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造板行業細分產品市場產量、消費量、需求前景、市場規模分析預測及未來市場發展趨勢研究
?
(1)人造板概述:人造板工業是高效利用木材資源的重要產業,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天然木材存在樹節、蟲眼、開裂等缺陷,而人造板不僅原料來源廣泛、物理穩定性強,還克服了天然木材的各種缺陷,并且可作阻燃、防潮、防蛀、耐磨等各種功能性處理,能使劣質原料變成幅面寬闊的優質板材。同時,根據《木材工業實用大全纖維板卷》的數據,1立方米人造板可代替約3立方米的原木使用。
在當前世界可采森林資源日趨短缺的情況下,充分利用人工速生商品林及“木材采伐剩余物、制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簡稱“三剩物”)、廢舊木材、農作物秸稈、竹材等資源,發展人造板生產實現森林資源的高效綜合利用,對保護生態環境、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林產品的不同需求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OSB等新型人造板的廣泛運用,有利于減少鋼鐵、水泥等碳排放高的建材的使用量,推動建材行業碳達峰。因此,現代人造板行業符合生態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方向,符合國家“雙碳”戰略決策,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3-2029年全球與中國人造板行業全產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可行性評估預測報告》
(2)人造板行業現狀:人造板泛指利用原木或“三剩物”,以及竹材、農作物秸稈等非木材植物生產的各類木質或非木質人造板材。人造板主要包括膠合板、纖維板和刨花板(含OSB)三大類產品,其延伸產品和深加工產品達上百種,主要人造板產品的對比分析如下:
?
以前述人造板為基材,根據消費者的裝飾美觀需求或防潮防刮等功能需求,壓貼各種飾面材料,即可形成各類裝飾貼面板材。裝飾貼面板材的基材決定了其理化性能,多樣化的飾面材料進一步滿足了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拓寬了人造板在裝飾裝修、家具制造等領域的應用空間。其中,膠合板和定向刨花板存在飾面性能不高的特點,一般需要通過生產線對其上下表層進行細料鋪裝、熱壓,成為表面光滑平整、可飾性強的可飾面人造板材后即可進行飾面處理。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膠合板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可行性預測報告(2023版)》
我國人造板工業的發展從無到有歷經起步、新興、發展、提速、繁榮及創新升級五大階段。1949-1961起步期,1949年至1952年,我國合計生產膠合板產量4.5萬立方米,1959年才開始生產纖維板。1961-1980新興期1961年開始刨花板的生產,產品發展齊全;人造板總產量期間年均增長率為16.3%,1980年我國人造板總產量達到91.43萬立方米。1981-1992發展期,經濟轉型加大引進國外先進的人造板制造裝備,成立了500余家人造板國有企業,同時“科技興林”戰略的推動了人造板產業技術進步。1992年我國人造板總產量為428.90萬立方米,年均漲幅為14.2%。1993-2000提速期,2000年人造板產量達到產量達2,001.66萬立方米,年均漲幅高達65.3%。但伴隨高增長是產業發展的膨脹及無序,合格率下降為40%后又有回升。
2001-2010繁榮期,城市化進程推動建筑行業、裝修裝飾行業、家具制造業發展促進人造板需求大幅提升。2003年《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的出臺推動林業行業發展,并且林板一體化趨勢開始顯現,中國人造板總產量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人造板生產第一大國,從而帶動了人造板工業化生產及設備的技術進步與飛速發展。到2010年,我國人造板企業多達1萬家,人造板產量超過1.5億立方米,占到全球人造板產量的40%。2011-至今創新升級期,供給側改革及環保要求等因素促進國內人造板行業落后產能淘汰,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人造板連續制造裝備開始逐步實現國產化替代,擁有先進制造裝備和工藝、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在競爭發展中占有優勢。截至2021年末,全國共有人造板企業1.32萬余家。
目前,我國的人造板工業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已發展成為以纖維板、刨花板、膠合板為主導產品,自主研發的國產技術裝備替代進口設備,能夠在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同時兼顧國際市場需要的成熟工業。我國人造板生產、消費和國際貿易量連年位居世界首位,人造板企業已成為市場經濟中最富活力、最具潛力、最具創造力的市場主體,在全球人造板產銷格局中具有重大影響力,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全球與中國刨花板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戰略可行性評估預測報告(2023版)》
(3)人造板行業產能分析:我國人造板生產能力自2016年以來持續增長,于2021年開始總體呈現回落。2016年至2022年,我國膠合板、纖維板和刨花板生產能力情況具體如下:
2016-2022年膠合板、纖維板和刨花板產能分析
單位:萬立方米
?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根據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統計數據,截至2022年底,全國保有膠合板類產品生產企業10,800余家,分布在28個省市區,總生產能力約2.08億立方米/年。近年來,膠合板產業供給側改革深入開展,“小散亂污”企業整頓持續推進,企業關停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截至2021年底,全國注銷、吊銷或停產膠合板類產品生產企業累計20,520余家。膠合板的生產能力自2021年以來開始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是人造板生產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纖維板和刨花板的生產能力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其中,刨花板生產能力的增長態勢最為顯著。截至2022年底,全國295家刨花板生產企業總生產能力為4,148萬立方米/年,同比增長6.5%;全國307家纖維板生產企業保有纖維板生產線344條,總生產能力為4,778萬立方米/年,與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系隨著刨花板在板式家具和定制家居領域應用的不斷推廣,纖維板在前述領域的應用部分被刨花板所取代,纖維板新增產能較刨花板降低所致。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全球及中國纖維板行業專項深度調研及投資規劃指導可行性預測報告(2023版)》
(4)人造板市場產量現狀:近年來,我國膠合板、纖維板和刨花板類產品的產量整體均呈上升趨勢。2021年度,我國人造板產量為33,673萬立方米,同比增長8.27%。2012年至2021年,我國膠合板、纖維板和刨花板類產品產量情況具體如下:
2012-2021年膠合板、纖維板和刨花板類產品產量分析
單位:萬立方米
?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2021年,全國膠合板類產品產量為2.12億立方米,占全部人造板產量的62.9%;全國生產纖維板類產品6,417萬立方米,占全部人造板總產量的19.1%;全國刨花板類產品的產量為3,963萬立方米,占全部人造板總產量的11.8%。刨花板類產品產量同比大幅增長32.01%,是推動我國人造板類產量增長的主要因素。
整體上,膠合板是我國人造板產品中生產能力和產量最大的板種,總量超過纖維板和刨花板數量之和。但近年來,隨著纖維板、刨花板生產工藝、技術水平和性能的提升,市場需求旺盛,纖維板、尤其是刨花板的生產能力和產量與膠合板相比增長較快。
免責聲明:
本站新聞、行業資訊、新聞資訊、市場資訊等公開信息中部分內容與圖片來自網絡、媒體或網友(含三方合作機構)提供,版權歸原作者。中金企信本著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若出現本站公開內容存在文章內容或圖片內容版權與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司。聯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將第一時間回應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