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巖土工程行業主要企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及未來市場發展機遇研究預測
?
1、巖土工程行業競爭格局分析:我國擁有巖土工程專業承包資質的企業眾多,目前參與巖土工程行業市場競爭的企業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中大型工程施工企業,此類企業具備較強的技術實力和項目經驗、擁有較好的施工資質和管理水平、擁有良好的品牌優勢及客戶關系,有實力競爭國家重點及其他大中型巖土工程項目;另一類是小型巖土工程施工企業,該類企業數量眾多、規模偏小、技術水平較低,一般只能提供單一的施工服務,差異化不足,價格競爭較為激烈。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地層地質情況差別較大,對巖土技術的多樣性和靈活性要求較高,這導致巖土工程企業呈現區域性發展的特點,跨區域經營企業數量較少導致行業整體集中度相對較低。近年來,國家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增長以及政策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給予了巖土工程企業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業務機會,但同時隨著行業技術標準的規范化和監管力度的加強,加上建筑環保要求的持續提升,使得部分技術水平高、服務質量穩定、客戶體系優質、擁有新型施工工法、新設備以及新材料研發和應用的企業擁有更充分的發展機會。上述局面表明巖土工程行業已逐步進入行業整合的轉型期,未來一段時間內行業集中度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客戶資源與業務機會也將向部分技術優、口碑好、研發強、服務佳的企業傾斜,使巖土工程行業逐步走向規范化與技術創新的道路,最終形成技術競爭、服務競爭而非單純價格競爭的良性競爭局面。
2、行業內主要企業分析:

巖土工程企業主要業務區域對比分析

3、產業發展機遇分析:
①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來,國家通過了《“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鼓勵和支持建筑工程行業發展。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全球及中國巖土工程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4版)》
2022年,國務院印發《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出臺了33條一攬子政策,包括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并擴大支持范圍、加大金融機構對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加快推進一批論證成熟的水利工程項目、加快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因地制宜繼續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等全方面支持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
由此可見,國家及政策對于新基建的重視也為巖土工程行業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和業務機會,為企業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巖土工程行業指明了向智能建造轉型發展的大方向。未來隨著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和法規的逐步出臺和落實,巖土工程市場將更加規范化與市場化,在這良好的發展環境下,巖土工程企業的營商環境不斷改善,極大地增強了巖土工程行業的企業活力以及生命力,擴大了巖土工程的市場空間。
②基礎設施與城鎮化建設快速推進: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01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為3.72萬億元,2022年已增加至57.96萬億元,近21年間投資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3.97%。我國建筑業產值從2001年的1.54萬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31.20萬億元,近21年間產值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5.40%。建筑業作為我國的基礎產業之一,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固定資產投資與建筑業總產值增長也帶動了作為建筑業子行業的巖土工程行業快速發展。
③大灣區建設的新發展機遇:大灣區,位于廣東沿海核心地區——珠江口區域的城市群,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中山、肇慶、惠州、江門9市與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大灣區的概念于2015年3月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首次被提出;2019年2月18日,中央正式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方面做出了全面規劃,涉及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現代產業體系構建、生態環境保護、優質生活圈建設等多個方面。
④行業監管制度與體系的不斷完善:近年來,國家國務院及各部委陸續頒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招標投標監管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實行工程擔保制度》等指導性文件,對建筑工程中的招標、施工、驗收等各環節進行明確的規范和指引,加快了行業規范的進度與行業監管的力度。行業監管制度與體系的不斷完善也為地基基礎工程企業提供了更加公開透明、良性競爭的市場環境,同時也使得大量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有了保障,為市場注入了活力,也為行業的長遠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免責聲明:
本站新聞、行業資訊、新聞資訊、市場資訊等公開信息中部分內容與圖片來自網絡、媒體或網友(含三方合作機構)提供,版權歸原作者。中金企信本著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若出現本站公開內容存在文章內容或圖片內容版權與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司。聯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將第一時間回應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