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環境保護及土壤保護行業上下游產業鏈、政策影響及發展趨勢分析預測
?
報告發布方:中金企信國際咨詢《2024-2030年土壤修復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分析及投資戰略可行性評估預測報告》
?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相關報告推薦(2023-2024)
?
《土壤修復項目商業計劃書-中金企信編制》
《全球及中國土壤修復市場競爭份額占比研究預測報告(2024)》
《2024-2030年生態水利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2024-2030年園林環境行業重點企業競爭戰略及投資可行性研究預測報告》
《園林環境項目商業計劃-中金企信編制》
?
為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中央已出臺多項支持政策,一方面加強對民營企業等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另一方面發展“新基建”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發力點。
近年來政府部門持續加大土壤保護和修復力度。由于目前我國土壤環境總體狀況堪憂,部分地區污染較為嚴重,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之一。土壤污染問題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系美麗中國建設,保護好土壤環境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內容。因此,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土壤的保護和修復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保護和綜合治理措施,持續加大土壤保護和修復力度。
從“十三五”規劃首次將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寫入五年規劃,到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再到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最終上升到法律層面。《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頒布實施使得土壤污染防治有了專屬法律依據,相關配套法規政策也陸續出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有序進行。土壤修復潛在市場空間巨大。我國土壤修復行業目前在生命周期中所處的位置仍是起步成長階段,盡管隨著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監管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及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但部分地區因城市工業遷移而造成的場地土壤污染問題仍較為嚴峻。
一、土壤修復行業分析:
(1)土壤修復行業基本概述:污染土壤修復是指利用物理、化學或生物的方法,固定、轉移、吸收、降解和轉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濃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或將有毒有害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物質的過程。從根本上說,污染土壤修復的技術原理可包括為:改變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或同土壤的結合方式,降低其在環境中的可遷移性與生物可利用性;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質的濃度。
(2)行業政策及影響:政策密集出臺,行業迎來利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土壤防治法力圖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推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核心內容包括政府管理主體、企業責任方以及行業市場規范方面。具體而言,土壤法規定了地方政府作為土壤污染的管理主體,同時指導了污染修復防治風控、評估等規范政策細則的出臺方向,是土壤污染防治的頂層設計。《土壤污染防治法法》同時明確了企業防止土壤受到污染的主體責任,強化污染者的治理責任。責任主體的明確將有利于土壤修復市場的權責明晰,提高污染企業參與治理的比例,促進政企協同發力,拓寬修復類企業的回款渠道。總體而言,本次土壤法的出臺將優化資源在市場主要參與者即政府、污染企業、修復企業之間的配置,引領土壤修復市場進入良好的發展軌道。近年來,土壤修復領域密集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凸顯了政府對土壤修復的重視。
(3)行業發展壁壘:
1、技術壁壘:本行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集成了多個學科技術,行業技術門檻較高。環境修復工程的工程設計和實施的非標準化程度較高,從而對承包方提出了較高的經驗要求。技術研發及積累主要依賴于企業長期的經驗積累等多方面的因素。環境修復技術人才也需要長期的積累,因此也形成了較高的技術壁壘。
2、資質壁壘:本行業涉及多領域、多專業的技術,每個領域都需要企業具備相應的資質。需要取得環境工程專項資格,還往往需要具備建筑及市政工程相關資質;從事專項業務的企業須取得特種專業工程專業承包資質、環保工程專業承包資質等。資質管理部門對于資質審核過程較為嚴格,需要企業在資產規模、經營業績、人員構成、設備等方面達到相關標準。此外,相關資質審核周期較長。
3、資金壁壘:近年來環保工程項目的業務模式逐漸采用工程總承包EPC等方式。就決定了能夠承攬到業務的環保公司在資本實力上要達到相當的標準。此外,如果環保工程要求采用BOT或PPP等業務模式,環保公司需要對工程進行投資。同時,環境修復工程項目具有工程量較為集中、投入資金量較大、回款周期較長等特點,因此從事本行業的企業必須具備較強的資金實力。
4、管理壁壘:當前行業管理經驗相對匱乏,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行業標準不盡完善,尚不能為管理提供全面有力的政策支撐。環境修復工程涉及環境修復技術與工程施工管理,目前專業人才短缺現象凸顯,綜合管理人才匱乏。因此,專業的技術能力和豐富的項目經驗形成了行業的管理壁壘,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實力。
(4)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土壤修復行業的上游企業為檢測機構、修復用劑供應商、設備供應商、其他專項服務供應商等;下游企業為場地所有者、環保主管單位等。
