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地位證明:2024中國軍工及車輛自發電系統行業運行態勢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預測-中金企信發布
?
報告發布方:中金企信國際咨詢《2024-2030全球與中國軍工市場規模調研報告(產業鏈、市場份額、主要廠商及區域分析)-中金企信發布》
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專業權威編制服務機構(符合發改委印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要求)-中金企信國際咨詢:集13年項目編制服務經驗為各類項目立項、投融資、商業合作、貸款、批地、并購&合作、投資決策、產業規劃、境外投資、戰略規劃、風險評估等提供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編制、設計、規劃、咨詢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項目實施落地、提升項目單位申報項目的通過效率。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相關報告推薦(2023-2024)
《全球車輛自發電系統市場供需結構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評估報告(2024版)-中金企信發布》
《車輛自發電系統行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市場占有率評估報告(2024版)-中金企信發布》
《銷量認證:預計2025年信創產業市場規模可達8,000億元-中金企信發布》
《中金企信發布:2024年我國產業互聯網市場規模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
《市場崛起:預計2025年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將達285.1億美元-中金企信發布》
(1)軍工行業運行態勢分析:我國國防支出在過去二十多年來持續穩定增長,“十四五”期間是實現2027年“建軍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期,國家將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軍費開支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2024年我國中央本級國防支出預算為16,655.40億元,預計武器裝備采購將維持在較高水平,有利于軍工企業經營規模的繼續擴大。
在國際環境和地緣政治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強大的國防軍工行業是保障我國國家主權、安全穩定發展的堅實后盾,軍工行業正處于歷史性的發展機遇期,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我國國防支出將保持持續快速增長:軍工行業最終客戶是軍方,國家軍費預算和軍隊武器裝備規劃直接影響軍工行業的市場容量和發展方向。我國軍費開支一直保持穩定增長,2024年我國中央本級國防支出預算為16,655.40億元,同比增長7.20%,2014年至2024年復合增速為7.54%。隨著未來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我國國防支出也將繼續隨著經濟規模和財政收入的增長而持續增長。
2)我國國防支出占GDP比重較其他世界主要國家仍處于較低水平:盡管如此,與美國相比,我國在軍事方面的支出仍相差較大。2023年12月,美國眾議院通過2024財年國防授權法案,2024財年美國國防支出為8,860.00億美元,遠超其他國家。根據國際和平研究所公布的2023年國防支出占GDP比重數據,我國與其他主要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我國國防開支與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保障需求相比,與履行大國國際責任義務的保障需求相比,與自身建設發展的保障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在高速發展40年后,隨著中美經濟體量的日益拉近,改革開放以來和平穩定發展的外部環境正受到重大挑戰,中國面臨嚴峻復雜的政治經濟環境,未來我國國防支出仍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正式發布,要求高度重視國防現代化建設,全面加強練兵備戰,進一步提出了確保2027年實現建軍百年的奮斗目標。2023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提出“全面加強軍事治理,鞏固拓展國防和軍隊改革成果,加強重大任務戰建備統籌,加快實施國防發展重大工程。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加強國防科技工業能力建設。”因此從長期看,我國國防開支將與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協調,繼續保持適度穩定增長。
