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及中國柴油機行業銷售量、市場規模、下游細分市場競爭戰略及重點企業市場占有率分析
?
(1)全球柴油機市場規模分析:柴油機是商用車、工程機械、農業機械、船舶、內燃機車、地質和石油鉆機、軍用、通用設備、移動和備用電站等裝備的主要配套動力。伴隨著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公共交通和物流網絡能力的提高,全球柴油機的市場需求將會保持較高水平。從價值增長的角度來看,符合更嚴格排放標準的柴油機將為全球柴油機市場帶來良好的前景。
近年來,隨著制造商使用高壓燃油噴射技術和高效過濾功能開發先進的發動機,柴油發動機已得到了極大的普及。從集中度角度來看,全球柴油發動機市場集中度適中,并且該市場目前處于增長階段。根據中金企信統計數據,2021年全球柴油機市場規模為2124億美元,該機構預測2027年全球柴油機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663億美元。
(2)柴油機市場規模分析:我國柴油機行業在經歷了2014-2016年的銷量快速下滑后,2017-2019年我國柴油機銷量較為平穩,基本維持在500-600萬臺之間。根據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21年,我國柴油機總銷量為610.84萬臺(其中乘用車用23.83萬臺,商用車用296.75萬臺,工程機械用104.81萬臺,農機用146.48萬臺,船用4.02萬臺,發電用31.75萬臺,通用3.19萬臺)。
2016-2021年中國柴油機銷量現狀分析
?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3-2029年全球與中國柴油機市場發展研究及投資戰略可行性評估預測報告》
(3)中國柴油機行業主要進出口產品結構分析: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2021年全年我國內燃機行業進出口總額308.47億美元,同比增長22.61%,其中進口108.19億美元,出口200.28億美元。在進口金額中,其他整機、內燃機零部件增長,汽油機、柴油機、發電機組下降;在出口金額中,各類產品同比均為增長,其中內燃機零部件、發電機組、柴油機保持較快的出口增速。
2021年全國內燃機商品進出口分析
?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4)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全球柴油機制造市場以美洲(北美為主)、歐洲、東亞(日本、韓國)為主導,世界著名柴油機企業為:美國EMD內燃機車公司、美國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美國康明斯公司(Cummins)、德國道依茨公司(DEUTZ)、英國帕金斯公司(Perkins)、德國MAN公司、芬蘭瓦錫蘭公司(W?rtsil?)、日本三菱重工公司(Mitsubishi)。中國柴油機企業在重型車用柴油機領域有一定優勢,但在輕型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用動力處于弱勢地位,特別是船用柴油機領域。目前,跨國集團將中國市場列為全球戰略發展的重心,紛紛采用獨資或控股等形式在中國布點建廠,將其整合成為其集團零部件和發動機的生產基地,從動力、配套、零部件等各方面占據了市場。
1、船用柴油機市場競爭現狀:船用柴油機生產大量采取技術許可證的方式進行,研發和設計的中心在歐洲,主要企業為德國MAN公司和芬蘭瓦錫蘭公司,此外美國卡特彼勒公司和日本三菱重工公司也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歐洲的技術設計企業主要進行新產品開發、許可證技術轉讓、售前及售后技術服務等業務;而制造中心則集中在亞洲,亞洲的制造企業利用技術許可證的生產方式,集中在經濟規模、產品質量、價格、周期和服務等方面展開競爭。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在船用柴油機技術設計市場中,低速柴油機市場由德國MAN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柴油機有限公司和芬蘭瓦錫蘭公司占據,上述三家公司的市場份額合計超過95%;在中速柴油機市場上,芬蘭瓦錫蘭公司的市場占有率最高,其他企業主要包括德國MAN公司、日本大發等;高速柴油機市場上,德國MTU公司(該公司為戴姆勒-奔馳集團旗下公司,是世界知名的柴油發動機制造商)的市場占有率最高。世界船用柴油主機的研發中心在歐洲,制造中心在東亞。中國、韓國、日本三國是世界主要的船用主機生產國,目前三國船用柴油主機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比例約85%,其中船用低速機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90%。
2、車用柴油機市場競爭現狀:車用柴油機是國際柴油機企業重點開發的產品,競爭比較激烈。自2017年起,歐洲各國相繼宣布燃油汽車禁售時間表,車用柴油機市場地位受到一定影響。國際著名車用柴油機企業有美國康明斯公司、美國納威司達公司(Navistar)、德國MAN公司等。我國柴油車發展空間較大,近年來,國際車用柴油機巨頭加快在華投資速度,主要形式是與國內龍頭汽車企業合作、成為國內車用柴油機企業技術引進的對象等。如福田汽車與美國康明斯公司展開合作,以節能減排的柴油機作為實現福田乘用車領域突破的戰略手段。
3、柴油機零部件市場競爭現狀:我國是全球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內燃機制造大國。近年來,國外內燃機零部件企業紛紛在國內布局,與我國內燃機零部件企業之間展開了激烈競爭。以柴油機零部件市場為例,目前我國柴油機零部件行業既有德國馬勒集團、德國KSPG集團等國際知名品牌制造商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參與國內市場競爭,又有具備一定規模的國內本土品牌制造商(例如中車大連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中車柴油機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共同發展的競爭態勢。
在內燃機及配件制造業下屬的柴油機零部件制造業細分領域,國內本土品牌制造商具備一定的研發能力,但整體競爭能力與國外巨頭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目前,國內活塞、缸套等柴油機零部件市場的競爭,主要在本土廠商和國際廠商之間展開。柴油機零部件中高端市場的競爭焦點已經從生產規模的擴大轉向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究開發和自主設計水平的提升。例如,與國際競爭對手相比,我國本土活塞企業的自主創新和產品開發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國內自產的活塞品種尚不能滿足全部的市場需求。隨著我國內燃機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國內柴油機零部件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逐步增強,國內柴油機零部件企業的市場份額將得以提升。
免責聲明:
本站新聞、行業資訊、新聞資訊、市場資訊等公開信息中部分內容與圖片來自網絡、媒體或網友(含三方合作機構)提供,版權歸原作者。中金企信本著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若出現本站公開內容存在文章內容或圖片內容版權與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司。聯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將第一時間回應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