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煉油行業取得長足進步,煉油能力躍居世界第二位,但產能過剩矛盾日益突出,且呈加劇之勢,倒逼煉油企業從原來的燃料型向煉化一體化轉型,從以生產成品油為主到拉長產業鏈,朝著“油化并舉、油頭化尾”方向發展。不過,業內人士提醒,煉化一體化趨勢勢必將煉油產能過剩壓力傳導至化工領域,應當警惕化工板塊產能過剩苗頭。
http://m.fjjxdc.com/products.aspx?TypeId=170&FId=t3:170:3
? 中金企信(北京)國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作為國家統計局涉外調查許可單位,經多年發展已成為領先的行業分析報告&市場調研報告&專項調查研究報告&編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多元化信息服務提供商之一,建立了三位一體的數據支持平臺。主要從事全行業全產業鏈的行業市場研究、市場調查、市場營銷競爭策略研究、項目可行性報告、品牌經銷商渠道研究、投資咨詢、商業計劃書、數據分析、競爭對手調查等信息咨詢服務的權威平臺。
? 專家認為,在原油進口放開、審批權限下放等一系列改革紅利刺激下,國內煉油規模仍將快速增長,過剩壓力難以緩解。據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預測,2019年,隨著地方民營大型煉化項目相繼投產和一些落后產能繼續退出,全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將凈增3200萬噸,過剩能力將達到1.2億噸/年。去年底我國煉油裝置的平均產能利用率約73%,與世界平均水平還有10個點的差距,與美國這兩年的開工率相差更大,約18個點。
? 據了解,作為原油加工主要產品的成品油,近年來也面臨較重的過剩壓力。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19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顯示,預計2019年國內成品油產量3.71億噸,而表觀消費量只有3.23億噸。與成品油過剩相反,我國諸多基礎化工原料卻存在較大缺口。煉化一體、少油多化,成為當下煉油行業轉型共識。
http://m.fjjxdc.com/products.aspx?TypeId=170&FId=t3:170:3
? 中金企信(北京)國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作為國家統計局涉外調查許可單位,經多年發展已成為領先的行業分析報告&市場調研報告&專項調查研究報告&編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多元化信息服務提供商之一,建立了三位一體的數據支持平臺。主要從事全行業全產業鏈的行業市場研究、市場調查、市場營銷競爭策略研究、項目可行性報告、品牌經銷商渠道研究、投資咨詢、商業計劃書、數據分析、競爭對手調查等信息咨詢服務的權威平臺。
? 此外,我國煉化行業創新能力不足,特別是受高端技術制約,為煉化一體化發展帶來挑戰。隨著全球煉油能力的提高和市場競爭的加劇,煉廠裝置的復雜程度越來越高,催化裂化、加氫裂化、重整、焦化以及加氫處理等二次加工能力不斷提高,原油加工的適應性和靈活性需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