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玻璃纖維行業產業鏈全景分析及未來市場發展戰略規劃可行性研究
?
“制造業單項冠軍”占有率:玻璃纖維行業全球及中國市場占有率專項報告(2024版)
玻璃纖維項目商業計劃-中金企信編制
玻璃纖維行業市場發展深度調查及投資戰略可行性報告(2024版)
玻璃纖維是一種復合材料,具有高強度、高彈性、良好的熱穩定性以及抗化學腐蝕性的優越性能。近年來,玻璃纖維的市場前景不容小覷,從資源開采、復合材料應用、建筑及建筑材料來看,它市場前景十分樂觀。
玻璃纖維發展環境:玻璃纖維(Fiberglass),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種類繁多,優點是絕緣性好、耐熱性強、抗腐蝕性好、機械強度高,但缺點是性脆,耐磨性較差。它是以葉臘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鈣石、硼鎂石六種礦石為原料經高溫熔制、拉絲、絡紗、織布等工藝制造成的,其單絲的直徑為幾個微米到二十幾個微米,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的 1/20-1/5 ,每束纖維原絲都由數百根甚至上千根單絲組成。玻璃纖維通常用作復合材料中的增強材料,電絕緣材料和絕熱保溫材料,電路基板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我國目前已形成玻璃纖維(原紗)、玻纖制品和玻纖復合材料完整產業鏈。上游為玻纖生產提供必要的原材料,涉及礦石采掘、能源、化工等行業。玻纖生產位于產業鏈中游,通過對上游原材料的運用,加以獨特的工藝,生產出玻璃纖維紗和玻纖紡織、無紡制品等,這些產品經過進一步深加工,成為終端復合材料制品。下游應用領域涉及建筑建材、交通運輸、電子電氣及新能源等產業。
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具有強度高、重量輕、耐老化、阻燃性能好、隔音隔熱等特點,建筑行業中,玻璃纖維及制品可被廣泛用于制造多種建筑材料,如:增強混凝土、復合材料墻體、保溫紗窗與裝飾、FRP鋼筋、衛浴、游泳池頂棚、采光板、FRP瓦、門板、冷卻塔等。近年來我國建筑業總產值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其中2022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31.2萬億元,同比增長6.5%。下游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可以帶動中游玻璃纖維行業的發展。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建筑業市場規模仍將繼續擴張,未來在玻璃纖維滲透率不斷上升的趨勢下,建筑業的新增需求規模將直接拉動玻璃纖維及其制品的需求增長。
由于玻璃纖維具有優越的增強效果、重量輕等特點,在風電產業中被用于制造玻璃鋼葉片和機組罩等。近年來我國風電行業發展迅速,全國風電裝機量逐年穩定增長。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2016-2022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及累計風電裝機容量整體均保持增長走勢。其中,2022年全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37.63GW,累計風電裝機容量達到365.44GW。隨著未來國家政策推進風電行業迅速發展,風電裝機容量持續增長將直接拉動玻璃纖維需求規模的增加。
在汽車行業中,汽車前后保險杠、擋泥板、發動機蓋板、卡車頂棚/汽車儀表盤、座椅、駕駛艙、裝飾/汽車電子電器元件等都離不開玻璃纖維材料。近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國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提升且購買力不斷增強,改善生活質量方面的消費支出占比不斷提升,為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2-2021年中國汽車產銷量整體呈同步上升趨勢。其中,汽車產量在2017年達到峰值2902萬輛,到2021年全國汽車產量為2653萬輛,同比增長4.78%,相較2012年汽車年產量增長了725萬輛。全國汽車銷量也在2017年達到峰值2888萬輛,到2021年全國汽車銷量為2627萬輛,同比增長3.79%,相較2012年汽車年銷量增長了696萬輛。2022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02.1萬輛和2686.4萬輛,延續了2021年的增長態勢。汽車行業的穩定發展為玻璃纖維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玻璃纖維發展現狀:玻璃纖維是非常好的金屬材料替代材料,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玻璃纖維成為建筑、交通、電子、電氣、化工、冶金、環境保護、國防等行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由于在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因此,玻璃纖維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中國玻璃纖維行業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動力來自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的拉動。國際市場的擴大,既有總需求增長的因素,也有來自國際企業前期因利潤率較低退出行業后,給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留下的發展空間;而國內市場的增長,則是來自下游消費行業的快速發展。中國玻璃纖維經過多年發展,如今已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玻纖生產國。近年來,我國玻璃纖維紗產量逐年穩步增長,根據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玻璃纖維紗產量達到687萬噸,增速10.1%,相較2012年國內玻璃纖維年產量增長了399萬噸。
