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報告:2024年中國術后粘連細分行業市場需求分析及未來市場發展趨勢研究預測-中金企信發布
?
報告發布方:中金企信國際咨詢《2025-2031全球與中國術后粘連細分市場規模調研報告(產業鏈、市場份額、主要廠商及區域分析)》
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專業權威編制服務機構(符合發改委印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要求)-中金企信國際咨詢:集13年項目編制服務經驗為各類項目立項、投融資、商業合作、貸款、批地、并購&合作、投資決策、產業規劃、境外投資、戰略規劃、風險評估等提供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編制、設計、規劃、咨詢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項目實施落地、提升項目單位申報項目的通過效率。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相關報告推薦(2024-2025)
《2025-2031中國鼻內鏡下慢性鼻竇炎術后防粘連行業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投資策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宮腔術后防粘連市場發展戰略規劃分析及投資規模前景可行性評估預測報告》
《2025-2031年盆腹腔術后防粘連市場全景監測調研及發展策略研究預測報告-中金企信發布》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國手動腔鏡吻合器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戰略評估預測報告》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國連續血糖監測(CGM)行業發展研究及投資價值預測評估報告》
?
(1)術后粘連行業發展現狀:術后粘連所處的細分市場是術后防粘連市場,術后粘連是指外科手術后因異常結締組織沉積在創口周圍導致的原本分離的相鄰組織或器官粘連在一起的現象。
目前術后防粘連的主要方式包括:物理屏障以及藥物治療兩種。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抗炎、抗凝及纖維蛋白溶解劑,例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低氧誘導因子等,但相關研究多為體外實驗或動物實驗,且部分藥物具有全身效應或抑制正常愈合過程,臨床使用有限,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來評估。相較于藥物治療存在潛在的毒副作用、定向性差、效果不佳等缺點,構建物理屏障具有作用時間長、病灶針對性好、隔離作用佳以及有效性強等特點,因此由生物醫用材料所制備的物理屏障為目前術后防粘連的主要方法。
根據統計數據,以入院價口徑計算,2018年中國術后防粘連生物醫用材料市場約22.15億元,并于2022年增至37.76億元,2018至2022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4.26%。隨著手術量的不斷擴容以及患者對于術后防粘連意識的提升,中國術后防粘連生物醫用材料市場將以34.74%的年復合增長率于2027年增至167.69億元,并隨后以19.67%的年復合增長率于2032年增至411.63億元。
1)宮腔術后防粘連市場:
