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電磁兼容材料行業市場規模發展前景分析預測及下游市場需求格局可行性研究
?
(1)電磁兼容材料行業現狀:電磁兼容性是指設備在其電磁環境可正常運行,且不對其他設備產生過高的電磁干擾的能力,要求設備具備兩方面能力:一是對其運行環境中存在的電磁干擾具有一定程度抗擾性,以避免被其他設備干擾;二是在運行過程中自身產生的電磁干擾可控,避免干擾其他設備的正常運行。電磁兼容主要是為了保證不同設備可共同運行。
電子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各類電子終端設備系統向高頻化、小型化、多功能、智能化方向發展。隨著現代電子設備的功能模塊逐步增加,信道頻段成倍展寬,系統集成性逐步增強,模塊間、信道間、設備間的電磁干擾問題凸顯。一方面,由于內部線路和元器件高度集成化,電子部件數量急劇增長,設備內部電磁干擾問題愈發突出;另一方面,由于諸如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各類電子設備逐漸增多,運行環境中的設備密度不斷提升,設備間的電磁兼容問題日益顯著。以前國內外主要通過優化結構設計、電子元器件布局來減少電磁干擾,以實現設備的電磁兼容性。但僅依賴設計優化無法完全消除電磁干擾,隨著設備集成化程度的提升,原有設計理念已逐漸無法滿足現代設備需求。電磁兼容材料具有吸波功能,可從根本上解決電磁兼容問題,且具備“輕、薄”的優點,符合電子設備小型化趨勢,已成為解決電磁干擾問題的重要手段和未來趨勢。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3-2029年中國電磁兼容材料市場發展戰略規劃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預測報告》
(2)市場運行態勢:
1、集成化電磁兼容問題:消費電子領域的電磁兼容材料需求最為突出,主要包括手機、計算機、平板電腦等設備。一方面,隨著芯片技術和加工工藝的提升,厚度、重量等參數已成為手機、穿戴設備等電子設備的重要競爭指標,各類消費電子設備輕薄化趨勢凸顯;另一方面,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等設備的傳輸速率、信號強度均顯著提升,內部電磁兼容問題愈發嚴重。由于消費電子市場的競爭激烈,為保持產品的競爭力,該領域對電磁兼容材料的需求尤為突出。
近年來,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新興消費電子品類不斷豐富,隨著5G、物聯網、虛擬現實等技術的成熟,消費電子終端將加速更新迭代,催生新的產品形態,市場規模將保持快速擴張。中金企信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消費電子整體出貨量超6億部,消費電子出貨量環比止跌手機是3C市場占比最大的類別,2021年智能手機市場規模約占全球消費電子市場規模的42%,電腦及配件、電視影音設備占比分別約33%、24%。2022年四季度,全球個人電腦出貨6720萬臺,同比-27.5%、環比-9.5%;平板電腦出貨4570萬臺,同比+0.3%、環比+18.4%。消費電子設備的快速發展將為電磁兼容材料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2、汽車電子新興領域快: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和激烈競爭極大地促進了各類電氣、電子和信息設備在汽車上的廣泛應用,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已成為汽車發展的主要趨勢,電子設備廣泛應用于汽車發動機控制系統、自動變速系統、制動系統、調節系統以及行駛系統中。近年來,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一直保持穩定增長,2022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達9516億元,同比增長7.09%。預計2023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10973億元。
2017-2023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現狀及預測
?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隨著汽車的電子化發展,其內部的電子設備、無線通信設備和電控系統不斷增加,其電磁兼容問題也逐漸顯現。由于汽車事故會對人員安全產生嚴重影響,因此該領域的電磁兼容問題已受到重點關注。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程度的持續加深,電磁兼容材料市場規模也將迎來提升。
3、薄型輕量化、超寬帶電磁兼容材料:電磁兼容材料隨著在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領域的應用,薄型輕量化、超寬帶電磁兼容材料將迎來廣闊的機遇。電磁兼容測試涉及的下游領域包括乘用車制造業、航空航天、電子電器等領域,受益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國內電磁兼容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2年中國電磁兼容市場規模達56億元,同比增長16%,預計2023年中國電磁兼容市場規模將達到65億元。
(3)電磁兼容材料技術現狀及前景:
1、低頻超寬帶:低頻雷達超視距/看得遠,是遠程預警/反隱身雷達探測技術發展的重要技術手段,“低頻超寬帶”EMMS在未來戰斗機、無人機、巡航導彈等武器平臺低頻超寬帶隱身技術具有重要應用背景。
2、多頻譜兼容:隨著電子信息高靈敏度探測及反隱身技術的不斷發展,武器裝備同時面臨來自可見光、紅外、激光、毫米/厘米/米波雷達等多頻譜/超寬帶偵察裝備的高精度探測,單一的隱身功能已經無法滿足應用需求,多頻譜兼容隱身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飛行器隱身功能涂層材料。
3、薄型輕量化:EMMS的薄型化和輕量化可顯著降低武器裝備整體重量,有效提升飛行器等武器平臺的敏捷性和作戰半徑,對航空航天隱身高端裝備的意義尤為重大。
?
免責聲明:
本站新聞、行業資訊、新聞資訊、市場資訊等公開信息中部分內容與圖片來自網絡、媒體或網友(含三方合作機構)提供,版權歸原作者。中金企信本著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若出現本站公開內容存在文章內容或圖片內容版權與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司。聯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將第一時間回應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