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建筑幕墻行業全產業鏈發展趨勢研究預測及未來市場競爭規模格局分析
?
1、建筑幕墻產業鏈分析:建筑幕墻企業介于建筑業主單位(或建筑總包單位)與建材、勞務供應商之間,其下游的業主單位對大型建筑工程的投資建設決定了建筑幕墻行業的市場需求,總包單位則負責建筑主體工程建設并協調相關專項分包商,對幕墻企業有重要影響;其上游則是鋁型材、鋁板、玻璃、鋼材、石材、膠等各類建材企業,以及負責安裝等現場施工環節的勞務分包公司。
(1)與上游材料供應商的關系:建筑幕墻行業上游的材料供應商主要為鋁材、玻璃等建筑裝飾材料企業。幕墻行業對材料在加工、質量、技術、產能、結構受力、視覺效果、表面處理顏色、供貨周期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要求。以新材料為實施載體的研發和使用也促進了建筑幕墻行業的進步,提高了工程的整體質量。
(2)與上游勞務供應商的關系:根據行業慣例,為提升現場施工管理效率,幕墻工程的現場施工安裝等非核心性工作通常由專業的勞務公司完成。行業上游的勞務分包公司眾多,市場充分競爭,可選性較強。
(3)與下游行業的關系:建筑幕墻工程建設組織實施方式包括工程總承包模式與工程獨立承包模式。建筑幕墻行業的下游企業包括建設單位與建筑工程總承包單位。其中,建設單位(業主)是幕墻工程的實際應用對象,主要包括商業地產開發企業、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及其他建筑工程項目需求企業。
建筑幕墻工程組織實施方式分析
?
①工程總承包模式:工程總承包模式是目前建筑幕墻工程建設組織實施的主要模式。在該模式下,建筑幕墻企業的客戶即為工程總承包單位。在工程總承包模式下,建設單位將工程項目整體發包給綜合實力較強的工程總承包企業,總承包企業按照與建設單位簽訂的合同對工程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等實行全過程的承包,并對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和造價等全面負責。
由于幕墻建設工程分項工程步驟多、專業性強、技術難度高,工程總承包單位會將幕墻工程分包給具有資質的相關單位。根據《建筑法》第29條,建筑工程總承包單位可以將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分包單位;但是,除總承包合同中約定的分包外,必須經建設單位認可。
建筑幕墻企業通過工程總承包模式參與幕墻工程,與我國建筑業發展趨勢吻合。2016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關于進一步推進工程總承包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建設單位在選擇建設項目組織實施方式時,應當本著質量可靠、效率優先的原則,優先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指出,完善工程建設組織模式,加快推行工程總承包,裝配式建筑原則上應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政府投資工程應完善建設管理模式,帶頭推行工程總承包。202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大力推行工程總承包,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積極推行工程總承包模式,促進設計、生產、施工深度融合。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建筑總承包行業發展壯大,已培育起一批資本雄厚、人才聚集、科技領先、管理過硬的工程總承包企業。根據美國《工程新聞紀錄》2022年“全球最大250家承包商”榜單,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名列第一位,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名列第七位,在我國省級建筑企業集團排名最高。
2022年“全球最大250家承包商”前十名榜單分析
?
②工程獨立承包模式:在工程獨立承包模式下,建設單位將幕墻工程直接分包給建筑幕墻企業完成。在該模式下,建筑幕墻企業的客戶即為幕墻工程的建設單位。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全球及中國建筑幕墻市場競爭戰略研究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預測報告(2023版)》
2、細分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在過去的十余年中,我國幕墻行業經歷了快速增長,不斷有建筑業其他領域的公司進入幕墻行業中。隨著幕墻工程項目數量及體量的不斷增大,客戶對建筑幕墻企業在技術、業績、資金、管理等綜合實力上的要求不斷提高,市場逐步分化。大部分標志性、重點性幕墻工程均被幕墻頭部企業承包,幕墻行業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
根據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幕墻工程分會關于我國建筑幕墻行業發展現狀的分析,我國建筑幕墻行業企業主要分為三大陣營:
第一陣營包括數家收入規模數十億,在全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有著核心競爭力的行業龍頭企業,這一陣營以江河集團、中國建筑集團旗下公司、浙江中南、深圳方大、武漢凌云、本公司為代表。第一陣營的企業有著較大的規模、完備的技術、規范的管理以及深厚的人才儲備。
第二陣營以大型建筑或裝飾企業的幕墻子公司為主,該等企業包括金螳螂、亞廈股份、深圳廣田等為代表的下屬幕墻子公司。第二陣營企業依托于母公司,由建筑或裝飾行業切入幕墻業務。
第三陣營以區域市場、細分領域的中小企業以及經營小型工程的企業為主。該等企業市場敏感度強、市場反應快,靈活變通,具備一定競爭能力。
?
免責聲明:
本站新聞、行業資訊、新聞資訊、市場資訊等公開信息中部分內容與圖片來自網絡、媒體或網友(含三方合作機構)提供,版權歸原作者。中金企信本著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若出現本站公開內容存在文章內容或圖片內容版權與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司。聯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將第一時間回應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