①中國宮腔手術量:根據統計數據,手術量方面,2018年全國宮腔手術量約為1,112.09萬臺,至2022年增長至1,242.93萬臺,復合增長率為2.82%。該階段,宮腔手術量增長較為緩慢的原因主要系2019年至2022年,受外部環境影響,全國醫院手術開展存在中斷和停滯等情況。2023年,隨著全國醫院手術數量恢復至正常水平,預計到2027年,中國宮腔總體手術量將達1,759.72萬臺,2022至2027年復合增長率約為7.20%;到2032年,中國宮腔總體手術量將達2,483.06萬臺,2027至2032年復合增長率約為7.13%。宮腔手術量的快速增長主要由宮腔鏡手術量的快速增長所帶動,而宮腔鏡手術量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為日間手術量的快速提升。我國日間手術的起步較晚,最早于2006年前后在上海正式試點展開。近年來我國開始關注日間手術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日間手術的發展,在最近的《“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曾明確指出未來將推動三級醫院日間手術等服務常態化、制度化的發展。伴隨著政策的加持,預計日間手術量將得以快速擴容。
②宮腔鏡術后預防粘連市場分析:我國宮腔鏡手術有著龐大的手術量,而由于很多患者術后沒有使用安全有效的防粘連產品,因此多數手術后都會出現宮腔粘連的情況。根據《自交聯透明質酸鈉凝膠預防中重度宮腔粘連分離手術后再粘連的前瞻性、隨機、陰性對照臨床研究》,粘連發生后,宮腔鏡粘連松解術是目前治療宮腔粘連常用的方法,但宮腔鏡粘連松解術會給患者帶來二次創傷并增加患者經濟負擔,同時重度宮腔粘連患者術后再粘連的概率仍然在50%以上。因此市場上對于安全有效的術后防粘連產品需求極為迫切。
隨著我國宮腔鏡手術數量快速增長,加之國家近年來開始從國家戰略高度應對人口老齡化,倡導提高生育水平,因此,生殖健康問題的關注度在不斷提升,學術界及臨床醫生對于宮腔術后防粘連的重要性認識越來越深刻,宮腔術后防粘連產品的普及滲透率也在不斷提升,相應的市場空間也在不斷增長。
根據統計數據,市場規模方面,2018年中國宮腔術后防粘連市場約為6.56億元,并于2022年增至12.38億元,2018至2022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7.22%,其增長主要系手術滲透率提升所致。隨著中國宮腔鏡手術的快速普及,宮腔手術后防粘連市場預計將以27.11%的年復合增長率于2027年增至41.08億元,并隨后以19.09%的年復合增長率于2032年增至98.43億元。
2)盆腹腔手術后防粘連市場:
①中國盆腹腔手術量:盆腹腔手術主要包括以腹腔鏡手術為代表的微創手術以及包括剖宮產在內的開放性手術。隨著腹腔鏡技術的快速迭代以及醫療資源可及性的提升,中國盆腹腔總體手術量預計將隨之快速放量。根據中金企信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盆腹腔手術約有1,582.43萬臺,并以7.85%的年復合增長率于2022年增至2,140.89萬臺。隨著日間手術的不斷普及,預計未來盆腹腔總體手術量將以12.74%的年復合增長率于2027年增至3,898.70萬臺,隨后又以7.26%的年復合增長率穩定增長至2032年的5,533.81萬臺。
②盆腹腔術后防粘連需求分析:根據《婦產科手術后盆腹腔粘連預防中國指南(2023年版)》,約60%-90%的婦產科患者在盆腹腔手術后會發生粘連。盆腹腔粘連最重要的不良影響包括:慢性盆腹腔疼痛、性交痛、不孕、腸梗阻以及再次手術操作困難、損傷風險增加等。多達20%的患者在腹部手術后出現慢性腹痛,其中高達57%的慢性疼痛與粘連有關。粘連還可能影響患者后期生育能力,過往研究表明20%-40%的女性不孕癥是由粘連所引起。此外,粘連同時增加了手術時間和后續手術中腸損傷的風險。
術后粘連除了為患者后續帶來更多并發癥,造成患者身體不適之外,粘連相關的疾病也給醫療衛生資源帶來相當大的負擔。根據《婦產科手術后盆腹腔粘連預防中國指南(2023年版)》,在英國每年進行的約15.8萬例下腹部手術中,由于術后粘連致使患者術后10年內再住院的累積成本合計約為5.69億英鎊(約47億元人民幣);而在美國,每年與粘連并發癥相關的直接住院費用則高達約23億美元(約155億元人民幣)。因此盆腹腔術后防粘連是必要的,擁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
根據中金企信數據調研,市場規模方面,2018年中國盆腹腔手術后防粘連市場約11.19億元,并于2022年增至19.71億元,2018至2022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5.21%。隨著中國腹腔鏡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日間手術的不斷普及,中國盆腹腔術后防粘連總體市場預計將以29.59%的年復合增長率于2027年增至72.04億元,并隨后以17.10%的年復合增長率于2032年增至158.62億元。
