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6年光學顯微鏡行業市場投資戰略及應用前景預測分析
?
(1)基本概述:光學顯微鏡(英文Optical?Microscope,簡寫OM)是利用光學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成像,以供人們提取微細結構信息的光學儀器。
人們通過光學顯微鏡能夠看到微小生物和構成生物的基本單元,對生物體的生命活動規律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光學顯微鏡是科學應用領域和日常研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專用工具。
(2)產品分類:目前,光學顯微鏡有多種分類方法:①按使用目鏡的數目,分為三目顯微鏡、雙目顯微鏡、單目顯微鏡;②按圖像是否有立體感,分為立體視覺顯微鏡和非立體視覺顯微鏡;③按觀察對像,分為生物顯微鏡、金相顯微鏡、體視顯微鏡;④按光學原理,分為偏光顯微鏡、相襯顯微鏡、微差干涉對比顯微鏡等;⑤按光源類型,分為普通光顯微鏡、熒光顯微鏡、紫外光顯微鏡、紅外光顯微鏡、激光顯微鏡等;⑥按接收器類型,分為目視顯微鏡、數碼(攝像)顯微鏡等;⑦按成像原理,分為幾何光學顯微鏡、物理光學顯微鏡、信息轉換顯微鏡等。
光學顯微鏡上游行業概況:根據研究資料:目前國內光學顯微鏡產業鏈-上游原材料行業主要指光學玻璃、金工件、塑膠鏡片等為主。
產業鏈-中游主要指光學元件組件行業。光學元件組件作為能夠承擔光的傳輸、控制及承載技術信息的光學基礎產品,是制造光學顯微鏡核心部件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游行業發展預測:
①光學玻璃領域:光學玻璃是能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并能改變紫外、可見或紅外光的相對光譜分布的玻璃。光學玻璃是光電技術產業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光學與電子信息科學、新材料科學的不斷融合,作為光電子基礎材料的光學玻璃在光傳輸、光儲存和光電顯示三大領域的應用更是突飛猛進,成為社會信息化尤其是光電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條件之一。
整體來看,目前中國光學玻璃生產制造行業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其生產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不斷增長。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光學顯微鏡市場競爭策略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光學玻璃制造規模以上生產企業數量已達到268家左右,整個行業年收入約620億元。
不過專家表示:在特殊品質和特種光學玻璃領域,全球主要生產企業仍集中在日本HOYA公司、OHARA公司和德國SCHOTT公司、美國CONRING等公司,這些企業憑借其在光學玻璃領域的先進技術已經成功進入光電產業和信息產業,成為集特殊品質和特種光學玻璃、光學元件以及光電產品生產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市場壟斷性較強,因此,未來我國光學玻璃企業應加強在特殊品質和特種光學玻璃領域的研發投入和自主創新。
②金工件領域:近年來,隨著我國成為世界制造業中心和消費大國,作為制造業基礎行業之一的金工件行業也取得了空前發展。目前,中國金工件行業正處于發展初期階段,生產企業數量有限,產品質量不高且分布不均衡,其優勢生產主要集中在沿海的長三角和珠三角一帶,劣勢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在高端金工件生產領域,國內企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很難滿足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因此,專家預測:未來5-10年內,金工件制造業仍是我國裝備制造業主要發展領域之一,整個行業提升空間較大。
③塑膠鏡片領域:近年來,隨著塑料材料的不斷研發及射出成形技術不斷提高,在光學組件的領域中,塑膠鏡片早已進入了高精度的時代,從早期拋棄式的相機鏡片,到現在需要高精度的讀取頭物鏡,塑膠鏡片充分發揮塑料產品的特色,也超越了塑料產品的瓶頸。
目前在我國,光電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帶動了國內塑膠鏡片的快速發展。整體來看,目前中國塑膠鏡片生產行業正處于發展初期的快速成長階段。雖然整個產業成長速度較快,但大部分企業規模偏小,產品檔次主要以中低端為主,專業生產水平不高,產業化進程緩慢;個性化服務跟不上。特別是在高分辨率、高精度塑膠鏡片領域,仍需進一步提高。
④光學元件組件領域:目前,世界光學元件組件產業主要集中在德國、日本、韓國、中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其中德國、日本占據著光學元件組件的制高點,中國則逐漸成為世界光學元件組件的生產基地。
根據研究資料:中國傳統光學加工是自新中國成立后逐步發展起來的,主要分布在中國科學院、軍工、航空航天的研究院所和企業。行業發展前期整體上較為分散,規模偏小,裝備陳舊,加工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在高效、高品質、低成本批量化生產技術方面較弱。
隨著國際光學元件組件企業大量在中國設廠以及與國內少數光學加工企業建立外協關系等,國內優質企業抓住產業轉移的機遇,向現代光學加工企業轉型,逐步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出現了一批技術與裝備先進、自動化程度較高、有較強的品質保證與過程控制能力、精密光學元件組件的批量化生產水平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企業。
