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6年光伏建筑一體化系統市場投資前景及發展戰略預測
?
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是指將太陽能發電產品集成并作為建筑組成部分的技術。BIPV的概念提出很早,幾乎與光伏產業化發展同步,世界各國也展開了很多相關的技術研究。全球的光伏建筑發展是從示范到推廣,從屋頂光伏到與建筑集成,進而將光伏組件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筑材料。
光電建筑應用最早起源于歐洲,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目前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國的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技術已非常成熟,無論是應用范圍還是推廣理念,都處于全球領先地位。而在我國,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尚處于初級階段,已實施的項目也多為大型公共建筑的屋頂。如奧運會鳥巢、上海世博會、廣州新電視塔BIPV光伏幕墻、北京火車南站、武漢高鐵火車站、上海虹橋火車站、南京新火車站,威海市民文化廣場屋頂和一些城市的博物館等公共建筑,還有一些工業開發區的工廠屋頂等。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光伏建筑一體化系統市場運營格局及投資潛力研究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在2017年全球光伏發電新增的102GW中,中國以53GW排名第一,全球新增裝機占比達到42%,系第一大市場;印度市場發展迅速,2017年新增裝機占全球16%的比重,累計光伏裝機容量有望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二;此外,墨西哥、巴西等新興家實現高速增長。2017年,全球光伏市場強勁增長,全年新增裝機容量達102GW,同比增長33.7%;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401GW,同比增長32%,2018年約為495GW。而印度近幾年光伏產業發展迅速。印度光資源良好,絕大多數年均光照2000小時以上,光伏發電成本較低。豐富的光照資源以及旺盛的用電需求促使光伏成為最優選擇。2018年前9個月,印度新增光伏裝機量已達6.6GW,其中大型光伏發電項目為5.382GW,屋頂光伏為1.24GW,預計全年將達到8GW。經過全行業幾十年的努力,中國光伏產業在全產業鏈上都走到了世界前列。近年來,中國光伏裝機容量不斷上升,2018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達到44.1GW,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74.63GW,連續六年穩居全球第一。2019年1-5月,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為8.02GW。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30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有望達1721GW,到2050年將進一步增加至4670GW,光伏行業發展潛力巨大。作為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光伏建筑一體化將乘著這縷春風,快速發展。
目前,中國光伏建筑一體化產業規模還不足50億,但未來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一方面,過去十年中國房價上漲10倍左右,另外一方面光伏成本下降90%,這使得BIPV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國既有居住建筑面積總量已超過600億平米,既有工業廠房面積也高達200億平米,這是10萬億級的BIPV潛在市場。此外我國每年建筑業竣工面積40億平方米左右,若5%用BIPV替代,僅此一項就是1000億的市場和藍海。光伏是建材的附加功能,要發展這一產業首先需要觀念上的跟進。正因如此,雖然“綠色建筑”的概念已問世數十年,但BIPV產業作為難度更高的“跨界”領域,至今尚未獲得“爆發式”的增長。近年來,隨著光伏建材產品的推出,BIPV市場有望獲得突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