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隔膜壓縮機行業全產業鏈市場政策環境分析及投資建議可行性研究預測
?
(1)隔膜壓縮機產業政策分析:2021年,國務院及相關部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明確鼓勵國產高端制造行業的發展,為隔膜壓縮機這一技術含量高、應用領域廣泛的高端通用設備行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
同時,隔膜壓縮機下游主要應用領域也受到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支持。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正式宣布我國“雙碳”目標,即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此后,我國先后發布多個相關指導意見及產業政策,均將鋰電池、氫能、光伏、核能等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點發展行業。同時,伴隨著國家產業升級步伐的穩步推進,特種氣體、半導體、精細化工等行業也持續受到國家產業政策支持。隔膜壓縮機是氫氣和特種氣體制備充裝、鋰電池上游氟化工、光伏和半導體產業上游硅化工、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和核電站建設等領域的重要設備,前述領域的迅猛發展帶動隔膜壓縮機市場需求大幅提升,為隔膜壓縮機行業發展帶來重要契機。
(2)行業運行態勢:1916年,法國工程師Henri?Corblin(考比林)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臺隔膜壓縮機,此后隔膜壓縮機技術被法國Burton?Corblin(考比林公司,后被英國豪頓集團收購)和美國PDC機械公司等歐美企業所壟斷。20世紀60年代,北京第一通用機械廠制造出我國第一臺隔膜壓縮機。此后我國在隔膜壓縮機的生產技術領域逐步取得突破,目前已能與前述國外著名廠商競爭。現階段國內隔膜壓縮機企業主要包括中鼎恒盛、江蘇恒久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廣東佛燃天高流體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和豐電金凱威(蘇州)壓縮機有限公司等。
按照應用環節劃分,隔膜壓縮機可分別應用于氣體充裝和氣體使用環節。氣體充裝環節包括氫氣充裝和特種氣體充裝,氣體使用環節包括化工、加氫站、軍工、核電等領域。近年來,氫氣和特種氣體制備充裝、化工、加氫站、軍工、核電等隔膜壓縮機應用廣泛的行業均處于高速增長期,發展前景廣闊,為隔膜壓縮機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機遇。預計2025年和2030年,全球隔膜壓縮機市場需求將分別達到216億元和819億元,2023年至2030均復合增長率37%以上,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中國隔膜壓縮機市場需求在產業升級步伐加快及“雙碳”目標的推動下,預計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預計2025年和2030年,國內隔膜壓縮機市場需求將分別達到86億元和360億元,2023年至2030年年均復合增長率42%左右,呈現加速增長的發展態勢。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3-2029年隔膜壓縮機行業全景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可行性評估預測報告》
(3)產業鏈影響分析:隔膜壓縮機行業企業向上游采購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缸體缸蓋毛坯、中體及曲軸箱等金屬鍛鑄件,以及泵閥、電機、儀表、啟動控制柜等其他部件。整體而言,目前我國相關上游行業市場發展較為成熟,供應商眾多,產能充足,產品質量穩定,能夠保障隔膜壓縮機行業企業的采購需求。
隔膜壓縮機具有不污染壓縮介質、密封性好、壓縮效率高、易實現高壓壓縮等優良特性,是下游氫氣和特種氣體制備充裝、化工、加氫站、軍工和核電等多個領域的重要設備。近年來,上述下游行業發展情況良好,帶動隔膜壓縮機行業快速發展。
(4)產業發展機遇分析:
①政策持續支持國內高端制造企業發展:隔膜壓縮機下游應用領域廣泛,涉及化工、能源、軍工等多個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是我國工業生產不可或缺的高端通用設備。近年來,國家持續支持國內高端制造產業的發展,著力提升高端設備的自主設計制造能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在關系安全發展的領域加快補齊短板,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面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國際競爭加劇的局面,未來我國將持續加強對國產高端制造產業的支持,為隔膜壓縮機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
②“雙碳”政策利好多個下游行業發展: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正式宣布我國“雙碳”目標,即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以及各部門相繼推出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等文件均將鋰電池、光伏、氫能、核能等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點發展行業。隔膜壓縮機是氫氣和特種氣體制備充裝、鋰電池上游氟化工、光伏和半導體產業上游硅化工、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和核電站建設等領域的重要設備,前述行業的迅猛發展,帶動隔膜壓縮機產品技術的革新以及市場需求的大幅提升,為隔膜壓縮機行業發展帶來重要契機。
?
免責聲明:
本站新聞、行業資訊、新聞資訊、市場資訊等公開信息中部分內容與圖片來自網絡、媒體或網友(含三方合作機構)提供,版權歸原作者。中金企信本著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若出現本站公開內容存在文章內容或圖片內容版權與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司。聯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將第一時間回應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