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器市場發展趨勢及應用領域投資潛力戰略性研究
?
編碼器: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兩個平面型繞組之間的相對位移轉換成電信號的測量元件,用于長度測量工具。目前其已經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于各種工控場合。感應同步器的工作方式有兩種:鑒相型和鑒幅型。前者是把兩個相位差90°頻率和幅值相同的交流電壓U1?和U2分別輸入滑尺上的兩個繞組,按照電磁感應原理,定尺上的繞組會產生感應電勢U。如滑尺相對定尺移動,則U的相位相應變化,經放大后與U1和U2比相、細分、計數,即可得出滑尺的位移量。在鑒幅型中,輸入滑尺繞組的是頻率、相位相同而幅值不同的交流電壓,根據輸入和輸出電壓的幅值變化,也可得出滑尺的位移量。由感應同步器和放大、整形、比相、細分、計數、顯示等電子部分組成的系統稱為感應同步器測量系統。
編碼器在我國擁有十分廣闊的市場,如機床工具、航空航天、鐵道交通、新能源及港口機械等行業,都在使用著大量的編碼器產品。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編碼器行業市場研究及深度專項調查投資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在風力發電、鐵道交通與機床等行業大力發展的今天,工業自動化技術也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機會。縱觀工業自動化的發展特點,通信化、網絡化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這為工業以太網、現場總線及傳感器等自動化產品應用范圍的擴大創造了更多的可能。從市場角度開看,不同的市場對編碼器的要求不盡相同,例如有的要求編碼器要精度更高,有的要求編碼器具有更強的堅固防護性能,有的則要求編碼器要有很好的集成開放性,有的則對編碼器的體積要求更小,這就要求市場上編碼器產品的種類要更加豐富,市場細分更加明確,適用各種需求類型的客戶。
從技術性能方面來看,未來的編碼器發展將更多傾向高精度、集成化、小型化、非接觸與網絡化數據傳送的方向發展。同時,由于冶金、港口機械、紡織機械及風力發電等行業的工作環境較為惡劣,編碼器還需要提高自身的防護能力,加大耐用性能。對于編碼器供應商來說,如何應對市場的細分和需求的變化是一個考驗,編碼器提供商需要提供品種更多、型號更全,以及功能更強的產品。
絕對值無電池式編碼器突破了無法進行人工更換電池的應用局限。不過目前該項技術仍然處于專利保護期,正式批量投入可能會在2021-2022年以后。但值得注意的是,絕對值無電池式編碼器只是一個新興技術趨勢,不會是絕對式編碼器市場的主流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