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制品行業深度調研:產業鏈一體化成為行業發展方向-中金企信發布
?
報告發布方:中金企信國際咨詢《2024-2030年全球及中國鹵制品市場監測調研及投資潛力評估預測報告》
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專業權威編制服務機構(符合發改委印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要求)-中金企信國際咨詢:集13年項目編制服務經驗為各類項目立項、投融資、商業合作、貸款、批地、并購&合作、投資決策、產業規劃、境外投資、戰略規劃、風險評估等提供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編制、設計、規劃、咨詢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項目實施落地、提升項目單位申報項目的通過效率。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相關報告推薦(2023-2024)
?
《全球及中國鹵制品市場競爭份額占比研究預測報告(2024)-中金企信發布》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國休閑食品市場發展深度調查及發展戰略可行性評估預測報告》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國海苔市場監測調研及投資潛力評估預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低溫肉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規劃指導可行性預測報告(2024版)》
《番茄沙司行業全球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4版)》
?
1.鹵制品行業概述
鹵制食品屬于一般熟肉制品,是以家禽的肉和內臟、蔬菜、豆制品、水產品等為主要原料,放入事先調制好的鹵汁中,然后以旺火燒開、小火浸煮的方式將鹵汁滲入原料,從而使得食品具有“色、香、味、型”俱全的特點。鹵味的發展史歷經千余年,最早的文字記錄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鹵制品在中華飲食文化中廣為流傳,深受各地人民喜愛,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和穩定的消費基礎。
鹵制食品具有鮮明的地域性,不同地區風格各異,且擁有濃厚的文化歷史氣息。如醬鹵,常用八角、茴香、草果、香葉、桂皮等10余種香料,集鹵、拌、泡等多種烹調手法,將鮮、香融為一體,從而使得食物味美濃香。扒雞為清朝燒雞制作人賈建才在燒雞的基礎上改良制作而成,風味獨特,在鹵制食品體系中獨樹一幟。扒雞以經年循環老湯,配以砂仁、丁香、白芷、肉桂等十六味香辛料烹制,具有“形色兼優,五香脫骨”的特點,其制作技藝也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國鹵制食品歷史悠久,品類豐富,但此前市場較為分散,主要為“路邊攤”、“夫妻店”等形式的小作坊生產。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鹵制食品工業逐漸興起,開始出現具有一定規模的生產企業。20世紀90年代,以德州扒雞、江西煌上煌為代表的一批醬鹵肉制品企業快速發展,行業內企業數量也迅速增長。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逐漸升級,鹵制食品的市場需求量也不斷增加。與之相應的是行業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部分鹵制食品企業由手工作坊轉向流水線生產,使得產量大幅增加。同時,國家也加大了對食品行業的監管力度,衛生標準大大提高。在技術水平提高、監管力度加大的雙重作用下,一大批技術水平不足、衛生標準不達標的小企業相繼退出市場,規模化生產的優勢企業提高了自身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提升。
隨著消費者對于產品品質和品牌關注度的提升,業內企業品牌競爭不斷加劇。同時,得益于食品保鮮技術的進步和冷鏈物流的發展,使得鹵制食品企業更能打破地域限制,擴張自身市場份額。部分優勢企業持續加大采購、生產、質量安全等各方面的投入力度,率先實現了標準化生產、跨區域布局、品牌化營銷、連鎖化運營,出現了具有規模和品牌優勢的龍頭企業。同時,鹵制食品市場持續涌現出新技術、新產品,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2.鹵制品行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得益于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鹵制食品憑借其食用便捷、營養豐富、鮮香美味等優勢,市場規模得到快速增長。據中金企信數據顯示,2018年-2021年間我國鹵制食品市場規模不斷提高,2021年鹵制品市場規模達到3,296億元,相較于2018年增長41.46%,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2.29%。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根據產品定位和消費場景劃分,鹵制食品可分為佐餐鹵制食品和休閑鹵制食品。