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植入醫療器械產品細分及市場全景調研分析
?
骨科植入醫療器械是人體骨骼替代、修復、補充及充填等一大類植入器械的統稱,主要用于人體骨骼的維持、支撐和修補,是目前臨床使用中較為普遍的骨科用醫療器材。
骨科植入器械包括:創傷、人工關節、脊柱內固定器和融合器、骨修復材料(骨板、骨釘、骨針)等。這些植入器械的使用,解決了許多臨床技術難題,是骨科疾病的治療水平得到不斷提高。廣大患者獲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行業產品分類:
骨科植入性醫療器械在醫療器械分類中屬Ⅲ類,是植入人體的高風險醫療器械。其產品主要分為:創傷類、脊柱類、關節類(包括頸椎、腰椎)、足踝類。
(1)創傷類:創傷類可分為小兒創傷、成年人創傷類,創傷類常用的器械主要包括骨釘、外固定架等等,創傷類的內固定方法還可細分為外固定和骨髓內固定,外固定主要包括鋼板、螺釘,髓內固定主要用于干骨骨折中的一些髓內針(釘),髓內、髓外固定很多病癥是相通的,很多適應癥使用兩種方式都可以治療,可以根據手術者的喜好程度和手法來選擇;
(2)脊柱類:脊柱類從臨床上又可以分為創傷以及退行性病變,創傷主要是外力比如車禍或高空墜落造成的骨折,退行性病變主要是指日常所說的腰椎間盤突出,還包括一些先天畸形、腫瘤,脊柱內固定又包括螺釘和頸前鋼板,還有一些微創椎體成形的產品;
(3)關節類:主要是圍繞人體軟組織和韌帶組成的結締組織,最大的關節主要是髖關節和膝關節,其他的如肘關節手術量較小,髖和膝關節占主要;
(4)足踝類:足踝類是最近幾年的新興的學科,之前是手足外科,現在單獨列出來成為足踝科,這幾年借助于一些醫療器械公司的開發,有一些新產品面世。過去,足踝類治療方法基本就是克氏針然后再打螺釘,創傷主要是一些外力受傷,矯形主要是退行性病變的一些問題,之前不太受關注,但現在病人量非常多。
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分類
創傷類 | 產品包括接骨板、重建板、空心釘、螺釘、髓內釘、動力髖等 |
關節類 | 產品包括髖臼系統、股骨柄、修正系統等 |
脊柱類 | 產品包括脊柱固定器、頸椎/胸椎/胸腰椎前路固定系統,頸椎后路內固定系統等 |
其他類(足踝類) | 這幾年借助一些醫療器械公司的開發,有一些新產品面試,治療方法更加多樣 |
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①規模比重:在人類常見疾病中,骨科類疾病是一個長期困擾人類健康的病種之一,而為了應對骨科類疾病醫學家也是不斷努力尋求探索各種治療骨科疾病良方。經過多年的探索當前采用植入醫療器械治療骨科疾病被公認為是最佳方式之一。
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骨科植入醫療器械行業調研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評估報告》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骨科植入治療器械占國內GDP比重處于上升態勢。截至2017年該比重已達到0.03%,到2018年該比重將達到0.032%。整個行業在國名經濟收入中的地位正在上升。
2013-2018年中國骨科植入器械市場規模占GDP比重分析
?
②細分領域:根據市場調研資料:中國骨科醫療各細分領域中,占比重較高的產品集中在創傷類、脊柱、關節類等三大領域。其中,創傷類、脊柱類植入物市場份額處于下降態勢。關節類植入物產品市場份額處于上升態勢。在市場滲透率方面,國內創傷、脊柱和關節市場滲透率分別為4.9%、1.5%和0.6%,美國分別為66%、38%、43%,相比于發達國家,中國骨科植入醫療器械仍然有較大的差距。因此,這里建議重點投資關節類植入物產品;同時,可增加對骨科醫療各細分領域中高端產品的投資。
③市場需求:根據市場調研資料:過去30年間,中國骨質疏松患者數量增加了300%。目前,國內骨質疏松患者數量以接近9000萬人,預計到2050年,中國骨質疏松患者人數將增加至2.12億,占人口總數的13.2%左右,而老年骨折患者超過三成與骨質疏松相關。
此外,國內骨關節炎患者超過人口總數的10%,多達1.3億以上,且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增高。同時,擁有肢殘患者877萬人,且每年新增骨損傷患者約300萬人。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國內骨科疾病的患病人數將快速增長,從而帶動骨科醫療器械市場的加速擴容。
最后,?由于創傷、遺傳、感染和可能與不良生活習慣及環境污染的影響,國內類風濕、強直性脊炎、骨質疏松、先天性畸形以及交通事故、工傷、骨腫瘤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關節損傷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對骨科植入醫療器械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到2020年該市場需求將達到4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