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智能化藥品管理設備制造行業發展現狀及主要細分產品分析-中金企信發布
?
報告發布方:中金企信國際咨詢《2024-2030年智能化藥品管理設備制造市場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研發報告-中金企信發布》
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專業權威編制服務機構(符合發改委印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要求)-中金企信國際咨詢:集13年項目編制服務經驗為各類項目立項、投融資、商業合作、貸款、批地、并購&合作、投資決策、產業規劃、境外投資、戰略規劃、風險評估等提供項目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編制、設計、規劃、咨詢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項目實施落地、提升項目單位申報項目的通過效率。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相關報告推薦(2023-2024)
?
《行業冠軍證明-智能化藥品管理設備制造行業市場競爭份額占比分析及發展戰略評估預測(2024)-中金企信發布》
《2024-2030年智慧藥房市場競爭力分析及行業發展預測研發報告-中金企信發布》
《中金企信發布:2024-2030年智能化靜配中心市場競爭格局及投資戰略預測研發報告》
《2024-2030年智能化藥品耗材管理市場投資戰略預測及市場發展分析研發報告-中金企信發布》
《中金企信發布-全球及中國冷卻塔行業市場增長趨勢2024-2030》
1、行業基本概述: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智能化藥品管理設備制造所處行業為專用設備制造業(C35)中的其他專用設備制造(3599)。其主要細分產品包括:
(1)智慧藥房項目:智慧藥房項目是一個軟硬件結合的智能化藥品管理系統,在軟件系統的管理和控制下,通過自動發藥機、智能針劑管理柜、智能毒麻藥品管理柜、智能預配貨架、智能存取貨架等設備,實現藥房藥品的自動化存儲、調配、傳送和發放。通過智能化藥品管理系統對藥房工作進行流程再造,提升藥品調配效率、有效防范人為差錯,實現藥品庫存效期智能管理,進而提升藥事服務質量,改善藥房工作條件,縮短患者取藥等候時間,實現藥房藥品的智能化管理。
(2)智能化靜配中心項目:智能化靜配中心項目是一個軟硬件結合的智能化靜脈用藥配置及管理系統,在軟件系統的控制和管理下,通過藥物配置機器人、智能針劑庫、自動貼標機、智能分揀機、智能移動排藥系統、智能溶媒貨架、倉內外復核儀等設備,在存儲、擺藥、配置、復核、分揀等各個環節實現靜脈輸液藥物快速、準確的配置及發放,減少醫務人員與有毒化學藥品的直接接觸,便于靜脈輸液藥物的全流程管控和追溯。
(3)智能化藥品耗材管理項目:智能化藥品耗材管理項目是一個軟硬件結合的藥品耗材(包括毒麻類藥品、高值醫用耗材等)管理系統,在軟件系統的控制下,通過智能藥品管理柜、智能耗材管理柜等硬件,采用物聯網技術,實現藥品、耗材的安全存儲、智能調配、全流程追溯智能化。
此外,國內優勢企業如目前上海健麾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研發的產品包括醫院物流機器人、自動化藥庫、自動化中藥飲片發藥機等產品,為用戶提供更全面的產品及服務。
2、國際智能化藥品管理設備制造行業發展現狀:20世紀90年代,在現代藥品管理思想的指導下,德國、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啟動了智能化藥品管理系統的研究,并研制出一系列與本國醫院配套的各種自動化設備。隨著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和醫療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醫院藥品信息化管理、自動化調劑和發放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各種新型的自動化藥品存儲、發放和管理系統不斷涌現,許多成熟的自動化藥房產品推向市場,智能化藥品管理設備制造行業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發展。
21世紀初,智能化藥品管理設備制造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自動化藥房在歐美國家的發展呈上升態勢,以期通過藥房自動化技術來降低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整體看來,根據《中國藥房自動化系統細分市場研究及趨勢分析》統計,截至2013年,發達國家藥房自動化系統平均普及率大約為30%左右,但各個國家的表現有所不同。截至2010年底,至少53%的加拿大醫院和89%的美國醫院使用了自動發藥設備。而到2014年底,美國97%的醫院都配備了自動發藥設備。
