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6年生物降解塑料投資戰略規劃預測及市場發展潛力研究預測
?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和(或)沙土條件下,和(或)特定條件下(如堆肥),或厭氧消化條件下,或水性培養液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并最終完全降解變成二氧化碳或(和)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礦物無機鹽以及新的生物質的塑料。生物降解塑料的種類包括PBAT、PHA、PLA、PCL、PBS和淀粉基降解塑料,不同種類生物降解塑料性能存在巨大差異。其中,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由于制作相對簡單,成本較低,可作為地膜、包裝材料、食品容器等,其市場應用量最大。生物降解塑料作為一種新型塑料,無論從環境保護、開發利用可再生資源,還是合成特殊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出發,均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中國的可降解塑料經歷了30年的發展,目前,我國是全球唯一可以生產所有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種類的國家,各個品種的產品研究也處于世界前列,而且近年來產能擴張迅速。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售價是傳統塑料價格的1-2倍,市場應用主要依賴政府政策主導。
塑料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極大的環境污染。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共生產約83億噸塑料,其中63億噸已成為塑料垃圾。目前每年仍有超過1億噸白色垃圾產生。由于塑料制品的原料―高分子樹脂具有極強穩定性,在自然環境狀態下需幾百年才能降解,降解過程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資源,也會對水體、空氣造成污染,白色垃圾污染問題已經引起各國的高度重視。塑料是指以大分子量合成樹脂為主要組分,加入適當添加劑(如增塑劑、穩定劑、抗氧化劑、阻燃劑、潤滑劑、著色劑等),經加工成型的塑性(柔韌性)材料或固化交聯形成的剛性材料。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生物降解塑料市場競爭策略及投資潛力研究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塑料產量達到3.48億噸,2011-2017年CARG為3.8%。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產國與消費國,我國塑料的表觀消費量約8000萬噸,塑料制品的表觀消費量約6000萬噸。2017年我國塑料市場的規模約2.4萬億元,預計2023年將達到3.3萬億元,CAGR為5.1%。可降解塑料可分為破壞性可降解塑料和完全可降解塑料,前者通過在傳統的石油基塑料生產過程中添加一定量的添加劑,使其容易分解,但僅僅是分解成體積更小的石油基塑料,無法完全回歸自然,其降解特性逐漸被否定,目前說的可降解塑料主要是完全可降解塑料。完全可降解塑料在特定環境下可以完全降解,其原料可以是100%生物質資源,也可以是傳統化石能源。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呈較快增長趨勢。2014年生物降解塑料需求130萬噸,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322萬噸,年均增長率達到16.7%。其中歐洲需求量最大,占比達31%,北美和中國占比分別為28%和20%。我國是全球唯一可以生產所有生物降解塑料產品的國家,近年來產能擴張迅速。2018年我國生物降解塑料行業規模約54.4億元,同比增長21.1%。2018年產量達65萬噸,同比增長10.2%,其中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產量約9.5萬噸,破壞性生物降解塑料產量約55.5萬噸。目前國內可降解塑料市場消費量約25萬噸左右,主要用于餐飲、包裝、洗漱用具等一次性制品,其中填充物和生物基制品如全淀粉、植物纖維素制品所占比例較高,實際全生物降解塑料的消費量極少。而國內僅塑料包裝材料的年消費量已達800萬噸,市場潛能非常大。
?在環保呼聲日益高漲的當下,生物降解塑料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應用領域十分廣泛。總的來說,在各國政府環保政策影響下,將大大拉動生物降解塑料的市場需求,給相關企業帶來巨大的增長機會。除了政策利好拉動需求,全球零售商也在積極引導,推動生物降解塑料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