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風機集中潤滑系統行業市場容量分析預測及重點企業市場競爭格局研究
?
(1)風機集中潤滑系統基本概述:機械設備內零部件之間的相對運動都會產生摩擦和磨損,對機械設備摩擦點加注潤滑油脂是減小摩擦、降低或延緩摩擦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機械設備的運行故障中,潤滑故障是機械設備中最嚴重的故障之一。相關統計表明,在造成軸承失效的原因中,超過50%的軸承失效是由潤滑故障造成的,因此,潤滑技術對保證機械設備正常穩定運行,延長設備壽命,減少能源消耗,保障現場安全,降低生產成本,延長定期維修周期,保證產品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
風機由塔筒、葉輪、增速箱齒輪、發電機、偏航裝置、控制系統等部件所組成,其中需要潤滑的主要機械系統為風機主軸系統、偏航系統、變槳系統、發電機系統等,在風機的運行過程中,集中潤滑系統持續的對這些系統的軸承、驅動、嚙合齒輪進行潤滑,潤滑狀況是否良好對風力發電機軸承、齒輪等重要零部件的使用壽命的影響很大,是風力發電機能否可靠、持久運行的重要因素。我國大型風力發電機的塔筒高度通常在50米至160米,葉輪長度通常在30米至90米,風力發電廠則主要集中在擁有巨大風能資源的山谷曠野、荒原戈壁和近海領域等偏遠地區。由于風電機組價格昂貴,工作環境惡劣,設備高度較高,造成風電機組的維修保養十分不便,因此,為了確保風電機組可靠穩定的長期運行,風機制造廠商對其潤滑系統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需要定時、定量地給風電機組相關潤滑點提供持續潤滑。
(2)風機集中潤滑系統市場容量現狀:人工添加潤滑油脂的方式完全不能滿足風電機組對潤滑的需求,且施工難度高、風險大,目前,全世界范圍內主要采用集中潤滑系統為風力發電機提供可靠的潤滑。風電潤滑行業的發展直接受風力發電機裝機量影響。經過二十余年的高速發展,我國風電裝機量已成世界第一,同時風機核心零部件的產品國產化率不斷提升,風機集中潤滑系統的國產化率也隨之提升。近年來中國風電全產業鏈逐步實現國產化,風電機組、變流器等關鍵設備價格下降、風電設備技術水平和可靠性不斷提高,風電單位造價呈持續下降趨勢,有望驅動風電裝機規模進一步增長。
隨著風電行業的蓬勃發展,國家陸續制定了《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關于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關于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等一系列指導政策,通過補貼、競爭性配置、消納保障機制等眾多調控手段支持了國內風電產業的良好發展,使得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快速增長,風電機組制造技術快速發展,整個風電行業向更加成熟、無補貼的可再生能源產業轉型。
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表示,中國將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碳中和背景下,政府部門及相關行業將加大新能源投入,屆時風電產業將會在“碳中和”相關概念的支持下繼續發展,進入新的快車道。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相關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累計風電裝機容量為262.10GW,基于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納占比21%的假設,“十四五”期間年均新增裝機中樞有望上移至45GW。根據中信證券2021年5月的預測數據,2025年我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有望達到54GW,累計風電新增容量有望達到488GW。假設風機已有市場每年的潤滑系統更換率為1%,當年新裝風機為延長使用周期一般都配備潤滑系統。到2025年,風機需要新增潤滑系統的裝機量有望達到58.34GW。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3-2029年全球及中國風機集中潤滑系統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可行性預測咨詢報告》