3、我國智能化藥品管理設備制造行業發展現狀:在我國,2010年12月3日,衛生部出臺《二、三級綜合醫院藥學部門基本標準(試行)》,要求三級綜合醫院藥學部門逐步配備全自動分包裝系統、自動化調配配方系統和藥品管理信息系統。2011年4月12日,衛生部發布《關于在全國醫療衛生系統開展“三好一滿意”活動的通知》,并制定了《全國醫療衛生系統“三好一滿意”活動2011年工作任務分解量化指標》,明確提出“合理安排門急診服務,掛號、劃價、收費、取藥等服務窗口等候時間不得超過10分鐘”。
因此,隨著藥品品種、數量的迅速增加和醫療服務質量標準的逐步提升,傳統的藥品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患者對醫院發藥效率的要求,智能化藥品管理成為醫院降低運營成本、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的重要手段除智能化醫院藥房外,靜配中心為智能化藥品管理領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2010年衛生部辦公廳印發《靜脈用藥集中調配質量管理規范》,對靜配中心工作流程的描述如下:臨床醫師開具靜脈輸液治療處方或用藥醫囑→用藥醫囑信息傳遞→藥師審核→打印標簽→貼簽擺藥→核對→混合調配→輸液成品核對→輸液成品包裝→分病區放置于密閉容器中、加鎖或封條→由工人送至病區→病區藥療護士開鎖(或開封)核對簽收→給患者用藥前護士應當再次與病歷用藥醫囑核對→給患者靜脈輸注用藥。傳統人工操作完成上述流程耗時長,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
2011年3月1日,衛生部出臺《醫療服務機構藥事管理規定》,要求醫療服務機構根據臨床需要建立靜配中心(室),實行集中調配供應。醫療服務機構門急診藥品調劑室應當實行大窗口或者柜臺式發藥。住院(病房)藥品調劑室對注射劑按日劑量配發,對口服制劑藥品實行單劑量調劑配發。腸外營養液、危害藥品靜脈用藥應當實行集中調配供應。監管部門對靜脈用藥的調配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也給高科技自動化設備和靜配中心工作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軟件提供了發展空間。
2017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圍繞解決醫藥領域突出問題,堅持標本兼治、協同聯動,從藥品生產、流通、使用全鏈條提出系統改革措施,提高藥品供給質量療效,確保供應及時,促進藥品價格合理,使藥品回歸治病本源,建設規范有序的藥品供應保障制度,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需求,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2018年4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指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升醫療衛生現代化管理水平,優化資源配置,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健康需求。要突出包容審慎、鼓勵創新的政策導向,鼓勵醫療機構運用“互聯網+”優化現有醫療服務,“做優存量”;推動互聯網與醫療健康深度融合,“做大增量”,豐富服務供給。
2020年9月,天津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開展自動售藥機(試行)工作的通知》,總體目標圍繞“藥品零售連鎖企業試行自動售藥機服務,方便群眾24小時用藥需求”展開。
2021年6月4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構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體系,打造國家級和省級高水平醫院,發揮公立醫院在城市醫療集團中的牽頭作用,發揮縣級醫院在縣域醫共體中的龍頭作用,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救治體系,加強臨床專科建設,推進醫學技術創新,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強化信息化支撐作用。
2021年7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共同編制《“十四五”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提到,力爭實現每個地市都有三甲醫院,服務人口超過100萬的縣有達到城市三級醫院硬件設施和服務能力的縣級醫院。
隨著政策文件逐步落地,公立醫院主體地位有望強化,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將得到加強,這將提升整個醫院市場景氣度。目前,我國藥品零售行業自動化管理水平較低,而隨著互聯網醫療、遠程醫療、慢病管理以及同城物流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零售藥店的市場份額將會逐步提高。在“處方外流”和“互聯網+醫療健康”政策指導下,零售藥房面臨轉型升級,O2O模式是最具備發展潛力的醫藥互聯網模式,線上線下終將協同發展,這也將推動自動化藥房新型零售模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