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占有率認證:2024年中國高阻隔包裝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未來市場發展前景分析研究-中金企信發布
?
報告發布方:中金企信國際咨詢《2024-2030年全球與中國高阻隔包裝材料行業總體規模分析及主要地區產能產量分析報告-中金企信發布》
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專業權威編制服務機構(符合發改委印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要求)-中金企信國際咨詢:集13年項目編制服務經驗為各類項目立項、投融資、商業合作、貸款、批地、并購&合作、投資決策、產業規劃、境外投資、戰略規劃、風險評估等提供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編制、設計、規劃、咨詢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項目實施落地、提升項目單位申報項目的通過效率。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相關報告推薦(2023-2024)
《行業冠軍證明:高阻隔包裝材料行業全球及中國近三年市場占有率研究報告(2024版)-中金企信發布》
《2023-2029年滅火毯行業發展現狀與投資戰略規劃可行性報告》
《2023-2030年毛巾市場上下游分析預測及競爭戰略規劃可行性報告》
《2023-2029年呼吸面罩行業市場發展深度調查及投資戰略可行性報告》
《2023-2029年滑雪裝備行業市場監測及投資環境評估預測報告》
1、塑料薄膜制造業發展現狀:塑料薄膜是指用PE、PP、PVC以及其他樹脂制成的薄膜,具有防潮抗氧、氣密性好、輕質透明、韌性良好等優異性能特點,用于生產包裝材料和覆膜層。根據使用原料的不同,塑料薄膜產品可分為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酯薄膜、尼龍薄膜等類型;根據用途的不同,塑料薄膜可分為農用薄膜、包裝薄膜、透氣薄膜、水溶薄膜和壓電薄膜等。
全球塑料薄膜市場在飽和的工業市場和新興國家之間存在發展差異。塑料薄膜制造行業的參與者眾多,全球主要的生產商位于中國、北美、日本和歐洲等國家。雖然在該領域有很多參與者,但其核心的先進技術和設備主要是由美國、日本和歐洲等發達國家的制造商主導。
我國塑料薄膜制造行業起步于1949年,從誕生至今大致經歷了起步、探索和快速發展三個階段。1949-1974年是國內塑料薄膜制造行業的起步初期,這一時期行業停留在技術含量低、產能規模小的階段。1975-2000年間,國內的企業由于缺少核心生產技術,生產過程中存在產量及成品率低、產品品質差、產品種類單一等問題。為了提高生產技術,1985年我國引入了日本的技術,由此開啟了技術引進的進程,促進了國內塑料薄膜制造行業的發展。2001年至今國內塑料薄膜制造行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期,國內企業的生產技術、產品品質和產品種類顯著提升。同時,隨著資本的不斷注入,塑料薄膜制造行業內的企業數量和產能規模大幅提升,產品年產量逐年提高,產品功能更加多樣化,使得國內塑料薄膜制造行業保持高速率的持續發展。
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塑料薄膜行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塑料薄膜產品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展。根據國家統計局和中金企信數據顯示,國內塑料薄膜年產量從2014年的1,261.8萬噸增至2017年的1,454.3萬噸,較高的產品市場需求與大量的資本注入是2014年至2017年塑料薄膜年產量上漲的主要原因;2018年,在環保政策趨嚴、行業標準提高和監督處罰力度加重的影響下,塑料薄膜產量下滑至1,180.4萬噸;2019年出現明顯回升,2020年產量略有下滑,為1,503萬噸。隨著塑料薄膜制造企業對新政策的逐步適應、產業結構的陸續升級、生產技術的逐步提高以及產品種類的多樣化,未來塑料薄膜年產量預計將會持續穩定增長。
2、塑料包裝制造業發展現狀:塑料包裝是指以高分子樹脂為主要材料,在增塑劑、發泡劑、穩定劑等添加劑的幫助下,通過吸塑、注塑、吹塑、擠出等成型工藝加工而成的具有包裝、收納、保護、緩沖、隔離等用途的塑料制品。塑料包裝可分為塑料包裝膜、塑料編織品、包裝箱及容器、泡沫塑料和包裝片材等。由于具有方便流通、保護商品、提升產品附加值等優點,塑料包裝制品廣泛應用于化工、食品、醫藥等領域,是包裝材料中占比第二高的品類,僅次于紙包裝。
塑料包裝行業是全球性的、持續發展壯大的產業。伴隨著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現代商業、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二十世紀中期以來包裝產業迅速在全球崛起。由于具備保護商品、便于流通、方便消費、促進銷售和提升附加值等多重功能,包裝產品在現代社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已成為商品流通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3、高阻隔包裝制造業發展現狀: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使用擠出聚乙烯薄膜復合到金屬箔上作為阻隔性包裝材料,也包括在金屬箔片基材上的加工技術,由于箔片材料很薄,且阻隔性很好,所以,當時就認為高阻隔工業已經形成。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不少聚合物生產商,開始把用于包裝的阻隔性薄膜材料投放市場。當時,這種材料的加工方法都是采用聚烯烴材料作為粘接劑把類似的聚合物薄膜復合成多層結構的薄膜。
