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國通風系統設備行業市場規模、細分領域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中金企信發布
?
報告發布方:中金企信國際咨詢《2024-2030年通風系統設備市場發展戰略規劃分析及投資規模前景可行性評估預測報告-中金企信發布》
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專業權威編制服務機構(符合發改委印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要求)-中金企信國際咨詢:集13年項目編制服務經驗為各類項目立項、投融資、商業合作、貸款、批地、并購&合作、投資決策、產業規劃、境外投資、戰略規劃、風險評估等提供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編制、設計、規劃、咨詢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項目實施落地、提升項目單位申報項目的通過效率。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相關報告推薦(2023-2024)
?
《銷量第一認證-通風系統設備市場占有率認證報告(2024版)-中金企信發布》
《全球與中國電聲元器件市場發展趨勢及競爭格局評估預測報告(2024版)》
《功率芯片市場發展趨勢預測及重點企業市場份額占比分析報告(2024版)》
《2024-2029年功率半導體市場全景監測調研及發展策略研究預測報告》
《2024-2029年半導體硅部件市場全景監測調研及發展策略研究預測報告》
?
1.通風系統設備行業市場規模
通風系統設備廣泛應用在國民經濟建設的各個方面,是軌道交通、民用、核電、工業等下游行業的基礎配套性設備,應用場景繁多,其發展與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以及工業、建筑領域整體發展水平息息相關。
根據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風機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其下屬會員企業工業產值由2016年度的361.95億元上升至2021年度的598.7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0.59%。“十四五”期間,我國風機行業定位在產品質量、市場定位、專業性等方面進行提升,目標誕生一批全球領先的壓縮機、鼓風機、通風機產品提供商和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行業頭部企業從以制造為主、向制造加服務的制造服務商轉變,從單機制造銷售、向成套設備和服務多元化延伸。根據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預計,通用機械行業2022年預計年增速為7%;假設2022-2025年按照年復合增長率7%預計,到2025年風機行業產值規模可達784.77億元,市場規模較大。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通風系統設備行業需求主要受到下游行業的發展影響:
(1)軌道交通
在軌道交通領域,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城市交通擁堵狀況日益嚴重,占用空間少、客運能力大、速度快、環境污染小、乘坐體驗好的地鐵軌道交通成為了各大城市積極建設的城市交通方式。根據交通運輸部數據,截至2022年末,全國53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90條,運營里程9584公里,車站5609座,全年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21條,新增運營里程847公里。根據2021年3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3,000公里,推動市內市外交通有效銜接和軌道交通“四網融合”。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統計,“十三五”期間,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累計完成投資2.63萬億元,同比“十二五”增長112.82%,年均完成投資5,255.7億元;截至2022年末,城軌交通線網建設規劃在實施的城市共計50個,在實施的建設規劃線路總長6,675.57公里(不含統計期2022年末已開通運營線路);可統計的在實施建設規劃項目可研批復總投資額合計為41,688.79億元。大規模的城市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后續持續的擬建線路投入,為作為基礎配套設備的通風系統裝備創造了較大的市場空間。
(2)民用
在民用領域,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受城市商業需求、市政場館需求以及城鎮化建設等因素驅動,建筑業持續快速發展,2022年,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約8.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5%,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此外,隨著城鎮化的提升,以及改善城鎮居民生活環境需求的加強,催生了對包括市政建筑、學校、醫院、大型場館、機場等大型市政公共建筑的需求。根據中金企信統計數據,中國市政建設行業的整體市場規模已從2014年的23,360億元增至2020年的28,91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62%,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約33,332億元。上述市場將為專業通風系統裝備廠商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3)核電
在核電領域,核電是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高能源供給保障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安全穩妥推動沿海核電建設,建成華龍一號、國和一號、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積極有序推進沿海三代核電建設。推動模塊式小型堆、60萬千瓦級商用高溫氣冷堆、海上浮動式核動力平臺等先進堆型示范。建設核電站中低放廢物處置場,建設乏燃料后處理廠。開展山東海陽等核能綜合利用示范。我國在核電機組裝機容量的目標明確,《“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要求在2025年我國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折算2021-2025年期間年化復合增速為7.2%。截至2022年底,全國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699萬千瓦,同比增長4.28%。2022年,國內核電機組審批數量顯著增加。
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后,我國對發展核電保持高度謹慎;2016-2018年,連續三年未通過新增機組審核;2019年后,我國恢復新增機組的審核;2022年,國內共通過審批10臺核電機組,較2019-2021年每年通過4-5臺的審批數量顯著增加。因此,核電領域的市場前景較為廣闊。
(4)工業
在工業領域,工業生產持續發展,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額由2011年的67.58萬億增長至2022年的156.12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91%。此外,“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五條基本方針,在基礎工業制造業升級的過程當中將出現大量的工業廠房升級、作業環境升級的需求,推動通風系統設備的市場拓展。
2.通風系統設備行業市場需求特點
(1)下游需求領域眾多,政策驅動特點明顯
受益于通風系統設備的泛用性功能,其下游需求領域眾多,包括軌道交通、民用、核電、工業等領域。在《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中,先進核反應堆及多用途模塊化小型堆建造與技術開發和核電站建設、城市軌道交通減震和降噪技術應用等風機需求被列為鼓勵類產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中,公司的多款產品屬于高效節能通用設備制造(7.1.1)類別下的風機、風扇制造(3462*)中的節能型風機、通風機設備(能效等級為1、2級)產品,屬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范疇,相關市場受到較好的政策支持。同時,在新型工業化建設發展的趨勢之下,各類輕重工業都面臨著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的挑戰,使得各類民用、工業生產環境對于高性能風機產品和節能降耗環保類風機的需求不斷增加,促動通風系統設備企業不斷創新風機產品,滿足國家節能降耗的需求,為用戶提供更加高效和可靠的風機產品。
(2)中高端通風系統設備市場差異化競爭,市場需求增長迅速
中高端通風系統設備主要應用在核電、軌道交通、工業等行業。中高端通風系統設備大部分屬于非標準件,技術參數一般根據實際運行環境而定,需要生產商有較高的研發能力;產品的精度、強度、性能指標及設備運行的可靠性等方面要求較高,制造工藝較為復雜,產品質量控制要求嚴格。此外,中高端通風系統設備一般應用于重點建設項目,合同金額較高,其技術附加值高,產品毛利率相對較高,而能夠設計、生產和大規模交付中高端通風系統設備的企業較少。
3.通風系統設備行業發展趨勢
①產品節能升級
通風系統設備作為軌道交通和核電等大型基礎設施、工業、民用等領域重要的基礎配套設備,根據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風機分會數據,其電能消費量約占全國用電的10%,是重要的能源消耗環節。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要求下,國家出臺了強制性標準《通風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將3級能效作為強制性市場準入門檻,鼓勵生產和使用先進的、高能效等級的風機;同時在國家制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中,也將節能型風機、通風機設備(能效等級為1、2級)等風機制造行業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現了對通風系統設備較高的節能升級需求。
②產品技術性能升級
軌道交通、核電等行業對通風系統設備的精度、強度、可靠性的要求較高,并隨著效能、環保、降噪要求的提升而增加。同時,在新型工業化建設發展的趨勢之下,建筑業、工業都面臨著產品性能升級的挑戰,各類民用、工業生產環境對于高精尖風機產品和節能降耗類風機的需求不斷增加。
③產品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
《“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應用智能化。通過對通風系統設備的設計、在線運行和檢測等環節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可以將下游行業的各類部署環境、豐富的數據沉淀加以智能分析,進而優化通風系統設備的節能效率、精度、強度、可靠性等關鍵指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