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陶瓷行業分析報告
?
結構陶瓷主要是指發揮其機械、熱、化學等性能的一大類新型陶瓷材料,它可以在許多苛刻的工作環境下服役,因而成為許多新興科學技術得以實現的關鍵。
《結構陶瓷行業分析報告》由中金企信(北京)國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編制發布,http://m.fjjxdc.com/pro.aspx?FId=n3:3:3?提供《結構陶瓷項目可行性報告》&《結構陶瓷項目商業計劃書》等詳情請登錄中金企信市場咨詢網(m.fjjxdc.com)&國統調查報告網(www.gtdcbgw.com)&國統研究報告網(www.bjzjqx.com)。
結構陶瓷材料的四大優勢
1.?結構陶瓷與其他金屬材料進行對比,陶瓷材料的優勢主要表現為,優異的高溫機械性能、耐化學腐蝕、耐高溫氧化、耐磨損等。
也正是由于這些性能優勢,在多種領域中逐漸取代了昂貴金屬資源的地位,對節約稀缺資源事業的開展具有重要價值。
2.?結構陶瓷在工業材料中屬于剛度與硬度最為適合的材料之一。
常規結構陶瓷材料具有較高的熔點,在高溫下能夠維持較好的化學穩定性,而陶瓷材料的導熱性又低于其他金屬材料,為此也是一種較好的隔熱材料。
3.?多數結構陶瓷都具有較為良好的電絕緣性,為此,多被作為各種電壓下的絕緣電器件使用。
4.?陶瓷材料具有著較為特殊的化學性能,能夠作為固體激光器材料、光導纖維材料、光儲存器等應用,而在錄音次磁帶、唱片、計算機記憶元件等眾多方面也具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
結構陶瓷發展趨勢一、結合了現代新型工藝的復合工藝
多種技術的集成化是結構陶瓷材料制備技術的新發展趨勢,比如納米陶瓷制備技術及納米級陶瓷原料、快速成形及燒結技術、濕化學合成技術等都為開發高性能結構陶瓷材料打下了基礎。結構陶瓷市場現狀分析,隨著多功能化、高集成化、全數字化和低成本方向發展,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電子元器件的小型化、功能集成化、片式化和低成本及器件組合化的發展進程。
結構陶瓷發展趨勢二、產量進入穩定增長階段
十幾年快速增長之后,陶瓷磚產量進入平穩增長階段:2000-2011年,我國陶瓷磚產量快速增長,從17.5增長至87.1億平方米,復合增長率為15.7%。2011-2015年,我國陶瓷需求進入平穩增長期,陶瓷磚產量從87.1增長至101.8億平方米,復合增長率為3.98%,其中2015年首次出現了負增長。這意味著陶瓷磚未來需求將處于微增長的平臺期:對陶瓷磚的絕對需求量仍會處在較高水平,但增幅會有所降低。2005-2011年間,瓷質磚產量同樣經歷了快速增長,產量從16.23增長至61.51億平方米,復合增長率為?24.86%。之后增速放緩,2014年底瓷質磚產量為77.32?億平方米,占陶瓷磚總產量的比例為75.58%。
陶瓷磚產量增速與房屋竣工面積增速呈現高度相關性:2011-2014年,全社會房屋竣工面積平穩增長,從32.91增長到35.51億平方米,2015年略有下滑至35.10億平方米。陶瓷磚產量的同比增長率與房屋竣工面積保持高度相關性。計算出每平米房屋竣工面積所對應的陶瓷磚產量為2.65~2.9?平方米,對應建筑陶瓷銷售額從2011的101元增長至2015年的124元,每平米建筑陶瓷的價格在總體上升的趨勢下有所波動(38.17~42.77元/平方米)。
結構陶瓷發展趨勢三、優良的產品穩定性逐步成為國際市場的引導者
優良的產品穩定性逐步成為國際市場的引導者,特別是功能陶瓷領域包括熱敏、壓敏、磁敏、氣敏、光敏等逐步壟斷國際市場。日本通產省精細陶瓷研究與開發的“月光計劃”;300kW陶瓷燃氣輪機研制計劃。此外,歐盟各國,特別是德國、法國在結構陶瓷領域進行了重點研究,主要集中在發電裝備、新能源材料和發動機中的陶瓷器件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