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全服務行業細分市場發展規模研究預測及未來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市場化的安全服務從基本的保安服務起步,逐步發展到專業的金融押運、安全檢查以及安全技術防范、安全風險評估等業態,近幾年開始延伸到社會應急救援等領域,行業的規模不斷發展壯大,技術手段也與時俱進,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目前發展狀況來看,安全服務行業可以細分為保安服務、金融押運服務及相關外包服務、應對社會突發事件的應急服務等領域。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3-2029年安全服務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調查分析及發展戰略規劃評估預測報告》
(1)保安服務行業現狀:我國保安服務行業可以追溯到過去的鏢局,滿足貿易發展后商人需要攜帶大量的貨幣和商品往返于各地之間的安全需要。民國以后,由于經濟蕭條不振,鏢局存在的社會基礎遭到嚴重損壞,并且開始出現了警察、保安等職業,鏢局逐步退出歷史舞臺。新中國成立初期,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內保機構和群防群治的社會安全體系,在很長一段時期基本消除了社會對保安等安全服務的需求。
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公眾安全需求的日益提高,保安服務得到恢復。1984年12月,深圳市公安局組建了全國第一家保安服務公司。此后二十多年來,全國由公安機關組建的保安服務公司發展到2,800余家、保安從業人員達200余萬人。2006年3月公安部決定將對保安服務的管理由公安機關既直接經辦又負責監管,調整為公安機關只負責監管。
2010年1月1日《保安服務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第一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對中國保安服務行業進行了明確界定。《條例》規定,保安服務分為三類:
一是保安服務公司根據保安服務合同,派出保安員為客戶單位提供的門衛、巡邏、守護、押運、隨身護衛、安全檢查以及安全技術防范、安全風險評估等服務;
二是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招用人員從事的本單位門衛、巡邏、守護等安全防范工作;
三是物業服務企業招用人員在物業管理區域內開展的門衛、巡邏、秩序維護等服務。
《條例》進一步規定,保安服務類企業設立需經公安部門許可,從事武裝押運的保安服務公司應當滿足國有控股等要求;自行招用保安員的單位(即第二和三類單位)不得在本單位或者物業管理區域外提供保安服務。
《條例》改變了保安行業由公安機關獨家經營的格局。公安機關也從以往“裁判員”加“運動員”的特殊身份完全轉型為“裁判員”,真正承擔起監管保安服務行業及其服務行為的政府職能。保安服務業進入了法制、規范的高速發展新時期。
目前,保安服務業不斷發展壯大,已經形成了集門衛、巡邏、守護、押運、隨身護衛、安全檢查以及安全技術防范、安全風險評估等八類服務于一體的現代新興安全服務行業。根據中國保安協會發布的數據,截至2022年7月,國內保安服務公司數量1.5萬余家,保安員數量640萬余人,保安服務企業和從業人數都創歷史新高。但是,目前我國保安服務企業普遍規模較小,主要業務有人力保安服務、安防單位工程承接等,人員素質及待遇相對較低,尚屬以人力投入為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
為滿足市場對于高質量安全服務的需求、降低人力成本,保安服務行業逐步提高人員素質,使用更多安防設備提供服務,與此同時也參與安防設備的運行維護,提供綜合安防服務。以安全檢查以及安全技術防范為例,目前保安服務會使用專用安檢設備、視頻監控、聯網報警、大數據平臺等技術手段;與此同時,海量的視頻監控設備和信息化工程建設對報警運營服務、視頻監控日常維修保養、數據平臺升級擴容、綜合安全托管以及租賃服務等運營服務的需求量將是巨大的。相較于歐美市場安防服務35%的占比,2019年我國安防服務市場占比僅為8%,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3-2029年全球及中國保安服務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可行性預測咨詢報告》
(2)武裝押運及金融外包服務:
①武裝押運行業:武裝押運行業屬于國內保安行業的重要分支。早期國內各銀行成立各自獨立的安保部門,負責自身現金的押運、交接、寄存等業務。1995年廣東省番禺市發生的震驚全國的1500萬元運鈔車大劫案以及后續發生的一系列運鈔車搶劫案件,使得銀行押運車的安全問題受到了高度關注。1996年7月8日,公安部專門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保衛工作的通知》(公通字[1996]39號),要求各地大力整頓金融單位守護押運隊伍,明確提出組建統一專業的押運機構,歸屬各地公安機關領導。1997年2月3日,首家專業化運鈔公司,深圳市威豹金融押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此后,商業銀行將現金押運外包給專業押運公司成為趨勢。
《保安守護押運公司管理規定》規定,押運公司在為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其他企事業單位提供接送款和現金押運服務,被服務單位沒有設置對外封閉的運鈔車停放區的,應當實行武裝護衛制度。因為槍支管理及公安屬地管轄等原因,大多押運企業是由各個行政區域的市級公安局設立。這在押運行業的創建初期,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使得企業能夠生存下來,逐步發展壯大。
