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鎢品行業市場消費量、需求情況、產量、進出口、市場規模增長率分析預測
?
(1)中國鎢供給現狀分析:我國是全球鎢礦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儲量和產量均位列世界第一。2022年中國目前已探明鎢礦儲量180萬金屬噸,占全球總探明儲量的47.37%,具備絕對資源優勢。我國鎢礦儲量相對集中,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其中江西省有著“世界鎢都”的美譽,占全國鎢礦已探明儲量一半以上。
因為鎢資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我國將鎢視為戰略性資源,對鎢礦開采實行總量控制,鎢礦開采總量指標由2016年9.13萬噸增長至2022年10.90萬噸。2022年江西省鎢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4.06萬噸,占全國總量的37.25%,位居全國第一位。
2008-2022年中國鎢產量現狀分析
?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2)我國鎢需求現狀分析:
①我國鎢整體消費需求持續穩定上漲: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鎢消費量一直保持增長趨勢。根據中國鎢業協會數據,鎢表觀消費量從2012年的3.60萬金屬噸增長到2021年的6.47萬金屬噸,年復合增長率為6.73%,預測2022年下游總消費量或將同比增長5.34%至6.82萬金屬噸。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礦業的發展壯大,以及世界制造中心的形成,促使中國逐漸發展成為鎢消費大國。
②硬質合金作為我國鎢消費最大領域,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我國鎢消費領域包括硬質合金、鎢特鋼、鎢材和鎢化工,其中硬質合金是我國鎢消費最主要的領域,2022年占比達到62%。我國鎢消費量持續穩定增長得益于硬質合金需求的快速增長。
2022年中國鎢消費結構現狀分析
?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端制造業的發展,快速拉動了我國硬質合金內需增長,根據中金企信統計數據,2021年硬質合金的鎢消費量約為3.83萬金屬噸,同比增長21.62%;2022年消費量最大約為4.25萬金屬噸,或將同比增長11.11%,硬質合金主要消費下游為切削合金工具。2022年鎢材、鎢特鋼以及鎢化工預計消費量為1.28萬金屬噸、1.02萬金屬噸、0.27萬金屬噸,同比變化2.06%、-9.91%、2.80%。
高端硬質合金壁壘的突破以及優質的硬質合金產品解決方案的提供是國內硬質合金行業的發展方向。未來隨著國內行業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的不斷改良,高附加值終端產品的消費占比預計將不斷提升,我國鎢制品的消費結構將向發達國家趨同,繼而硬質合金及相關產品的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
③隨著制造強國戰略持續推進,我國鎢制品未來供不應求局面將持續: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政策的推動下,我國鎢行業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工藝技術及裝備水平逐步提升,產品下游應用半徑不斷擴大,終端市場對鎢制品的需求持續增長。2021年我國鎢精礦供需平衡變為供應緊缺,缺口為3313噸,預計鎢制品市場將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
2020-2025年中國鎢制品供需平衡分析
單位:金屬噸
?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3-2029年鎢制品行業市場調查及“十四五”投資戰略預測報告》
(3)我國鎢進出口現狀:
①我國鎢品進口數據:我國進口鎢品主要以鎢精礦為主,用于補齊生產缺口。根據中金企信統計數據,近年來我國進口鎢品量(不含硬質合金)保持在2500-5000金屬噸的水平,2019至2020年受貿易摩擦的影響,我國鎢品進口量有所下降,但總體趨勢量保持穩定,預計未來鎢品進口量不會發生較大變動,仍維持在原來水平。
2015-2022年中國鎢品(不含硬質合金)進口現狀分析
?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②我國鎢品出口現狀:基于豐富的鎢儲量及產量,我國成為全球鎢品主要出口國,每年均會對外輸出鎢制品。2021年,隨著全球經濟復蘇,海外訂單需求增加,我國鎢品出口狀況明顯好轉,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出口鎢品量為2.41萬噸,同比增長63.39%。隨著國內硬質合金生產工藝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我國硬質合金出口占比和出口均價增長較快,2022年出口鎢品均價同比增長18.28%。
2019-2022年中國鎢制品出口現狀分析
?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4、行業發展趨勢:
(1)鎢由于其優質特性,已陸續在新能源、人造鉆石等領域出現新的應用場景,鎢制品應用領域持續拓寬:
①在新能源領域,光伏鎢絲正逐步替代傳統金剛石線,成為下一代光伏硅片:切割母線鎢絲是一種以難熔金屬鎢為主要原材料的細絲,具有熔點高、電阻率大、強度好、蒸氣壓低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加熱、鍍膜及照明市場,現已拓展至光伏領域,用于硅片切割金剛石線的母線。在推進“雙碳”和穩增長的大背景下,光伏新能源行業出現爆發式增長,致使鎢絲行業基本面發生根本性改變,主導需求從附加值低、需求逐漸萎縮的燈泡領域轉換為高增長高景氣的光伏領域。
光伏產業鏈主要包括硅料、硅片、晶硅電池片、光伏組件、光伏發電系統五個環節,其中硅片切割是生產硅片的主要工序,也是全球光伏產業鏈中產業集中度最高的環節,產能主要集中在中國,2021年底中國大陸企業約為407.2GW,占全球總量的98.1%。目前切割硅片主要用金剛線,金剛線可用于硅棒截斷、硅錠開方、硅片切割,其切割性能直接影響硅片的質量及光伏組件的光電轉換性能。由于2021年硅料價格大幅上漲,下游硅片廠為降低切割過程中的硅料損耗,逐步向線徑更細的切割工具切換,行業細線化進程明顯加快。
光伏鎢絲相較于傳統金剛線具有硬度更高,延展性更好的特點,這決定了光伏鎢絲有著更好的切割能力、切割質量,以及更低的斷線率。預計2022年鎢金鋼線的滲透率有望達到15%,2025年提升至70%。隨著硅片薄片化及金剛線細線化的推進,用鎢絲替代高碳鋼絲作為金剛線母線的趨勢逐步明朗。
②在人造金剛石和培育鉆石市場,硬質合金頂錘作為關鍵部件迎來黃金發展期:硬質合金頂錘作為高溫高壓法合成人造金剛石等超硬材料的關鍵部件,是合成壓機內部的重要耗材,進而成為生產金剛石單晶和培育鉆石的核心工具。由于頂錘要承受復雜苛刻的壓縮、剪切、拉伸應力的作用,加上加熱時瞬時錘面溫度達500-600℃,要求近萬次反復使用壽命,因此頂錘大多采用鎢基硬質合金制成,具有硬度高、剛性好、強度高、耐熱優良的特性。
頂錘下游需求以人造金剛石和培育鉆石為主。人造金剛石方面,目前中國人造金剛石產量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我國年產量再次突破200億克拉,占據全球總產量90%以上。國內多個人造金剛石在建項目帶動頂錘行業需求旺盛,根據河南省《2022年補短板“982”工程實施方案》規劃,在工業金剛石領域,河南省政府將規劃建設多個工業用金剛石生產項目,所有項目投產后將大幅增加金剛石產能和產量,頂錘行業需求前景廣闊。培育鉆石方面,其全球市場規模不斷攀升,2017-2021年,全球培育鉆石產量由150萬克拉增長至900萬克拉。根據中金企信統計數據,2025年全球培育鉆石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167億元增至368億元,其中我國培育鉆石市場規模將由83億元增至295億元,進一步拉動對于硬質合金頂錘的需求量增長。預計到2025年消耗的頂錘量將達到2,940噸,2021-2025年復合增長率10%,硬質合金頂錘迎來黃金發展期。
(2)下游產業快速成長和國產替代進程加快,共同帶動鎢制品市場需求增長:鎢硬質合金因其高硬度、高耐磨性等優異的性質,廣泛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礦用工具、耐磨工具等制品,是制造業生產過程中的關鍵。一方面,在“中國制造+互聯網”深入推進、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一帶一路”政策推動沿線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的背景下,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鎢制品下游產業迎來蓬勃發展,所帶來的產品置換、機床數控化程度提高等新增需求將拉動鎢制品在高端制造領域消費持續增長。另一方面,隨著行業生產技術和工藝不斷升級,鎢制品材質、精度和適用范圍得到了提高,鎢制品應用半徑不斷擴大,市場空間廣闊。
此外,隨著“中國制造2025”、“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等相關政策的持續推進,高附加值硬質合金產品國產化替代將迎來加速,硬質合金高性能、高精度、高質量發展成為必要,高端硬質合金壁壘的突破以及優質的硬質合金產品解決方案的提供是未來國內硬質合金行業的發展方向。
目前,我國產品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高性能硬質合金深加工產品自主保障能力顯著提高,高技術含量硬質合金出口量持續增長,出口產品結構加速升級,國產替代進程推進良好。
綜上,下游行業形勢趨好、新興應用領域持續拓展、國產替代進程不斷加快等因素共同推進鎢制品市場容量的持續增長,拉動鎢市場需求穩步提升。
(3)堅持綠色安全生產,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在“雙碳”目標的背景下,鎢制品行業向低碳化轉變,生產環節綠色化水平提升明顯,低碳高效工藝和節能減排技術得到廣泛應用,能源消耗總量、污染排放總量控制成效顯著。
此外,實現循環經濟和發展再生回收技術成為了當前的熱點。為緩解鎢資源稀缺所帶來的壓力,行業積極健全鎢資源再生利用體系,提高鎢資源再生利用率,對廢舊合金進行高效循環利用技術開發,實現廢金屬回收純化再利用,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
免責聲明:
本站新聞、行業資訊、新聞資訊、市場資訊等公開信息中部分內容與圖片來自網絡、媒體或網友(含三方合作機構)提供,版權歸原作者。中金企信本著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若出現本站公開內容存在文章內容或圖片內容版權與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司。聯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將第一時間回應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