(3)行業競爭格局分析:由于風機集中潤滑系統需在溫差較大、高腐蝕性、高強度運轉等環境下持續正常運轉以保證源源不斷的給風力發電機供給潤滑油脂,風機制造廠商對其潤滑系統產品的精密程度、產品材料和結構、耐磨損程度等產品條件都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2015年前,由于國內高端集中潤滑系統產品的認識和研發生產水平不足,無法對國內蓬勃發展的風電產業形成有效供給,國內風機制造廠商解決風機潤滑的方式主要采用斯凱孚、貝卡等國際知名機械設備制造商進口集中潤滑系統或采取人工添加潤滑油脂的方式對風機進行潤滑。2015年后,中國風電行業進入迅速發展期,風機制造廠商對提高生產效率并降低生產成本的需求越來越大,對國內風機集中潤滑系統制造商的需求也愈發強烈,這使得國內集中潤滑系統制造商的發展得到有利刺激,一些國產風機集中潤滑系統制造商孕育而生。
未來,采用完全自主創新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潤滑技術,將有助于延長我國風機核心部件的使用壽命,保證其安全穩定運行,對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意義重大。普及先進潤滑知識,采用先進潤滑技術,不僅可節約大量能源和資源,而且可以改變企業的管理理念,有助于推動社會的經濟增長方式,實現低碳經濟發展。綜上所述,可以肯定先進潤滑技術的推廣應用,將催生節能環保型新興戰略產業,助推早日實現碳中和目標。
(4)行業優勢企業分析:
1、斯凱孚集團(Svenska?Kullager?-?Fabriken)
斯凱孚集團總部設立于瑞典哥特堡,是全球知名的軸承、密封件、機電一體化設備和集中潤滑系統的供應商之一。Sven?Wingquist在1905年發明了雙列自動對心滾珠軸承,隨即于1907年創立Svenska?Kullarger???fabriken瑞典滾珠軸承制造公司,簡稱SKF,目前公司員工人數約38,000人左右;旗下分、子公司數量超過140家;時至2020年公司運營已近一百周年,業務遍及世界130個國家,每年生產五億多個軸承,銷售網遍布全球。
2010年10月19日,SKF集團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其對行業領先的潤滑系統及工具供應商林肯控股企業(Lincoln?Lubrication?Equipment?Co.,?Ltd.)的收購。
2、貝卡集團(BEKA):貝卡集團是全球集中潤滑系統的領軍企業之一,公司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系統潤滑、環保科技系統等解決方案。公司在德國擁有三個生產基地,產品種類繁多,涉及工業潤滑系統、移動車輛潤滑系統、噴射潤滑系統、包裝、灌裝機械潤滑系統、風力發電設備潤滑系統、木材生產機械潤滑系統等。貝卡集團在所有重要國際市場如中國、美國、法國、韓國、加拿大、荷蘭等國家都有分支機構和代理商,銷售體系、生產體系龐大而完整。
3、河谷(佛山)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河谷(佛山)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谷智能”)是一家從事集中潤滑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河谷智能自成立以來,一直以自主研發為企業發展核心方向,已逐步發展為高、中、低壓集中潤滑系統及手動潤滑系統研發、生產、銷售與售后服務于一體的綜合供應商。公司已具備一定的技術研發能力,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并配備有先進的專用精密機床、壓鑄機械等高科技自動化大型設備,使公司形成了集研發、工藝技術、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的完整經營體系。公司產品已在集中潤滑系統行業形成了一定品牌優勢,得到客戶的廣泛認可。該公司于2017在全國中小股份轉讓系統申請掛牌(僅披露公開轉讓說明書、未掛牌)。
4、鄭州奧特科技有限公司:鄭州奧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奧特”)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為集中潤滑系統的生產與銷售及為終端用戶提供解決方案及技術服務。目前該公司主要的產品的應用領域為向商用車輛、特種車輛、工程機械、風電設備、大型設備等機械裝置提供集中潤滑系統產品。
免責聲明:
本站新聞、行業資訊、新聞資訊、市場資訊等公開信息中部分內容與圖片來自網絡、媒體或網友(含三方合作機構)提供,版權歸原作者。中金企信本著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若出現本站公開內容存在文章內容或圖片內容版權與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司。聯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將第一時間回應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