隨著我國經濟的市場化發展不斷深入,押運企業多數存在內部缺乏規范化管理,外部缺乏市場化競爭的問題,企業因行政性管理表現出具體管理不到位的問題日益嚴重。
2010年《保安服務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要求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設立保安服務公司,不得參與或者變相參與保安服務公司的經營活動,守押公司與公安機關及工作人員脫鉤,成為獨立的市場化經營主體。在應對市場競爭以及移動支付、數字貨幣等新技術新應用的沖擊的過程中,守押公司經營的主動性逐步增強,行業內領先的公司不斷拓展新業務,加強自身能力水平和科技化建設,逐步向綜合性的安全服務提供商轉型。
受政策影響,我國金融押運企業的分布較為特殊,區域性比較強。設立武裝押運公司需向市級公安機關提交申請材料,受理的公安機關將其審核意見報省級公安機關,最終由省級公安機關作出決定。2017年7月3日。公安部《關于印發<保安守護押運公司管理規定>的通知》明確原則上不再新設武裝押運公司,確需設立的應經公安部審批。
目前全國范圍內武裝押運企業,主要在各自市、縣區域內經營,且一個城市只設立一家至兩家武裝押運企業。少數企業跨市域經營,如安邦護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服務浙江全省范圍金融機構的押運公司,上市公司廣電運通(002152.SZ)通過收購和新設,在全國不同省份擁有近40家武裝押運及金融外包服務企業。
由于武裝守押運資質獲取難度大,押運企業在開展業務時擁有一定的議價能力,客戶付款較及時,較少出現拖欠服務費用的現象,押運企業的盈利能力相對一般保安企業較高。
目前浙江省具備武裝押運業務資質的公司共12家,分別為安邦護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邦護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10家控股公司和1家參股公司,覆蓋浙江省全部11個地市。目前浙江省銀行中,國有大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及大部分農商行基本上將現金押運業務外包給安邦護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公司,中國郵政、郵儲銀行及少部分農商行采取自建押運隊伍保障其業務運行,另杭州和湖州有5家地方性銀行、工行杭州分行的部分網點和中信銀行杭州分行將現金押運業務外包給梓昆(杭州)押運安保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梓昆押運”)。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發布的《浙江省金融運行報告》(2022),截至2021年底,浙江省內銀行網點數量為13,266個(不含政策性銀行),公司服務的網點數量為10,154個,占省內網點數量的比重約為76.54%;剩余網點主要由中國郵政(服務中國郵政、郵儲銀行的網點)和部分農商行的自建押運隊伍提供服務;梓昆押運服務的銀行網點占省內網點數量的比例不到5%。
②金融外包服務:國外的金融外包服務起源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時部分金融公司為節約成本將打印、記錄等業務外包,成為金融外包服務的最初雛形。作為金融業降低經營成本、提升競爭力的有力手段,我國金融外包服務隨著國內金融業的快速發展也增長迅速。
根據商務部發布的《中國服務業外包發展報告2021》,2021年中國企業承接金融服務外包合同額75.4億美元,同比增長25.3%;執行額51.0億美元,同比增長15.0%。離岸合同額15.7億美元,同比增長17.3%;執行額11.9億美元,同比增長20.2%。與金融業在全球服務外包市場中20%以上的發包比重相比,中國金融業服務外包的市場規模有進一步擴大的空間。根據對金融業服務外包滲透率的調查,中國金融業服務外包支出約占運營總支出的0.6%,而美國這一比例接近2%。
通過建設區域現金處理中心,商業銀行可以減輕現金管理運營的成本與壓力,押運企業也可以進入更高端的金融外包領域,增強與客戶單位的業務黏性,開拓更多高附加值的業務。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3-2029年金融外包服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分析及投資可行性研究預測報告》
(3)安全應急服務:根據國務院2014年印發的《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應急產業為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處置與救援提供專用產品和服務的產業。應急產業產出的產品和服務就是圍繞應對突發事件而展開的,具體應用場景包括突發事件發生前的預防、監測、預警等,突發事件發生時的傳達、處置等,突發事件發生后的救援、善后等。4發展應急產業,有利于國家的防災減災和公共安全,有利于基層的產業結構優化和社會和諧穩定,有利于企業的市場拓展和利潤增長,有利于公眾的安全和健康。
2018年3月,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的改革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設立,其主要職責有:指導各地區各部門應對突發事件,統籌應急力量建設和物資儲備并在救災時統一調度等。同年6月,工信部、應急部、財政部、科技部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加快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我國的安全應急行業發展呈現井噴之勢。2018年,國內應急產業市場銷售產品總值已達到7,532億元,同比2017年增長20.86%。2019年應急產業市場規模已達1.55萬億元,2025年將達1.82萬億元。5
