業中的關鍵設備之一,未來仍將有廣泛的市場需求,尤其是石油化工等主要應用領域,未來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和升級改造需求。預計2022年到2026年,中國換熱器市場規模將從868.9億元上升到992.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4%。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2)行業競爭格局
經過多年的發展,換熱器行業逐步形成了以技術進步和市場化為導向的行業競爭格局,眾多國內外優秀換熱器公司在我國市場展開業務布局。隨著換熱器行業的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產品性能不斷提升提高,換熱器在國民經濟各領域的重要性也不斷加強。從換熱器整體市場來看,領先的外資企業包括美國艾普爾換熱器公司、瑞典阿法拉伐等,領先的國內企業包括蘭石重裝、錫裝股份、公司等。
纏繞管式作為新型、高效的換熱器技術路線之一,研發和設計難度大,生產制造工藝要求高,因此纏繞管式換熱器的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中金企信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纏繞管式換熱器公司市占率位列第一位,占比為63.4%。
3)產業鏈分析
換熱器產業鏈的上游主要是換熱器部件的原材料供應,包括鋼鐵、橡膠、石墨等;中游主要是換熱器制造;下游則是換熱器相關應用領域,包括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細化工、食品、電力、醫藥等行業。換熱器制造是換熱器產業鏈中的核心環節。

①上游原材料供應
換熱器的主要材料為金屬材料。隨著換熱器的種類逐漸增多,功能趨于多樣化,換熱器的材料也變得愈加豐富。性能優異、經濟價值較高的材料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換熱器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②中游換熱器的制造開發
換熱器種類繁多,也是各行各業的普遍性產品,行業內大小企業眾多。換熱器用戶需求存在差異,不同的產品其結構會有很大差別,制造中的生產工藝也不盡相同。如纏繞管式換熱器等大型換熱器大多是定制化產品,供應商需要根據下游客戶的具體需求進行設計與加工制造。在節能減排需求的推動下,高效、新型換熱器不斷對新材料技術、先進加工工藝等展開技術研發。
③下游應用
換熱器作為諸多行業中的基礎設備,應用場景豐富。隨著行業的不斷變化與發展,換熱器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豐富。
4)行業發展趨勢
①產品向大型化、高效化、節能化等方向發展
近年來,換熱器行業在節能增效、提高傳熱效率、減少傳熱面積、降低壓降、提高裝置熱強度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隨著工業裝置向大型化、復雜化方向轉型,換熱器逐步走向大型化、高效化、節能化,并向低溫差、低壓力損失方向發展。在管殼式換熱器領域,換熱器直徑不斷擴大,直徑4米甚至5米的換熱器相繼出現。未來,具備更大直徑的換熱器研發將不斷取得突破,單臺換熱器換熱面積有望獲得大幅度提升。
②全產業鏈協同不斷深化
換熱器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不同領域對換熱器的結構、性能等要求存在較大差別。隨著下游廠商對定制化換熱器設備的需求不斷上升,為了更好地滿足下游行業需要,換熱器供應商需要與客戶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深刻了解其在產品結構、換熱效率、使用壽命等各方面的具體要求,并進行相應的定制化設計與生產,產品專業化、復雜化程度極大提高。在纏繞管式換熱器領域,纏繞管式換熱器應用場景更加復雜,在設計、生產與運維方面,存在更大的挑戰,生產廠家將更深度地參與到客戶的具體業務流程中,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全流程產品及服務。
③國產化替代步伐持續加快
換熱器是各行各業的重要基礎設備,對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纏繞管式換熱器作為應用在嚴格、復雜場景的高效換熱器,在國家高端裝備戰略中有著重要地位,實現換熱器國產化替代,有利于打破國外企業的技術壁壘,進而帶動產業鏈各環節共同進步。國內企業以及相關研究機構正在加緊推進換熱理論和技術研究,逐步探索換熱器的國產化路徑,已經在纏繞管式換熱器的材料、結構、制造工藝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逐步實現國產纏繞管式換熱器在大型煉油、煤化工等項目上的成功實踐。未來,在國家政策支持以及下游行業發展的推動下,國產化替代程度有望持續上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