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鎢精礦開采量行業市場政策環境分析及未來市場規模發展趨勢研究預測
?
鎢因其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被我國視為戰略性資源,我國已從鎢制品標準、鎢精礦開采量配額、出口配額、稅收等各方面制定了完善的制度體系,有力保障了鎢制品的標準生產、鎢資源的有序開采和進出口的合理管制。同時,行業宏觀發展策略有效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和產品高質量發展。具體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產業政策如下: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3版鎢精礦市場發展戰略研究及投資可行性預測咨詢報告》
(1)鎢制品國家標準: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對各類鎢制品分別制定國家標準,主要產品標準如下仲鎢酸銨(GB/T10116-2007)、氧化鎢(GB/T3457-2013)、超細鎢粉(GB/T26726-2011)、碳化鎢粉(GB/T4295-2008)、超細碳化鎢粉(GB/T26725-2011)、鎢條和鎢桿(GB/T4187-2017)、硬質合金圓棒毛坯(GB/T11101-2020)等,并對鎢制品制定了安全生產規程。
(2)保護性開采及鎢精礦開采量配額管理:1991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將鎢錫銻離子型稀土礦產列為國家實行保護性開采特定礦種的通知》,將鎢列為國家實行保護性開采特定礦種,旨在加強礦產資源管理的法定要求,推動優勢礦產保護和合理開發。另一方面,自然資源部每年下達鎢精礦總量控制指標,每年限定開采總量。
2013-2022年中國鎢精礦開采量配額現狀分析
?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3)出口資格管理和出口配額:2015年之前,根據商務部和海關總署有關規定,我國將鎢制品列入出口配額商品管理范圍,同時商務部對鎢品直接出口企業資格制定非常嚴格的標準準入制度。2015年起國家對鎢及鎢制品取消配額管理,實行出口許可證管理制度。
(4)2021-2023年行業發展政策:
2021年3月:全國人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增強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
2021年11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實施廢有色金屬、廢鋼鐵、廢塑料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規范管理,分類利用和集中處置,提升行業規范化水平,促進資源向優勢企業集聚等發展目標,有力保障了鎢行業平穩運行。
2021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自然資源部《“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指出優化年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管理機制,科學調控稀土、鎢等礦產資源的開采規模。對有色金屬冶煉和加工行業提出促進產業供給高端化、推動產業結構合理化、加快產業發展綠色化、加速產業轉型數字化、保障產業體系安全化等方面的指導意見和具體實施方案。
2022年8月:工信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原材料工業“三品”實施方案》圍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提出了重點任務和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建設重點工程,實施原材料品種培優工程推動產業向創新驅動轉變;原材料品質提升工程推動產業向內涵式發展轉型;原材料品牌建設工程推動產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
2022年2月:中國鎢業協會《中國鎢工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指出“十三五”期間行業后端產能迅速增長、產品結構逐步優化、鎢企工藝技術及裝備水平顯著提高的發展成果。并提出在“十四五”期間夯實資源保障基礎、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產業功能布局、堅持綠色開放發展的行業宏觀規劃。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強調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等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優勢,堅定不移推進質量強國建設。加快產品質量提檔升級,推動工業品質量邁向中高端。
(5)主要外銷國家相關產業政策:
①日本:由于日本國內金屬資源極為貧乏,資源儲備成為其保障長期資源供給的首要措施,1982年政府頒布的《經濟安全保障的確立》奠定了現代儲備礦種的基礎,確立了國家儲備和民間儲備的協作制度,并確定鎢為最終國家儲備礦種之一。
2005年確定國內60天量的儲備目標,目前日本擬修改規定,將部分礦種的儲備量增至180天量。2020年日本大部分鎢礦石、APT進口自中國,分別占總進口量的74%、85%。
②美國:美國《2020年能源法案》將鎢劃為“關鍵礦物”,并定義其對美國經濟或國家安全至關重要,以及在產品制造中發揮重要作用。2021年11月4日,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發布的《2021年關鍵礦物清單草案》,對鎢特別備注了“依賴于中國和俄羅斯的礦產品”。美國政府對被列入關鍵礦產清單的重要資源進行管控和儲備。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統計,2022年美國的鎢表觀消費額約為8億美元,其中凈進口金額占表觀消費大于50%,2022年美國預計進口鎢礦石和精礦2,000噸,同比增長20.50%;進口其他鎢產品12,000噸,同比增長13.33%。2022年美國進口鎢礦石、鎢精礦和其他形式的鎢有29%來自中國,11%來自德國。
③韓國:2008年韓國將包括鎢在內的12種稀有金屬列為“國家極為稀缺的戰略資源”,邁出了國家戰略儲備步伐。至2012年,稀有金屬資源儲備種類增加到22種,規模增加到滿足國內60天的使用量。2021年韓國政府召開第42次緊急經濟中央對策本部會議,并發布“稀有金屬產業發展對策2.0”,政府決定將核心鎢鉬稀土等稀有金屬儲量增加1倍,確保100天使用量。
根據東亞日報報道,2022年韓國鎢礦山時隔三十年開始重新開采,但遠遠不能滿足國內需求,國內70%的鎢需求量進口自中國。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發表的《2022年韓國對中國主要進口礦物》顯示,鎢礦迅速成為韓國對中國進口的第一大礦物,未來有望保持穩定增長勢頭。
3、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和政策對相關企業經營發展的影響:鎢因其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被我國視為戰略性資源,其對我國高端制造業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報告期以來,我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等,不斷強調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并要求保持鎢資源戰略地位和優勢,推進鎢行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我國高端制造裝備持續升級,拉動了高性能硬質合金和高端鎢材需求的增長,為鎢制品市場帶來了廣闊前景。此外,我國政策端強調了能源資源安全和重要產業鏈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保障資源安全和國產替代迫在眉睫,鎢制品行業迎來政策+新興需求釋放的雙輪驅動機遇。
?
免責聲明:
本站新聞、行業資訊、新聞資訊、市場資訊等公開信息中部分內容與圖片來自網絡、媒體或網友(含三方合作機構)提供,版權歸原作者。中金企信本著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若出現本站公開內容存在文章內容或圖片內容版權與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司。聯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將第一時間回應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