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航空零部件行業市場需求規模分析預測及未來市場發展趨勢可行性研究
?
中國航空零部件市場需求現狀分析:航空零部件制造行業目前正處于發展期,帶動大部分企業進行轉型升級,并以此分享行業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效益。隨著民營企業的加入,航空零部件制造行業技術快速提升,高新科技的研制將進一步提升民用航空的安全水平以及軍用飛機的性能水平,促進航空零部件制造行業持續快速發展。
據牛津大學經濟學院、曼徹斯特商學院聯合研究表明,近年來全球航空產業市場規模約在1-1.5萬億美元區間。其中,中國航空產業規模僅占比7%。按照航空零部件制造約占航空產業市場規模30%。2020年中國航空零部件產業規模約在215億美元。預計2016年將達到640億美元。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3-2028年航空零部件市場發展格局分析及投資規模可行性評估預測報告》
1、軍用航空零部件市場需求情況:空軍在國家安全和軍事戰略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隨著近年來新型號的研制和批產,我國空軍裝備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世界軍事強國相比仍存在明顯差距。根據英國國際航空雜志《Worldairforces2022》統計,2021年全球現役軍用飛機總計53,271架,其中,我國現役軍用飛機的數量為3,285架,美國現役軍用飛機的數量為13,246架,為我國的4.03倍;俄羅斯現役軍用飛機的數量為4,173架,為我國的1.27倍。
2021年中美各類軍機對比分析
?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A、我國軍機需求:從軍機結構來看,當前我國空軍戰斗機仍以二代機、三代機為主,新一代先進戰斗機型占比較小,美國空軍戰斗機已全面淘汰二代戰斗機。隨著全球三代機的交付逐步進入尾聲,四代戰機主力F35啟動全球交付,預計2023年之后或迎來第四代戰機的列裝高峰。周邊主要國家戰機梯隊的四代化也給我國施加較大的壓力,因此同等能力的空中力量建設緊迫,預計未來20年新一代先進戰斗機型也將成為我國空軍主力戰機。目前,我國軍用飛機正處于更新換代的關鍵階段,軍用航空制造業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在“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新時代戰略要求下,我國空軍裝備換代升級迫在眉睫,軍機換裝將進入高峰期,為航空零部件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根據東北證券的研究,我國空軍目前正在向戰略空軍轉型,2021年-2030年期間帶來軍機需求規模約1.98萬億元。
2021-2030年中國軍機需求數量及規模分析
?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B、軍用航空機體零部件:按照飛機機身零部件占到飛機總價值量的30%計算,預計2021-2030年十年間我國軍機零部件的市場規模約為6000億元。按照機體零部件加工的產業價值占比12%估算,2021-2030年我國軍用航空機體零部件加工的市場規模約為2,400億元,年均240億元。
C、軍用航空發動機零部件:伴隨我國戰機數量、質量的增補、提升,我國航空發動機的未來需求也較大,根據中金企信統計數據,2021年我國軍用航空發動機市場規模為326億元,2027年前復合增速約17%,2030年市場規模超過1100億元。其中發動機零部件的規模市場規模990億元,2021-2030年我國軍用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的總市場規模超過6,000億元,年均市場規模約為600億元。按照航空發動機零件加工價值占比30%推算,軍用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加工總市場規模為1,800億元,年均市場規模約為180億元。綜上,預計2021-2030年我國軍用航空零部件加工(機體零部件、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的總市場規模約為4,200億元,年均市場規模為420億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聚力國防科技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加速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發展,加速武器裝備升級換代和智能化武器裝備發展。隨著相關規劃及遠景目標的逐步落實,軍用航空裝備將進入高質量快速發展階段,主制造商交付需求強勁,帶動航空零部件市場需求不斷擴大。
②民用航空零部件市場需求情況:
A、國產民用飛機零部件業務: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航空裝備市場之一,民用航空裝備產業的發展卻較為落后,目前投入運營的國產機型只有新舟系列和ARJ21兩種支線飛機,干線飛機全部依靠進口。近年來,我國民用航空工業抓住國家大力扶持航空工業、推進制造業整體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提出民機“兩干兩支”發展戰略,以多個重大項目為核心,開展技術創新和技術引進,推出了一批技術可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民用飛機機型。目前我國研制生產的主要支線和干線客機情況如下:
?
2022年12月,C919累計獲得訂單1035架,并成功交付國內首家客戶,標志著中國民航運輸市場首次擁有中國自主研發的噴氣式干線飛機,成為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里程碑,ARJ21累計獲得690架訂單,并首次交付海外客戶,國產商用飛機的譜系建設為我國航空零部件制造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機遇。2011-2019年,我國民用飛機零部件年交付金額從60億元左右增長到110億元以上,已形成較大的市場規模。
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對全球航空運輸業造成巨大沖擊,但目前呈現較強的反彈態勢,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表示航空業將在2023年完全復蘇。航空運輸業對商用飛機的需求呈現快速恢復態勢。根據中國商飛對2022-2040年世界民航市場的預測,未來二十年,中國航空市場將接收噴氣式客機9284架,市場價值約1.5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0萬億元。假設按照國內客機市場25%的市場份額,未來二十年國產飛機整機交付價值2.5萬億元,根據東方證券的研究,按照零件加工價值占比12%可以推得,未來二十年我國民用航空零部件加工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年均市場規模150億元。
B、國際轉包業務:隨著跨國聯系和合作的加深,波音、空客等領先公司的航空產品在走向全球的同時,其配套的航空零部件和部段產業也在多個國家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航空產品技術水平與質量逐漸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國際轉包業務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零部件、部段被委托給中國公司進行轉包生產,中國民用航空零部件轉包交付金額不斷擴大。
2015-2020年,中國民用航空轉包市場規模逐年上升,2020年中國市場規模達到145億元。假設未來按照2015-2020年的平均增速來計算未來航空零部件轉包規模,預計2026年航空轉包規模將增長到168億元左右,增速為2.5%,年均市場規模為157億元,中國航空轉包市場發展前景良好。
總體來看,2021-2030年,我國航空零部件加工市場規模年均超過700億元(不含商用航空發動機加工市場規模),市場規模巨大,并將持續增長。
免責聲明:
本站新聞、行業資訊、新聞資訊、市場資訊等公開信息中部分內容與圖片來自網絡、媒體或網友(含三方合作機構)提供,版權歸原作者。中金企信本著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若出現本站公開內容存在文章內容或圖片內容版權與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司。聯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將第一時間回應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