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商業模式及市場競爭趨勢預測
?
分布式光伏發電特指在用戶場地附近建設,運行方式以用戶側自發自用、多余電量上網,且在配電系統平衡調節為特征的光伏發電設施。分布式光伏發電遵循因地制宜、清潔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則,充分利用當地太陽能資源,替代和減少化石能源消費。中國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突破5000萬千瓦,進入規模化發展。從未來看,不論是解決邊遠地區、負荷密度高地區或者是一般企業、居民用電,都有非常大的潛力。今年新增項目集中并網、國際市場持續向好,光伏或將迎來新的需求高峰,行業前景值得期待。
分布式光伏發電基本在任何地方都可安裝,如今多能互補、新農村新城鎮建設都需要能源解決方案。所以在邊遠、農村地區等能源短缺的地區,光伏利用空間巨大。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容量在數千瓦以內。與集中式電站不同,光伏電站的大小對發電效率的影響很小,因此對其經濟性的影響也很小,小型光伏系統的投資收益率并不會比大型的低。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研發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發電過程中,沒有噪聲,也不會對空氣和水產生污染。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又稱分散式發電或分布式供能,是指在用戶現場或靠近用電現場配置較小的光伏發電供電系統,以滿足特定用戶的需求,支持現存配電網的經濟運行,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基本設備包括光伏電池組件、光伏方陣支架、直流匯流箱、直流配電柜、并網逆變器、交流配電柜等設備,另外還有供電系統監控裝置和環境監測裝置。其運行模式是在有太陽輻射的條件下,光伏發電系統的太陽能電池組件陣列將太陽能轉換輸出的電能,經過直流匯流箱集中送入直流配電柜,由并網逆變器逆變成交流電供給建筑自身負載,多余或不足的電力通過聯接電網來調節。
分布式光伏發電制造必然跟運營相分離,項目投資方應該來自銀行、證券、養老基金等資金充裕且需要賺取穩定收入的行業。重資產型的光伏設備制造企業并不適合介入運營商行列。項目業主、項目投資方、國家電網之間將瓜分來自政府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補貼以及系統集成商利益差價,系統集成商直接賺取的是項目投資方以及光伏設備制造商之間的差價,而光伏設備制造商賺取的是系統集成商的利益。成熟商業模式下,必將導致光伏設備制造、系統集成市場的集中度明顯提高。補貼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市場容量的大小,從而影響到各個環節的利益分配。
當國內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建立起有效的商業模式后,大量的分布式電源接入電網,給配電網帶來了沖擊和污染,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微電網的引入。分布式電源主要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的運營模式。這里面有一個最重要的對分布式電源比較利好的就是,關于增量配電這一塊,原則上常規電源不可以進行發配售一體化運營,但是對于分布式發電是有可能采用發配售一體化的運營模式,這是比較大的突破,再加上最近出臺的文件,關于分布式光伏參與市場交易的一些指導意見,所以進入市場、價格補貼,這個文件上可能是一個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