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鮮乳行業發展分析預測:有機生鮮乳預計于2025年將達到1,169,200噸
?
生鮮乳項目建議書-中金企信編制
生鮮乳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規劃指導可行性預測報告(2024版)
專精特新市場占有率:生鮮乳行業企業市場占有率評估報告(2024版)
?
(1)奶牛養殖業發展現狀分析:奶牛養殖業是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奶牛數量在近年相對維持穩定,在1.3億頭至1.5億頭間波動,2022年全球奶牛數量約14,001.60萬頭,較去年同期上漲0.96%。我國原始畜牧業興起于新石器時代,十九世紀中期近代奶牛養殖技術通過多種渠道引入中國,形成了我國延續至今的奶牛養殖業。我國現代奶牛養殖業基本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即:新中國成立初期,私人散養奶牛快速發展階段(1949-1957年);實行奶業社會主義改造和公私合營,國營奶牛規模養殖迅速發展階段(1958-1977年);國營、集體、個體多種奶牛養殖模式全面發展階段(1978-1999年);個體散養向合作社和規模養殖轉變階段(2000年以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國際資本迅速進入中國市場,帶來了先進的養殖技術及牛場經營理念,奶牛存欄數迅猛增長。受“三聚氰胺”事件影響,我國奶牛存欄數在2008年后出現了短時間的下降,并逐漸恢復。2014年后,因生鮮乳價格下降,行業整合,我國小規模、散養奶牛養殖戶積極性受挫,奶牛存欄數再次下降。隨著消費者對乳制品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個體散養經營牛場缺乏專業水平的簡單飼養管理,已經無法供應現代化乳制品加工企業需求的高品質原料奶。頭部乳制品生產加工企業紛紛開始加強奶源基地建設,布局高品質牛奶生產、規模化養殖基地。在《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關于進一步促進奶業振興的若干意見》等國家政策支持下,我國奶牛規模化養殖程度不斷提高。
據中國奶業協會養殖業發展部測定的1306個奶牛場的147.9萬頭奶牛,從參測泌乳牛群規模來看,2021年泌乳牛群規模在200-499頭的參測場占參測場數總數的30.6%,其參測泌乳牛數占總參測牛數的9.2%,排第四位;泌乳牛群規模大于等于3000頭的奶牛廠占9.0%,而其參測泌乳牛數占總參測牛數的40.6%,排名第一。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規模養殖是實現奶牛集約化養殖的基礎,奶牛的大規模養殖通常由較其他養殖方式更高水平的資本投資,從而占有更先進的良種選育、飼料配比技術及醫療衛生條件,生產出更受頭部乳制品制造商青睞的高質量原料奶。規模養殖奶牛單牛產奶量明顯提升,且收益較散養奶牛更高。據中國奶業協會養殖業發展部統計,在平均日產奶量方面,2021年規模大于3000頭的奶牛場平均日產奶量高達34.8千克,并且其平均體細胞數控制在20.9萬個/ml,控制情況最好,其平均乳蛋白率達到3.36%,保持在較高水平。
據《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2022》,規模養殖奶牛雖飼料成本投入更大,但生鮮乳價格更高、單牛人工成本更低,單牛凈利潤顯著高于散養奶牛。據農業農村部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規模牧場平均產奶利潤為0.92元/千克,折合成單產8.48噸的產奶利潤為7802元/頭,同比增加約1,400元。奶牛養殖規模的擴大仍將是我國未來奶牛養殖業的發展趨勢。
(2)我國生鮮乳供求及價格變化現狀:
①我國生鮮乳供求變化:生鮮乳又稱生乳,根據中國國家標準GB19301-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生乳》,生鮮乳被定義為從符合國家有關要求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擠出的無任何成分改變的常乳。生鮮乳是奶牛養殖業的主產品,也是制造乳制品基礎原料。據資料統計,受下游乳制品制造業原材料需求不斷增長的驅動,我國生鮮乳需求量持續增長,2019年達4,910萬噸左右。
生鮮乳總產量主要受奶牛存欄數、奶牛單產量影響。新世紀以來,新興養殖技術不斷發展,奶牛規模化養殖程度不斷提升,我國奶牛單產量取得突破。根據農業農村部、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2022年我國奶牛平均單產為8.3噸、8.7噸、9.2噸。2010-2019年,我國生鮮牛乳總產量基本處于3000-3200萬噸左右,受生鮮乳收購價格走低、奶牛存欄數下降影響,生鮮乳總產量在2016-2017年出現下滑。2022年,受益于需求端增長,我國生鮮乳總產量達3,932萬噸,較去年同比增長6.76%,為歷史新高。
