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地位證明:我國軍用航空行業數據監測分析及市場前景趨勢研究預測-中金企信發布
?
報告發布方:中金企信國際咨詢《2024年全球及中國軍用航空行業市場分析、廠商競爭與未來展望-中金企信發布》
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專業權威編制服務機構(符合發改委印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要求)-中金企信國際咨詢:集13年項目編制服務經驗為各類項目立項、投融資、商業合作、貸款、批地、并購&合作、投資決策、產業規劃、境外投資、戰略規劃、風險評估等提供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編制、設計、規劃、咨詢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項目實施落地、提升項目單位申報項目的通過效率。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相關報告推薦(2023-2024)
?
《2024-2030年航空航天零部件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分析及投資戰略可行性評估預測報告》
《2024-2029年全球及中國航空材料市場監測調研及投資潛力評估預測報告》
《航空制造行業調研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評估報告(2024版)》
《2024-2030年中國航空零部件制造行業區域細分市場調研與投資風險研究預測報告-中金企信發布》
《2024-2030年雷達信號處理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發報告-中金企信發布》
?
1.我國軍用航空行業市場概況
航空工業被形容為“現代工業之花”,是一個國家技術、經濟、國防實力和工業化水平的重要標志。航空產業在我國發展起步較晚,但是經過近7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具有戰略性、綜合性、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新興產業,是我國綜合國力的標志之一,產業內容涵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等多個領域,包括航空工程、航空制造、航空運輸及航空服務等領域,已經形成了良性發展的產業鏈,是經濟效益競爭的焦點之一,不僅能夠體現國家利益,而且也是加強和鞏固國防的重要基礎,對于國家安全與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軍用飛機是指直接參加戰斗、保障戰斗行動或軍事訓練的飛機,一般分為戰斗機、直升機、教練機、運輸機、特種飛機、加油機及無人機等七大類,軍用飛機的主要使用方為空軍。空軍是以航空兵為主體,進行空中斗爭、空對地斗爭和地對空斗爭的軍種,空軍具有快速反應、高速機動、遠程作戰及猛烈突擊的能力,既能協同其他軍種作戰,又能獨立遂行戰役、戰略任務。空軍是現代立體作戰的重要力量,能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產生重大影響,在現代國防和現代戰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我國空軍正處在從“量變”向“質變”的關鍵轉型期。“戰略空軍”的建設是戰術和戰略的配套和豐富,是聯合作戰能力和獨立作戰能力的有機結合。我國軍事航空正大跨步邁入“20時代”,為我國未來實現“戰略空軍”打下基礎。
“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國防建設,明確提出“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的國防戰略。“十九大”提出“貫徹新時代下軍事戰略方針,打造堅強高效的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作戰體系,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目前,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第二大經濟體,但是國防力量和軍隊實力存在較大提升空間。2015年5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中提到,軍事力量的建設發展將作為國家重大戰略執行,我軍空軍建設要按照空天一體化、攻防兼備的戰略要求,著重提高戰略預警、空中打擊、防空反導、信息對抗、空降作戰、戰略投送等能力,海、陸、空三軍及武警的航空裝備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對人民空軍裝備現代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隨著國際局勢不確定性的劇增,我國安全理念已從本土防御逐步向近海防御甚至是全球防御發展。
軍費是國防科技工業需求的根本來源,其投入多寡決定了軍工產業景氣度。軍費是國防科技工業的發展基礎,是決定武器裝備建設進度的核心所在,也是軍工企業業績的核心驅動因素。軍費投入規模受宏觀國際形勢、中觀經濟發展、微觀軍費機構等多方因素綜合影響,同時也會受到地緣政治局勢的短期催化。近年來,我國軍費預算保持持續穩定增長為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動力。2021年3月,根據預算,2021年中央本級國防支出預算比上年增長6.8%,達到13,795.44億元,繼續保持適度穩定增長。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在武器裝備序列中,海空軍裝備對國防開支的要求更高。隨著新一代各型武器的列裝,國防開支未來有望持續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另一方面,雖然近年來我國國防支出一直保持較高速的增長,占GDP的比例基本穩定,但是與國外軍事大國相比,我國的國防支出占GDP比重偏低,未來仍有巨大上升空間。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由上,我國軍費投入較世界前列國家仍有較大差距,仍將持續加大投入。我國防開支與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保障需求相比,與履行大國國際責任義務的保障需求相比,與自身建設發展的保障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將繼續保持適度穩定增長。隨著空防、海防、邊境防衛、地區和平穩定維護等國防建設加強的迫切需求,我軍對各類軍用飛機、直升機的需求持續增加,包括軍機數量的增加、陸軍航空兵的發展、航空裝備的升級換代,航母逐漸下海伴隨的艦載機群的配備、軍用機載設施設備的智能化研發、后勤維修能力保障等國防建設的投入增長,為軍用航空器的機載設備研制、檢測設備研制、機載設備維修服務等相關產品與服務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2.我國軍用航空行業市場需求
根據數據,截至2020年底,我國軍用飛機總數3,260架,總量少于美國(13,232架)和俄羅斯(4,143架),居全球第三位。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2013年-2020年我國的軍機數量從2,798架逐年增長到了3,260架,現有的軍機數量約為同年美國軍機數量的1/4。隨著國家對國防方面支出的增加及重視,未來軍機數量增長空間巨大。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從2020年我國軍用飛機的市場結構來看,戰斗機占比將近一半,占比48.23%,其次是武裝直升機占比27.69%,特殊作戰機占比3.53%。
建設一流軍隊已成為國家發展戰略,對標美國,我國軍機尤其是先進戰機在數量上存在很大增補空間,以“20系列”為代表的國產先進戰機已進入批產列裝階段,訂單有望加速釋放,帶動我國航空產業景氣度進一步提升。從戰斗機的代際結構上看,我國戰斗機中大量存在著“殲-7”“殲-8”等老舊二代機型,三代機、四代機數量占比遠低于美國、俄羅斯兩個世界強國。“殲-7”“殲-8”等二代機均為上世紀90年代以前的主流機型,服役時間較長,未來將逐步升級為“殲-10”“殲-16”“殲-20”等三代半或四代新機型。
當前我國軍用飛機正處于更新換代的關鍵時期,未來10年現有絕大部分老舊機型將退役,“殲-10”“殲-11”“殲-15”“殲-16”和“殲-20”等將成為空中裝備主力,新一代先進機型也將有一定規模列裝,運輸機、轟炸機、預警機及無人機等軍機也將有較大幅度的數量增長及更新換代需要。隨著我國對軍工產業發展的日益重視、國防科技建設步伐加快、中俄兩國加強軍事合作等新催化劑影響下,我國軍工行業大受重視,軍用飛機將隨之受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