2021年12月30日,國務院下發《關于印發“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的通知》,為社會應急體系的發展進一步拓展了空間。該項文件要求:
A.引導社會應急力量有序發展。制定出臺加強社會應急力量建設的意見,對隊伍建設、登記管理、參與方式、保障手段、激勵機制、征用補償等作出制度性安排,對社會應急力量參與應急救援行動進行規范引導。開展社會應急力量應急理論和救援技能培訓,加強與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等聯合演練,定期舉辦全國性和區域性社會應急力量技能競賽,組織實施分級分類測評。鼓勵社會應急力量深入基層社區排查風險隱患、普及應急知識、就近就便參與應急處置等。推動將社會應急力量參與防災減災救災、應急處置等納入政府購買服務和保險范圍,在道路通行、后勤保障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
B.壯大安全應急產業。優化產業結構。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深化應急管理科教產教雙融合,推動安全應急產業向中高端發展。采用推薦目錄、鼓勵清單等形式,引導社會資源投向先進、適用、可靠的安全應急產品和服務。加快發展安全應急服務業,發展智能預警、應急救援救護等社區惠民服務,鼓勵企業提供安全應急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和服務產品。
C、推動產業集聚。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各具特色的安全應急產業集聚區,加強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形成區域性創新中心和成果轉化中心。充分發揮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作用,提升重大突發事件處置的綜合保障能力,形成區域性安全應急產業鏈,引領國家安全應急技術裝備研發、安全應急產品生產制造和安全應急服務發展。
D、支持企業發展。引導企業加大應急能力建設投入,支持安全應急領域有實力的企業做強做優,培育一批在國際、國內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安全應急產業大型企業集團,鼓勵特色明顯、創新能力強的中小微企業利用現有資金渠道加速發展。
政府預算支出方面,2021年中央和地方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公共預算支出分別為426.99億元、1,583.80億元,分別占中央和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22%、0.75%。其中,2021年浙江省省級一般公共預算中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為69.48億元。6從應急管理部公開的部門財務信息可以看出,在2022年部門支出預算中,應急救援、應急管理的支出與2021年基本持平,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6,498百萬元,同比增加94.03%,顯示出國家對安全應急的愈發重視以及應急產業巨大的發展空間。
單位:百萬元
?
數據來源:應急管理部
2021年浙江省發改委印發《浙江省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十四五”規劃》的通知。該《規劃》提出到2025年浙江省應急物資保障主要指標將均有所提升,例如全省儲備糧滿足市場供應量需求天數從2020年的150天增加至180天;應急物資運輸中轉站的數量從2020年的23個增加至2025年的50個左右;省、市、縣首批救災物資運抵時間從2020年的12小時內分別縮短至2025年的8、6、4小時內;應急物資儲備庫信息化覆蓋率從2020年的5%上升至2025年的95%以上。
從安全應急的參與主體來看,目前我國應急救援力量主要包括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各類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和社會應急力量。其中,社會應急隊伍有1,200余支,依據人員構成及專業特長開展水域、山岳、城市、空中等應急救援工作7。在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扶持下,應急管理(救援)社會化將成為應急管理領域發展的重要趨勢,預計將有更多社會力量涉獵應急管理領域。
?
免責聲明:
本站新聞、行業資訊、新聞資訊、市場資訊等公開信息中部分內容與圖片來自網絡、媒體或網友(含三方合作機構)提供,版權歸原作者。中金企信本著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若出現本站公開內容存在文章內容或圖片內容版權與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司。聯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將第一時間回應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