2012-2022年中國生鮮乳總產量現狀分析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根據《2020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9年全國人均乳制品折合生鮮乳消費量35.8公斤,比2015年增長4.9公斤。據國內原料奶供應量及乳制品凈進口量對中國乳制品消費量所需原料奶量進行估算,中國乳制品消費量所需原料奶量穩定增長,由2015年的42.7百萬噸增至2020年的53.0百萬噸,由此可見,我國生產乳仍存在一定的需求缺口。
②我國生鮮乳價格變化現狀:我國生鮮乳價格總體呈上漲趨勢。2009年后,因乳制品銷售量高速增長,生鮮乳需求旺盛,價格持續攀升,2014年初價格較2009年漲超80%。2014年下半年,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歐美、印度、中東等地區乳制品需求低迷,新西蘭、澳大利亞等世界奶源主要供應地過度擴張,全球生鮮乳供過于求,新西蘭、歐盟等地區生鮮乳價格下跌30%-40%,我國奶粉進口價格同比跌超50%,形成復原乳與生鮮乳價格倒掛,國內生鮮乳價格承壓,2015-2018年,我國生鮮乳價格普遍處于3.4-3.5元/kg左右。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提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意見鼓勵使用生鮮乳生產滅菌乳、發酵乳和調制乳等乳制品,2018年8月起生鮮乳價格開始回升。2020年12月3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印發了《乳制品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方案》,規劃到2023年,乳制品質量安全監管法規標準體系更加完善,乳制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大幅提升,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整改率達到100%,乳制品監督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2021年,我國主產區生鮮乳價格突破4.30元/kg,達歷史新高。2022年2月起,因國內大型新建牧場陸續投產,生鮮乳供應量上升,主產區生鮮乳收購價格回落。
(3)有機原料奶市場現狀:有機原料奶是指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符合有機生產理念和標準的有機產品,從有機飼料原料的種植和加工、有機原料奶的生產都符合自然、生態、無污染、無添加的有機標準。中國有機乳業產業鏈通常可分為上、中、下游兩大板塊。有機乳業上游產業鏈主要包括有機飼料原料的種植和加工,中游為有機原料奶的生產,有機乳業下游產業鏈的有機乳制品制造商進一步將有機原料奶加工成各類有機乳制品并提供給終端消費者。
1)有機生鮮乳的認證:有機認證是有機農產品(包括有機原料奶及有機乳制品)的認證過程。其目的在于推動和加快有機產業的發展,保證有機產品生產和加工的質量,滿足消費者對有機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有機認證的規定因國家而異,通常包括飼料種植、飼料加工、牧場、奶牛養殖等有機標準。以下為中國及歐盟當前牧場有機認證的主要標準。

2)有機原料奶的供求關系:根據公開資料,有機生鮮乳市場供應量由2015年的474,500噸增長至于2020年的695,300噸,預計于2025年將達到1,169,200噸。有機乳制品消費量所需有機原料奶量在過去幾年穩步增長,由2015年的513,400噸增至2020年的787,000噸,2015年至202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8.9%。隨著中國消費者對有機乳制品的認可不斷提升,有機生鮮乳的需求量將不斷擴大。
免責聲明:
本站新聞、行業資訊、新聞資訊、市場資訊等公開信息中部分內容與圖片來自網絡、媒體或網友(含三方合作機構)提供,版權歸原作者。中金企信本著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若出現本站公開內容存在文章內容或圖片內容版權與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司。聯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將第一時間回應并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