玻璃纖維市場格局:上游原材料供應商主要包括榮興礦業、恒光礦產、永祥股份、海化集團等;中游玻璃纖維制造商主要包括巨石集團、山東玻纖、光遠新材、長海股份、國際復材等。
從區域分布看,中國玻璃纖維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江浙滬、山東等省市,其中江蘇省玻璃纖維生產企業較多,包括長海股份、中材科技等,而玻璃纖維龍頭企業中國巨石則位于浙江。而玻璃纖維上游企業,例如三友化學、山東海化等則位于河北、山東等地,下游代表性企業位于新疆、四川、上海等地。
2022年中國玻璃纖維行業中,中國巨石、中材科技等企業營收較為領先。從毛利率水平看,中國巨石、長海股份等企業的毛利率較高。從產品布局看,中國巨石重點布局電子紗,山東玻纖、中材科技重點布局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等產品。
玻璃纖維發展趨勢:
1、產品應用范圍日趨廣泛,玻璃纖維市場需求前景廣闊
當前,全球玻纖生產消費大國主要是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其人均玻纖消費量較高。與國際相比,我國玻纖產品品種規格少,應用范圍窄,人均玻纖消費量較低。但這些情況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我國的玻纖產業還存在大量市場空間未被挖掘,尤其是在一些應用領域,許多細分市場甚至根本未被開發。同時,國內優秀的玻璃纖維行業生產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一大批國內優秀的玻璃纖維企業迅速崛起,逐漸成為玻璃纖維行業中的翹楚。長遠來看,中東、亞太基礎設施的加強和改造,對玻纖需求增加了很大的數量,隨著全球在玻纖改性塑料、運動器材、航空航天等方面對玻纖的需求不斷增長,玻纖行業前景仍然樂觀。另外玻纖的應用領域又擴展到風電市場,這將是玻纖未來發展的一個亮點。能源危機促使各國尋求新能源,風能成為如今關注的一個焦點,中國在風電領域也開始加大力度投資。隨著我國玻纖制造企業生產工藝的逐步創新突破,以及國內對玻纖及其制品的應用范圍日趨廣泛,未來我國玻璃纖維市場空間廣闊,玻纖及其制品需求規模將呈持續增長態勢。
2、產業結構持續調整優化,高端材料進口依賴度降低
近年來我國玻璃纖維行業持續發展,企業產能不斷擴大,但仍存在部分企業主要依靠低成本投入獲取發展,且行業低端產品和低效產能盲目擴張。同時,盡管我國玻纖及其制品行業已經取得長足發展,但高附加值產品大部分仍由外資企業生產供應。上述原因共同導致國內玻纖市場呈現出低端產品產能過程、同質化嚴重,而高端產品供應不足、極度依賴進口的局面,這將不利于我國玻璃纖維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及其下游5G通信、汽車電子、IDC服務器以及消費電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健康長遠發展。材料工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為鼓勵和支持玻纖產業的發展,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政策進行大力扶持,將玻璃纖維及其制品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為行業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政治環境。其中,2021年12月由國家工信部頒發的《“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明確將特種玻璃熔化成型技術、特種玻璃纖維等高性能纖維智能化池窯連續拉絲及材料深加工技術產業化應用列為技術創新重點方向。同時《規劃》提出,要圍繞大飛機、航空發動機、集成電路、信息通信、生物產業和能源產業等重點應用領域,攻克高性能功能玻璃等關鍵材料,建設先進玻璃等制造業創新中心,到2025年,關鍵材料保障能力得到提升。未來,隨著國家對玻纖產業支持政策的推出與實施,行業將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帶動玻璃纖維行業產品結構、產能結構和產業結構持續調整優化,同時加快國產玻璃纖維高端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共同推進玻纖產品的國產替代進程,降低我國玻纖高端材料進口依賴度。
免責聲明:
本站新聞、行業資訊、新聞資訊、市場資訊等公開信息中部分內容與圖片來自網絡、媒體或網友(含三方合作機構)提供,版權歸原作者。中金企信本著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若出現本站公開內容存在文章內容或圖片內容版權與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司。聯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將第一時間回應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