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農藥及農藥中間體行業發展走勢及細分潛力產品前景預測
?
近三年,受世界人口不斷增長和糧食需求持續增加的推動,全球農藥市場銷售額在過去的十幾年呈整體上升趨勢(除了2015年,美元持續走強、農產品價格下滑以及“厄爾尼諾現象”導致的弱季風氣候對全球農藥市場造成了重大影響,2015年全球作物農藥市場銷售額為512.1億美元,同比下滑9.61%)。根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統計數據:2017年全球作物用農藥市場的銷售額為542.19億美元,同比增長2.5%。2017年前十家農藥公司的銷售總額為473.05億美元,占2017年全球農藥總銷售額(542.19億美元)的87.25%;
在全球農藥市場中,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為最主要的三大品種。2017年,除草劑仍為全球第一大產品類型,其銷售額為232.30億美元,同比增長3.2%,占全球作物用農藥市場的42.9%。殺菌劑的銷售額為154.87億美元,同比下降0.7%,占全球作物用農藥市場的28.6%。殺蟲劑的銷售額為135.23億美元,同比增長4.3%,占全球作物用農藥市場的24.9%。。
目前,我國農藥生產企業2000余家,主要分布在江蘇、山東、河南、河北、浙江等省,這五省的農藥工業產值占全國的68%以上,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農藥中間體行業市場研究及深度專項調查投資預測報告》統計數據顯示:銷售收入在5-10?億元的農藥生產企業也大多集中在這一地區。同時,國內原藥生產企業超過750家,其中多數以生產專利保護期外的仿制藥為主,整體規模不大,以價格競爭為主要競爭策略。同時,基于對中國農藥市場長期看好的預期,國際大型農藥企業通過各種方式進入國內市場,擠占市場份額,導致行業競爭趨于激烈。
專家分析:“十三五”期間,隨著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中央環保督查的全覆蓋、新修訂《農藥管理條例》發布,農藥行業的外部環境也發生了深刻變化,農藥化肥零增長、部分過剩產能淘汰、安全環保要求趨嚴,農藥行業優勝劣汰更加激烈,行業競爭格局將進一步改善,優勢產品、優勢企業將迎來較好的發展機遇。
?2017年中國累計生產農藥294.1萬噸,同比下降22.15%。這是中國農藥行業新世紀以來第二次出現產量同比下降的情況。其中,除草劑作為最大類的農藥品類,領跌了產量走勢,為114.8萬噸,同比下降35.25%。殺蟲劑產量為59.7萬噸,同比增長17.75%,占農藥總產量的20.3%。殺菌劑產量為17.0萬噸,同比下降14.57%,占農藥總產量的5.8%。
3大類農藥中,大宗品種產量有升有降。根據下游市場需求以及環保核查和冬季停限產導致的產業鏈緊張,各大品種產量升降差異很大。其中,毒死蜱、乙酰甲胺磷、2,4-滴等品種產量同比增長較快,而草甘膦、乙草胺和多菌靈等品種小幅下降。
?2017年,中國農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080.1億元,同比增長11.8%,利潤總額達到259.6億元,同比增長25.0%。化學原藥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2.1%,生物化學農藥及微生物農藥同比增長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