在高阻隔包裝產業發展初期,消費者的要求是市場發展的第一要素,但成本問題也是這種新材料開發中的重要因素,換言之,開發出的包裝產品一方面需要達到消費者對食品保鮮等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滿足生產者成本可控、有利可圖的目的。要使聚合物包裝達到替代金屬罐、玻璃瓶或其他硬包裝的目的,必須使用新的材料和技術。
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阻隔包裝材料獲得了長足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新型材料被開發利用,主要包括:
(1)PVDC,即聚偏氯乙烯,其制成的薄膜透明性、印刷性、耐化學性好,相對密度大,具備較好的化學阻隔性能和極低的透水和透氧性能,且比聚氯乙烯更堅韌、抗沖擊強度更高;
(2)EVOH,即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其最突出的特性是能提供對O2、CO2或N?等氣體的高阻隔性能,使其在包裝中能充分提供保香和保質作用;
(3)PA,即聚酰胺,也叫尼龍,具有透明性好、容易成型、強度高及在較寬的溫度范圍內保持較高挺度的能力,同時具有較高的阻氣性和化學穩定性;
(4)鍍鋁或鍍無機氧化物薄膜,即在聚烯烴或聚酯等薄膜上真空鍍上一層0.05微米厚的鋁或無機氧化物,真空鍍鋁的薄膜不但具有同基材相同的力學性能,同時具有鋁箔一樣的高阻隔特性,而且薄膜柔軟度好,避免了鋁箔撓曲龜裂的問題。
同時,加工技術的發展也推動了高阻隔包裝材料的應用,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共擠出技術。共擠出技術是使用數臺擠出機分別供給不同的熔融料流,在一個復合機頭內匯合共擠出得到多層復合材料的加工過程。利用共擠出技術可以將具有不同性能的材料復合到一起,從而使制品兼具不同材料的優良特性,得到特殊要求的性能和外觀,如防氧和防濕的阻隔能力,著色性、保溫性、熱成型和熱粘合能力及強度、剛度、硬度等機械性能。同時,利用共擠出技術可以大幅度降低制品成本、簡化流程及減少設備投資,而且在復合過程中不使用溶劑,基本不產生三廢物質,因此被廣泛用于高阻隔包裝材料的生產。高阻隔包裝材料最初主要應用于食品行業的保鮮,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其他行業需求的發掘,現在已廣泛應用于化工、電氣(鋰電)、食品、醫藥等行業,并且根據內容物的不同特性,高阻隔包裝材料的功能性要求越來越高,相應的設備投入和技術要求也逐步提高,使之逐步發展成為一個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的塑料包裝細分領域。
4、產業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分析:目前,全球高阻隔包裝薄膜規模呈現穩步擴張的態勢,2024年全球高阻隔包裝薄膜規模將達到805.9億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1079.7億元,2023-2030期間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4.99%。目前歐洲是高阻隔包裝膜全球最大的市場,占有大約30.2%的份額。
當前,我國高阻隔膜行業起步較晚,目前國內阻隔材料的用量僅占包裝材料總用量的5%,且長期以來國內市場一直由國際化工企業主導。2024年5月,由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院)開發、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寧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夏能化)生產的TPVA-OBP阻隔應用材料入選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2023年度化工新材料創新產品榜單,推動了國內高阻隔塑料包裝材料行業發展,降低了部分企業對高阻隔塑料包裝材料的進口依賴。
與現有高氧氣阻隔產品相比,TPVA-OBP樹脂產品價格優勢明顯,可直接熱塑加工,滿足吹膜、流延膜、多層共擠、吸塑等加工成型方面的應用要求,解決了現有PVA薄膜溶液流延方法生產效率低、能耗高、不能生產多層膜的問題,切實降低了阻隔包裝材料成本。
未來,高阻隔包裝薄膜在包裝行業中具有關鍵作用,用于阻隔氧氣、水汽、異味等對食品、藥品和其他易受影響的產品有害的元素。市場的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以下是可能影響高阻隔包裝薄膜市場的一些關鍵驅動因素:高阻隔包裝薄膜在食品和飲料行業中廣泛應用,以延長食品的保質期和維持其品質。隨著全球人口增長和對便利食品需求的增加,食品和飲料行業的增長將推動高阻隔包裝薄膜市場的發展。同時,在醫療行業,高阻隔包裝薄膜用于包裝藥品、醫療器械和醫療設備,以防止對其有害的外部因素的侵入。醫療行業的持續增長將促使高阻隔包裝薄膜市場的需求增加。
總之,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對可回收和可降解包裝材料的需求增加。一些高阻隔包裝薄膜制造商可能致力于研發更環保的材料,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創新材料的研發可能帶來性能更優越、更輕、更環保的高阻隔包裝薄膜,滿足行業對更先進包裝解決方案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