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性能合金行業下游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前景預測及競爭格局研究咨詢
?
1、高性能合金行業運行現狀分析:
(1)高性能合金行業概況:高性能合金是在某些維度(如物理強度、抗腐蝕性、抗氧化性、磁性等)具有特定性能指標的金屬合金材料,包括超高強合金、耐蝕合金、精密合金等。超高強合金是指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較高的合金,具有高強度、高韌性,一般用于飛機結構件、起落架、火箭殼體等關鍵承力部件上;耐蝕合金是在常溫或高溫的腐蝕介質中具有耐腐蝕、耐高溫、耐磨損性能的金屬材料,可分為鐵基合金、鎳基合金、鎳鐵基合金等,是能源、石油化工等產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零部件,成為反映一國工業先進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精密合金通常是指具有特殊物理性能的功能金屬材料,如磁學、電學、熱學等性能,主要包括磁性合金、彈性合金、膨脹合金、熱雙金屬、形狀記憶合金等。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3-2028年高性能合金市場發展格局分析及投資規模可行性評估預測報告》
(2)高性能合金下游應用情況:高性能合金在多個維度展現出優異特性,具備較高的應用價值,其中以超高強合金、精密合金、超高純不銹鋼為代表的高強度、良好物理特性的合金材料廣泛應用于航空器機身結構件和發動機件,以耐蝕合金為代表的高溫耐腐蝕合金材料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核工程、石油化工和海洋工程領域。
1)高性能合金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超高強合金在航空器結構件等特種領域的應用空間巨大。為滿足飛機長壽命、容易維護、輕量化等需求,基體零件結構向整體化、復雜化、輕量化等方向發展,新型飛機趨向整體結構設計方案,采用新型材料提高飛機的結構強度。隨著材料技術、鍛造技術、加工技術的不斷發展,使用超高強合金制造大型飛機起落架主承力構件成為必然選擇。
目前,國外應用比較廣泛的起落架用材為超高強度合金鋼,如法國35NCD16、俄羅斯30ХГСН2А,美國300M等,此類高強度材料可以減輕起落架質量,而減重一直是起落架設計所追求的重要指標,同時,超高強度合金材料本身的優良綜合性能,可以保證起落架工作的可靠性。除超高強合金外,超高純不銹鋼、精密合金也在航空發動機、導彈,以及陀螺儀、緊固件、航電系統、管路等機載部件上投入應用。
2)高性能合金在石油化工及核工程領域的應用:我國石油化工行業規模龐大,設備需求旺盛,具備對高性能合金的需求基礎。加之近年來陸上油氣田已逐步進入開采的中后期,后期發現油田的開采環境愈發惡劣,主要表現在油井深度的增加、油氣埋藏壓力和溫度的增加以及開采環境中的腐蝕性的增強,因而對耐蝕合金產生了更大的需求量。而全球海洋油氣資源、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開采潛力巨大,勘探前景良好,但也同樣面臨開采環境逐漸嚴苛的問題,大陸架淺水區域的油氣資源勘探開發起步較早,未來需要將儲量開采延伸至海上深水區,深水區的腐蝕性更強,會對合金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相比常規油氣開采而言,頁巖氣開采過程中,對耐腐蝕、耐高溫、耐磨損材料的性能要求更高,需求量更大。高性能合金在石油化工領域的增長前景良好。
核電作為清潔、高效的能源,一直是世界各國的發展方向。根據公開資料2020年,全球核反應堆共有448座,總容量為397.8GW。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明確提出全面掌握三代核電技術,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到2025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左右,將成為未來的主要能源之一,這將有望推動上游耐蝕合金等高性能合金的需求發展。
3)高性能合金在海洋工程領域的應用:以海洋油氣資源為代表的海洋礦產資源是當前世界海洋資源開發的重點和熱點,加快海洋資源開發和利用已成為世界各國發展的重要戰略取向。金屬在海水腐蝕中易產生應力腐蝕斷裂、氫脆、腐蝕疲勞、晶間腐蝕等現象,高性能合金所具備的高強度、高韌性、高耐蝕等特性有效保障了海洋工程的實施。隨著國內對海洋平臺、海洋油氣開發裝備核心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究的持續投入,深海鋪管系統、深海立管系統、水下作業裝備等建造能力的增強,配套設備的國產化率將不斷提高海洋工程專用設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及進口替代趨勢,將有力推動國內耐蝕合金業的發展。此外,我國屬于全球人均淡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人均淡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25%。未來,我國海水淡化工程將出現較大的發展契機,這也將促進耐蝕合金等高性能合金材料的需求增長。
(3)行業競爭格局分析:高溫合金及高性能合金行業技術水平要求高,具有較高的綜合性進入壁壘,國內外競爭格局較為穩定。海外高溫合金產業呈現明顯的寡頭壟斷結構,全球從事高溫合金材料的制造商50家以內,包括“PCC”“卡朋特”“哈氏合金”等公司,主要分布在美、英、德、法、俄、日等國。因高溫合金的戰略屬性及其與重點行業和關鍵設備的發展的相關性,西方國家出于國防安全以及國家競爭地位的考慮,對我國部分高溫合金產品及牌號實行封鎖,同時包括航空航天在內的許多高端制造領域對原材料國產化率要求較高,當前國內高溫合金企業的產能產量主要以滿足內部需求為主,與海外龍頭的競爭較少。
我國高溫合金及高性能合金材料研制和生產主要為特鋼企業、科研院所及其下屬企業。由于進入門檻較高,我國生產高溫合金及高性能合金的企業數量有限,從目前來看,高溫合金及高性能合金企業主要分為三類,包括特鋼企業、科研院所及其下屬企業以及民企。特鋼企業以撫順特鋼為代表,其特點是產能大、產品種類較多。科研院所及下屬企業主要有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621所)、中國科學院金屬所、西部超導和鋼研高納,其特點為技術實力出眾,產品覆蓋范圍廣。民企包括圖南股份、隆達股份、四川六合特種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民企體制靈活,企業分別都有各自的特點及優勢領域。
受益于下游需求快速增長,行業龍頭產能擴張助力業績提升。近年來,隨著下游武器裝備加速列裝疊加航空發動機國產替代催生的巨大需求,國內高溫合金及高性能合金企業紛紛募資擴產。但因為高溫合金及高性能合金的高技術、長周期等導致的高壁壘,所以新進入者很難規模化,產能增量主要來源于現有企業擴產。
?
免責聲明:
本站新聞、行業資訊、新聞資訊、市場資訊等公開信息中部分內容與圖片來自網絡、媒體或網友(含三方合作機構)提供,版權歸原作者。中金企信本著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若出現本站公開內容存在文章內容或圖片內容版權與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司。聯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將第一時間回應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