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6年氫燃料電池行業研究及投資建議預測分析
?
氫作為儲能介質,未來結合光伏、風電將重塑能源格局。燃料電池工作時發生下列過程:1)反應氣體在氣體擴散層內擴散;2)反應氣體在催化層內被催化劑吸附后被離解;3)陽極反應生成的氫離子穿過質子交換膜到達陰極與氧氣反應生成水,而電子通過外電路到達陰極產生電。質量能量密度高、能量補充速度快、清潔低碳是燃料電池的主要優勢。燃料電池電堆是氫氣和氧氣發生電化學反應及產生電能的場所,是燃料電池基本原理得以實現的核心物質載體。隨著燃料電池產業的推進和以氫為核心的儲能的發展,氫氣作為溝通交通、發電和儲能三大領域的關鍵能源氣體,重要性不斷上升,未來地位有望與石化資源比肩,我們預計2030年市場價值超萬億因此,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在快速增大,但同時也存在發電和負荷中心在地理上的布局不均和季節性不均難題,氫儲能是儲能等領域重要發展路線之一,具有規模適應性強、環境友好、終端應用靈活多樣、可跨季度儲存等優點,并可與天然氣管網結合,是大規模消納棄風、棄光、棄水等新能源,實現電網和氣網互聯互通的重要手段。
從能源儲量來看:目前一次能源需求以石油、天然氣、煤炭為主,占比超85%,2017年全球已探明石油儲量可供50.2年產量,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氫燃料電池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天然氣儲量可供52.6年產量,煤炭儲量可供134年產量,全球能源需求逐年增長的背景下,傳統不可再生資源的短缺性日益凸顯,各國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氫能源比例至遠期將達10%;產值將達12萬億元;加氫站、燃料電池車、固定式電源、燃料電池系統等相關裝備保有量不同程度增加,其中燃料電池車是裝備的主要組成部分。燃料電池產業鏈技術進步,交通應用達到產業化條件。目前燃料電池汽車在速度、加速時間和續航均滿足日常使用,商業化瓶頸主要是在耐久性、低溫啟動和鉑金需求方面,目前電堆性能達到商業化需求。中國燃料電池產業鏈技術快速提升,到2019年中國電堆產業鏈國產化程度達50%,系統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程度達70%。中國燃料電池發展初期以商用車為主,目前燃料電池車保有量超4500輛,加氫站超20座。?2026-2030,燃料電池進入爆發期,產業無需補貼可以實現內生性增長。到2030年系統成本不高于1000元/kW,氫氣售價23元/kg,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達到150萬輛以上,燃料電池汽車市場規模達到5000億。規劃2030年燃料電池車100萬輛,加氫站1000座。燃料電池發電具備清潔環保、效率高和無間斷發電等優點,在固定式發電領域和家用熱電聯產增長迅速。世界各地已陸續安裝了數十萬臺燃料電池發電裝置,根據統計,燃料電池固定式發電應用已從2011年的81.4MW增加到2018年的240MW,平均年復合增長率近20%。截止2019年4月初,ENE-FARM部署量達30.5萬套,成為全球最成功的燃料電池商業化項目之一。政府對氫能產業高度重視,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加氫設施建設。中國燃料電池產業鏈技術快速提升,到?2019?年中國電堆產業鏈國?產化程度達50%,系統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程度達70%。中國燃料電池發展初期以商用車為主,目前燃料電池車保有量超?4500?輛,加氫站超20?座。規劃2030年燃料電池車100萬輛,加氫站1000?座。中國燃料電池產業國產化程度快速提升,電堆產業鏈國產化程度達到50%,?系統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程度達到?70%左右,其他核心零部件也處于快速追趕進程。
燃料電池汽車在國內將得到更快發展。到2020年年底,我國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爭取實現接近萬輛的規模。氫能被視為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近年來,氫能產業的熱度逐年攀升。到2030年,我國要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200萬輛的目標。此外,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曾預測到2030年,我國氫能汽車產業產值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