佐餐鹵制食品主要是用于正餐,代表產品有扒雞、豬副品、鹵牛肉等。而休閑鹵制食品多用于非正餐的休閑娛樂場合,代表產品有鳳爪、雞翅、鴨脖等。鹵制食品源于古代中國的餐桌,是人民為日常飲食需要而制作出的美食。飲食文化傳承至今,佐餐鹵制食品消費基數大,購買頻次高,主要消費群體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消費者,具有深厚廣泛的消費基礎。但隨著消費升級,鹵制品的消費場景逐漸多元化,鹵制品進入到休閑食品領域。休閑鹵制品包裝便攜,可開袋即食,不受場景約束,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特別是年輕一代的追捧。據中金企信數據顯示,2021年佐餐鹵制食品占鹵制食品市場總規模的54%,仍高于休閑鹵制食品,但相較于2018年的61%已有所降低。預計休閑鹵制食品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2023年休閑鹵制食品或將占據我國鹵制食品市場總規模的48%。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3.鹵制品行業發展態勢
①食品安全標準不斷提高
隨著社會發展進步,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得到國家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視。2019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食品安全抽樣檢驗工作,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食品安全標準進一步提高。預計未來政府仍將不斷出臺、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和處罰力度,以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減少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而市場監管力度的增強,也會加強對不合格小作坊、假冒偽劣產品的打擊,使得一批實力不足的小企業退出市場,從而提高行業整體產品質量水平,促進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
②消費升級助力市場規模增長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51萬元,相較于2020年增長9.01%。2021年我國人均消費支出達到2.41萬元,相較于2020年增長13.63%。收入的增加帶來了居民消費能力的提高,也使得居民生活方式及消費理念發生了改變。生活逐漸富足的當下,居民對于食品的口味、新鮮程度、衛生、營養、便捷等各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鹵制食品美味便捷,新鮮衛生,既可以在不便下廚時用以佐餐,也可以在休閑娛樂時享受美味,迎合了人們現代生活節奏,未來市場空間較為廣闊。
③技術水平提高帶來行業集中度提升
目前,我國鹵制食品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休閑鹵制食品CR3為9.57%,佐餐鹵制食品CR3僅為2.84%左右。產業集中度仍處于較低水平,一是由于我國鹵制食品企業眾多,大部分仍是小規模、作坊式生產經營,技術水平相對落后,存在一定的安全衛生隱患。二是因為鹵制食品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少有風味多樣的鹵制食品企業滿足各地區人民的口味。三則是由于部分鹵制食品為追求新鮮衛生,保質期較短,難以運輸,而真空包裝后保質期較長的產品口味變差,難以打開市場,因此當地企業更具有競爭力。
但隨著行業技術水平的進步,食品安全監管趨嚴,只有采用規模化、自動化、現代化生產的企業才能滿足市場發展的需要,占據足夠的市場份額,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冷鏈物流和食品保鮮技術的發展,加強了鹵制食品企業跨區域運輸的能力,使得新鮮產品能供應到更遠的地區。而技術水平的進步也帶來了產品的推陳出新,部分企業也能漸漸滿足不同地區人民的口味,擁有了更廣闊的市場。未來,隨著消費者對于產品品質追求的提高和品牌偏好的增強,一大批缺乏品牌優勢、技術優勢的小企業將因難以和知名度廣、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競爭而退出市場,我國鹵制食品企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④產業鏈一體化成為行業發展方向
在取得資金、規模、技術的優勢下,逐步拓展上下游產業鏈、甚至打造全產業鏈生產體系將成為部分龍頭企業的優先選擇。對于鹵制食品企業而言,禽肉等原材料至關重要。家禽種類、飼料、養殖方式的不同都會對產品品質造成極大的影響。掌握了上游養殖環節,更能量身打造出適合本公司生產的食材,打造出獨屬于自己企業的特色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而掌握下游銷售環節,則使得企業更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建立自身品牌優勢。產業鏈一體化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