(2)車輛自發電系統行業運行態勢分析:
1)車輛自發電系統行業基本概述:車輛自發電系統是指以車輛底盤發動機為動力源,經過取力傳動(機械或液壓型式)裝置驅動發電機,在沒有外接電源的條件下為用電設備提供電能的系統。車輛自發電系統一般由取力傳動系統、發電機、調速器以及附屬配套裝置等組成。在特種車輛上,自發電系統主要擔負著特殊條件下為上裝設備或保障對象提供電源的作用,從廣義上講它也是一種車載式移動電站(或電源)。軍用特種車輛上裝設備對于電源功率要求高,普通燃油車發電機功率無法滿足上裝設備的需求,車輛自發電系統能夠提供比普通燃油車發電機更高的功率。
電源設備作為一類常見且應用廣泛的產品,其性能對軍事電子裝備的整體性能和質量水平有著重要的影響。對于軍用電源而言,評價其性能的指標主要有電性能和可靠性兩個維度,其中,電性能主要指電源的功率、效率、輸入電壓范圍、紋波等參數水平,而可靠性主要評價電源在各種使用環境下的穩定運行能力。
美國陸軍于2017年發布了30年技術發展規劃,該規劃為地面車輛裝備發電與儲能系統制定了近期目標,至2025年前,地面車輛駐車發電系統發展規劃如下:第一,發展高壓、高效、高功率密度、高溫環境適應的車載發電系統及部件;第二,發展小型、靜音輔助電源;第三,發展先進動力及混合動力技術;第四,實現以上部件及系統在現有及未來陸軍車輛平臺的實物演示。地面車輛行車發電系統發展規劃如下:第一,發展并集成行車發電部件及系統;第二,發展靜音、高能量及功率密度的行車發電部件及系統;第三,探索模塊化車輛行車發電概念;第四,探索氫能源制備、存儲、裝車技術。從該規劃看,行車自發電系統與駐車自發電系統二者需求均處于上升期。
2)車輛自發電系統行業發展趨勢:第一,從行業技術發展趨勢方面來看:一方面,國防軍工領域對車載供電系統可靠性的要求持續提高,尤其需要滿足在極端溫度條件、強振動沖擊、多干擾等復雜環境持續穩定工作;另一方面,大多數軍用車輛平臺的空間和載荷有限,需要車載供電系統在提升功率、效率等關鍵性能指標的條件下,盡可能實現小型化和輕量化,從而釋放更多空間和重量用于其他核心功能部件。與加裝普通發電機組或獨立電源車相比,自發電技術具有許多獨特優勢:能充分利用底盤上的剩余空間,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的特點,與安裝同功率的柴油發電機組相比可減少占用空間,也不會過多降低底盤的承載能力;能充分利用底盤富余動力,提高了裝備的機動性和通用性。上述優點能夠較好解決車載供電系統高品質要求與車輛平臺空間負荷有限的矛盾。
第二,從產業應用趨勢方面來看:信息化是當今我國國防軍工現代化建設的主要方向。《新時代的中國國防》《“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國防裝備的現代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升級規劃,推動武器裝備向信息化趨勢發展。隨著我國武器裝備的信息化程度加深,軍用車輛承擔了更多電子戰、信息戰平臺的功能,需要穩定且具有一定功率規模的車載電源系統支持。車載武器裝備信息化為車輛自發電系統行業等上游軍工配套電源行業帶來了較大發展機遇,車輛自發電系統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除應用在傳統后勤保障車輛外,還廣泛應用在無人機發射車、雷達車等各式武器裝備上。該類特種車輛往往需要在行進間保持供電系統的穩定性,將為行車自發電系統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三,從國防軍工“自主可控”方面來看,我國對國防軍工“自主可控”的政策要求不斷提高,各大軍工客戶逐步加大對國產軍用電源品牌的采購份額,并開始向上游元器件自主可控方向推進。受國家軍工自主可控的政策影響,預計國內軍用車輛自發電系統產業在“十四五”期間仍將處于景氣度不斷提升的周期。
第四,從民用市場發展方面來看,特種車輛在民用市場應用廣闊,它廣泛服務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如公路運輸、工程建設、油田、礦山、電力、電信、郵政、醫療、環衛、農業、水利、航空、食品、公安、消防、司法以及國防建設等各行各業。隨著重型車輛技術不斷升級,一汽、東風、中國重汽、北奔重汽等主流重卡企業加大了重型車輛技術研究,逐步取代了老牌國外企業的市場份額。但是在超重型方面仍與國外差距較大,尤其是油田、石化、風電等大型設備作業運輸等方面的特種車輛仍更多依賴進口車型。隨著我國民用特種車輛技術的不斷進步,特種車輛上裝設備的復雜度、信息化水平也將進一步上升,對車載供電模塊的要求也將越來越高,將為國內自發電行業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