整體來看,目前,中國光學元件組件生產行業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其涉入企業數量較多,約2000余家,產品市場規模430億元左右。不過專家表示:雖然中國是光學元件組件生產大國,但不是生產強國。未來隨著傳統數碼光學市場份額的持續下跌,移動智能終端、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機器人、物聯網、車聯網、虹膜識別技術、VR及AR等新興行業對光學元件組件需求大增的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學元件組件正向小型化、高可靠性、多功能、模塊化和集成化方向發展。因此我國光學元件組件行業仍需不斷發展,向成熟階段過渡。
⑤整體分析:從上游各行業總體發展水平來看,中國處于發達國家品牌產品之下,發展中國家之上的中偏上水平,中低檔產品與國外同類產品差距較小或基本持平階段。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國內光學顯微鏡及上游行業仍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創新能力薄弱,核心技術和核心關鍵部位受制于人;基礎配套能力發展滯后,原材料面臨“短缺化”;產品可靠性低,產業鏈高端缺位,缺乏自主品牌;產業規模小,市場滿足率低;產業體系不健全,相關基礎設施、服務體系建設明顯滯后;成本優勢逐漸喪失。加之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盛行,貿易摩擦增加因素的影響,中國光學顯微鏡及上游生產行業面臨著嚴重的困難和挑戰。
因此,未來我國光學顯微鏡及上游行業應依靠科技進步,加大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力度,突出質量品牌建設。堅持發展高端制造業與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相結合,立足裝備制造業現有技術積累、制造能力和產業組織基礎進行布局,促進光學顯微鏡及上游業相對集中發展,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積極促進傳統產業的高技術化,實現產業價值鏈從低端向高端躍升。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這項工作非常重要。
⑥產業影響:整體來看,目前國內光學顯微鏡上游原材料供需基本平衡。但高端原材料處于供不應求局面,低端原材料處于供大于求態勢。進入2018-2019年,在國家側改革、節能環保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光學顯微鏡上游產業整合力度較大,落后產能逐漸被淘汰,中高端原材料供給能力將逐漸增強。
同時,伴隨著全球經濟復蘇共振,國際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勞動、運輸成本、原材料價格的升高,國內光學顯微鏡上游原材料價格不斷提升。這就造成國內光學顯微鏡生產成本的上升,進一步壓縮了光學顯微生產行業的利潤區間,加大了光學顯微鏡業務的運營負擔。因此,“十三五”期間,中國光學顯微鏡及上游行業間競爭將更加激烈,行業整合、升級速度加快。
光學顯微鏡行業下游分析:目前,國內光學顯微鏡產業鏈-下游主要指國防科技、科學研究、環境保護、農業發展、工業現代化、文化教育和醫療衛生等行業。
下游行業發展預測:
(1)主要下游市場:根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研究資料:當前,國內光學顯微鏡下游應用領域集中在國防科技、科學研究、環境保護、農業發展、工業現代化、文化教育和醫療衛生等行業。其中,教育類、實驗類、科研類、醫療類等領域是光學顯微鏡主要消費領域。其各應用領域規模比重為:
2014-2018年中國光學顯微鏡主要應用領域規模比重及毛利潤率分析
主要應用領域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普教類 | 22.90% | 22.60% | 23.06% | 20.56% | 18.20% |
毛利率 | 11.70% | 8.64% | 15.55% | 15.27% | 10.64% |
高教類 | 34.20% | 33.03% | 31.57% | 31.14% | 33.83% |
毛利率 | 22.30% | 19.97% | 22.20% | 22.75% | 19.85% |
實驗類 | 8% | 7.94% | 6.98% | 8.48% | 9.05% |
毛利率 | 43% | 40.79% | 46.72% | 41.86% | 44.24% |
科研類 | 14.50% | 14.97% | 12.78% | 14.20% | 13.14% |
毛利率 | 51.50% | 50.08% | 47.86% | 55.58% | 51.18% |
醫療類 | 11.80% | 12.51% | 14.50% | 14.23% | 14.36% |
毛利率 | 55% | 53.13% | 49.50% | 54.31% | 52.80% |
其他領域比重 | 8.60% | 8.95% | 11.11% | 11.39% | 11.42%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2)下游行業影響:專家表示:未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升、醫療保障力度加大、醫療保健意識的增強,在中國人口全面進入老齡化、二胎政策全面開放下,人們就醫次數的增加,將促進國內醫療衛生行業對光學顯微鏡的消費。
同時,隨著國內外光學顯微鏡在教學、生命科學、環境保護、精密檢測(納米技術以及半導體技術)等領域的滲透,全球市場特別是亞洲(如印度、印尼、泰國等)、澳大利亞、拉丁美洲等地區對中、高端顯微鏡的需求將不斷增長。
最后,在中國有關光學顯微鏡政策的不斷完善下,由于政府的監管和扶持力度較大,國內尚未完全開發的生物技術、研發工業園、環境保護、國防科技的不斷發展將促進光學顯微鏡市場需求的增長。因此未來幾年,中國光學顯微鏡產業特別是中高端領域前景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