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6年脫硫脫硝行業市場發展潛力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預測
?
在我國現在很多的環境問題中,大氣污染因其對居民健康構成直接威脅最為注目。二氧化硫排放是形成全球及我國大氣污染及酸雨發生的首要原因,因而,煙氣脫硫是辦理污染、保護環境、確保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大事。我國政府在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召開前曾宣布,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將比2005年降低40%~45%,這使得硫化物、氮氧化物的減排顯得至關重要。
脫硫行業的市場需求目前主要來自于電力、冶金、非金屬礦物質制造業、化工、石化、鋼鐵等行業,其中電力行業是脫硫產業的最大需求者。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脫硫脫硝市場運營格局及投資潛力研究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投運燃煤脫硫機組容量約9.2億千瓦,占全國火電機組容量的83.6%,占全國煤電機組容量的93.9%。2011年新版《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正式頒布,在脫硝方面,制定了嚴格的監管規定,要求新建燃煤電廠氮氧化物排放限值為100mg/m3,存量機組改造也要求達到100mg/m3。此政策的出臺大大加快了我國火電行業脫硝機組的改造建設情況。2011-2016年,我國投運的火電廠煙氣脫硝機組容量快速增長,從2011年的1.4億千瓦增長至2016年的9.1億千瓦,5年間翻了6.5倍,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5.41%。2016年我國火電機組累計脫硝裝機量在9.1億千瓦左右,占火電機組總的裝機量達到86.7%。結合我國電力行業發展規劃及存量火電機組脫硝改造進展,可以分析出我國十三五期間電力行業脫硝改造市場概況,假如十三五期末我國存量火電機組脫硝率達到95%,則意味著十三五期間我國火電機組潛在脫硝規模在3.4億千瓦左右。按著目前的脫硝工程投資成本200元/千瓦計算,十三五期間我國火電脫硝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680億。
可以預見,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將從傳統火電領域的煙氣治理,逐步轉向其他非電領域,非電領域有望成為大氣污染治理行業新的增長點,相關技術的進步也將推動非電領域大氣污染治理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