3)鼻腔手術后防粘連市場:
①中國鼻內鏡下慢性鼻竇炎手術量:鼻內鏡手術是治療慢性鼻竇炎的主要方式。根據中金企信統計數據調研,手術量方面,2018年中國鼻內鏡下慢性鼻竇炎手術量約為51.72萬臺,至2022年該數字增至60.96萬臺,2018-2022年復合增長率約為4.20%。預計該數字將以5.98%的年復合增長率于2027年增至81.51萬臺,隨后以7.49%的年復合增長率于2032年增至116.96萬臺。隨著日間手術中心在全國的不斷普及以及患者對于生活質量的不斷看重,未來慢性鼻竇炎的診療率將不斷提升,從而帶動鼻內鏡手術量的快速增長。
②鼻內鏡下慢性鼻竇炎術后防粘連需求分析:市場規模方面,2018年中國鼻內鏡下慢性鼻竇炎術后防粘連市場規模約為0.50億元,并于2022年增至1.80億元,2018-2022年復合增長率約為37.64%。隨著患者對于術后防粘連意識的提升以及支付能力的提升,術后防粘連產品的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中國鼻內鏡下慢性鼻竇炎術后防粘連產品市場預計將以16.68%的年復合增長率于2027年增至3.89億元,至2032年中國鼻內鏡下慢性鼻竇炎術后防粘連市場規模將以14.93%的年復合增長率增至7.80億元。
(2)行業發展趨勢:
1)術后防粘連產品的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2022年我國宮腔、盆腹腔及鼻腔總體手術量合計近3,500萬臺,但手術防粘連產品的整體滲透率仍保持在較低水平。根據中金企信統計數據,2022年,我國宮腔術后防粘連產品滲透率約為17.02%,盆腹腔術后防粘連產品滲透率約為6.80%,鼻腔術后防粘連產品滲透率約為13.21%,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未來隨著醫保政策的不斷推進、居民健康意識的逐漸增強、患者負擔能力的提高以及手術防粘連相關產品技術的普及,臨床醫生和患者對于術后防粘連的重要性認識越來越深刻,防粘連產品的手術滲透率預計將持續增加。根據中金企信數據預測,至2027年,宮腔、盆腹腔及鼻腔術后防粘連產品的手術滲透率將升至35.45%、14.81%及22.11%。
2)指南與共識的持續推出將加速防粘連產品更新迭代,使患者不斷受益:目前臨床中,用于術后防粘連的產品較多,包括羧甲基幾丁質、膜類、透明質酸鈉以及球囊、節育器等產品,各類產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效果不盡相同,部分產品不僅防粘連效果不顯著,甚至可能會導致炎癥、過敏等其他問題。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專家學者在防粘連領域的研究不斷深入,對不同類別的防粘連材料以及多種技術路徑開展了大量臨床研究,并在此基礎上由各行業協會牽頭持續發布了多個臨床指南及專家共識。這些指南與共識的出臺,讓醫生和患者可以更好的分辨各類防粘連產品的臨床效果,經臨床驗證安全有效的產品將會成為醫生和患者的首選,同時也加速了行業內產品的更新迭代,從而使患者不斷受益。
3)國產生物醫用材料發展迅速,加快實施國際化戰略:生物醫用材料是學科交叉較多、知識密集度非常高的技術產業,其發展需要上、下游技術和環境的支撐。因此生物醫用材料產業多數聚集在經濟、技術、人才較集中或臨床資源較豐富的地區,美國、歐洲等在國際競爭格局中占據絕對領先優勢,因此,目前在全球生物醫用材料領域,海外品牌仍占據主導地位。
中國政府近年來出臺多項政策不斷支持國產生物醫用材料產業發展。在《“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等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生物醫用材料廠商發展迅速。
同時,在國內生物醫用材料企業技術創新、國產生物醫用材料產品質量不斷提升、臨床應用認可不斷提高等因素的驅動下,國產生物醫用材料廠商將加速實施國際化的戰略。經過多年的發展,國產生物醫用材料已成功出口至美國、歐洲、中東、亞洲等世界各地,與跨國公司產品展開國際競爭,進一步獲取市場份額,提升國際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