產業鏈上游企業為土壤修復企業提供設備、修復用劑等支持和服務,上游修復用劑、修復設備等價格直接影響行業利潤。下游場地所有者和相關政府部門的需求受宏觀經濟環境、政府財政收入及預算、相關項目再開發收益等影響,同時本行業具有明顯的政策導向性,民眾環保意識的提高和國家環保政策的趨嚴,均會促進行業發展。
(5)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政府部門持續加大土壤保護和修復力度:由于目前我國土壤環境總體狀況堪憂,部分地區污染較為嚴重,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之一。土壤污染問題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系美麗中國建設,保護好土壤環境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內容。因此,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土壤的保護和修復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保護和綜合治理措施,持續加大土壤保護和修復力度。
從“十三五”規劃首次將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寫入五年規劃,到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再到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最終上升到法律層面。《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頒布實施使得土壤污染防治有了專屬法律依據,相關配套法規政策也陸續出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有序進行。
2、土壤修復潛在市場空間巨大:我國土壤修復行業目前在生命周期中所處的位置仍是起步成長階段,盡管隨著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監管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及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但部分地區因城市工業遷移而造成的場地土壤污染問題仍較為嚴峻。
二、生態水利行業分析:
(1)行業基本概述:生態水利行業是在生態保護的大背景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新興交叉學科,是對傳統水利工程學的補充和完善,它作為水利工程的一個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滿足人類社會需求的同時,兼顧水域生態系統健康與可持續性需求的原理及技術方法的細分行業。
(2)行業運行現狀:水利行業是現代農業建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是生態環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統。加快水利改革發展,不僅事關農業農村發展,而且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僅關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而且關系到經濟安全、生態安全以及國家安全。
由于水利工程行業投資大、周期長的特點,長期穩定發展需要規模化經營的支撐,水利工程的競爭主體主要集中于資金雄厚、管理先進、技術創新能力強的大中型企業之間。從企業性質來看,則是以國有企業為主,其他非公有制、混合經濟所占的比重較少。
我國現有農業用水效率低下。根據水利部報告顯示,我國大部分供水都用在了農業灌溉上,占比遠高于發達國家50%的農業用水比例。近年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加劇、干旱災害頻發,使農作物減產嚴重,這對加大節水灌溉投入力度、大力發展微灌滴灌技術提出了現實和迫切的需求,也為節水灌溉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3)行業發展趨勢分析:隨著全國生態文件建設工作的不斷深入,生態水利具有越來越多的政策紅利,除水利部外,其他部委也多有提出涉及生態水利的專項規劃和重大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計劃。例如,國家發改委和自然資源部聯合發布的《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其中多個重大項目圍繞重點流域生態水利工程展開;生態環境部每年制定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在近年來也將生態水利工程提上新的高度;農業農村部每年度的高標準農田和高效節水灌溉等農田建設任務也不斷提高節水灌溉建設規模。整體來看,十四五期間我國生態水利行業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更多元化的市場發展機遇。
三、園林環境行業分析:
(1)行業基本概述:園林環境行業是對人類居住環境進行建設和優化的行業,它融合了設計、規劃建設和管理藝術,通過合理地安排自然和人工因素,借助科學知識和文化素養,本著對自然資源保護和管理的原則,創造對人有益,使人身心愉快的美好環境。主要包括園林景觀設計、園林工程施工和綠化養護三個方面的工作內容,這三個方面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從下游客戶的類型來看,園林環境可以分為市政園林(含生態修復類園林)、地產園林(含企事業單位類園林和私家園林)。
(2)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園林環境行業的產業鏈上游為園林環境所需的設備制造和原材料(如綠化苗木)企業,下游為園林環境的需求者,包括政府部門相關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主體、房地產開發商以及具有自我綠化需求的企事業單位等。
(3)行業發展趨勢分析:目前我國園林環境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主業以工程施工為主,受限于專業人才、施工技術、資金、業務規模等多種因素,大多數企業只具備經營某一項業務的能力。但是園林環境領域各個業務之間具有較強的聯動性、互補性和和協同性,園林領域產業鏈橫跨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完整的產業鏈有助于企業控制產品和服務的品質,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園林環境企業未來必將實現產業聯動發展,以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園林環境服務為發展目標。
在經濟發展與需求增長的拉動下,我國園林環境領域實現了快速發展。目前,全國從事園林環境相關業務的企業已超過16000家,園林規劃設計院或設計公司超過1200家。行業規模不斷擴大,競爭日益激烈,項目規模日益擴大,市場對項目標準也有了新的提升。行業內領先企業將依靠完整的產業鏈條、跨區域經營能力、大型項目施工能力和資金優勢占據更大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