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及中國建筑陶瓷行業市場集中度分析、產量分析、銷售收入分析、市場競爭規模研究預測及重點企業市場占有率分析
?
1、行業發展基本態勢分析:近年來,隨著建筑陶瓷行業的不斷發展,行業技術水平有了較大的提升。
(1)新材料和新工藝廣泛應用:開發、應用新的坯料、釉料等材料的能力和研發新的生產工藝的能力決定了建筑陶瓷生產企業新產品開發能力,是衡量建筑陶瓷企業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志。隨著熔塊、有機硅憎水劑等新型坯體輔料、釉料輔料的成功開發,許多新的坯料、釉料配方成為可能,大大提高了國內建筑陶瓷企業推出新產品的頻率。近年來,噴墨打印、大規格成型等工藝隨著相關設備的逐漸推廣而得到了廣泛應用,建筑陶瓷的生產企業不但較快掌握了這些新工藝并運用到生產當中,還將其與傳統的甩釉工藝、絲網印刷、輥筒印刷工藝結合起來,推出了設計新穎、裝飾效果豐富的新款式建筑陶瓷產品。
在開發、應用新工藝的同時,國內高品質建筑陶瓷企業的生產設備自動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也不斷提升,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穩定性,降低了管理難度和勞動力成本。目前,已經出現結合數碼噴釉設備和數碼噴粉(干粒)設備的趨勢,全數碼施釉線正在變成現實,不僅將大大節約生產成本,還能大幅減少占地面積。
(2)薄型化產品取得了較大發展:2009年,首個薄型化建筑陶瓷產品的國家標準《陶瓷板》(GB/T23266-2009)發布實施,標志著我國薄型化建筑陶瓷產品開始擁有了成熟的制造、檢驗標準。2009年,《建筑陶瓷薄板應用技術規程》(JGJ/T172-2009)發布實施,為薄型化建筑陶瓷產品進入到新的應用領域鋪平了道路。2013年,《薄型陶瓷磚》(JC/T2195-2013)發布實施,更多企業開始研究薄型化產品的生產、應用技術,加快了薄型化產品的推廣。在各企業的推動下,陶瓷薄板、陶瓷薄磚等產品薄型化已經成功進入到一系列工程項目當中,而且突破了建筑陶瓷的傳統應用領域,進入到了幕墻工程、戶外/室內創意立面裝飾等新的應用領域中。總體來看,我國薄型化建筑陶瓷產品的生產、應用技術已取得了較大發展。
(3)節能環保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隨著國內建筑陶瓷行業向著節能生產、清潔生產方式轉變,高品質建筑陶瓷的生產企業開始使用更先進的技術、設備,進行節能減排改造,以幫助企業在行業整體轉型升級中占得先機。在原輔料和能源環節,代表性的改造包括節能型球磨機的應用、采用潔凈液體和氣體燃料作為能源、窯車窯具輕型化等。
在生產過程中,節能減排的技術改造涵蓋壓機伺服驅動改造、干燥爐多層化改造、窯爐程序智能化改造、余熱利用改造等。通過這些技術,高品質建筑陶瓷企業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和排放,向更高的節能、清潔生產目標邁進。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3-2029年全球及中國建筑陶瓷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可行性預測咨詢報告》
2、進入本行業的主要壁壘:
(1)品牌壁壘:瓷磚具有消費關注度較低,高參與度的特性,當前瓷磚行業品牌集中度低,擁有較高品牌建設意識并持續投入的企業較少。具有較高知名度、美譽度的品牌是建筑陶瓷生產企業推廣新產品、提升市場份額、實現差異化競爭的核心戰略資源,行業的品牌壁壘較高。首先,由于高品質建筑陶瓷產品追求設計美感和藝術內涵,因此品牌必須具有顯著的人文情懷價值,這既需要品牌自身定位清晰、準確、獨到,也需要通過大規模富有特色的營銷活動來提升、保持品牌價值。由于建筑陶瓷產品的特殊性,有效的品牌戰略,需要使終端消費者對高品質產品的裝飾效果有“眼見為實”的認識,能夠通過店面和展廳對產品有直接的體驗,因而發揮品牌作用需要有充足的渠道資源。另外,長期生產高檔次、高品質的產品是優秀品牌認可度能夠持續的基礎,企業必須長期堅持科學、嚴謹的管理方法,對產品質量從嚴要求,并不斷提升生產技術水平。
目前,高品質建筑陶瓷生產企業紛紛加大了品牌升級力度,高品質建筑陶瓷行業的品牌壁壘正在不斷提升。
(2)渠道壁壘:渠道資源是建筑陶瓷企業生存發展的血液。目前,建筑陶瓷行業主要采用經銷商渠道和工程渠道,已經形成較高的渠道壁壘,主要體現在銷售渠道的覆蓋面和下沉程度、銷售終端提供的配套服務、廠商與經銷商合作的層次三個方面。銷售渠道的覆蓋面和下沉程度決定了建筑陶瓷產品能挖掘的市場資源大小。在優質經銷商已經普遍有了較為固定的合作廠商的狀況下,新進入的企業要花費更多人力、物力和財力方能搭建競爭實力較強的銷售渠道。市場需求的深刻變化正在使建筑陶瓷產品的整體裝飾效果成為消費者考慮的核心因素之一,銷售終端能否提供系統性的優質的售前引導、體驗、設計、施工、美化、清潔服務,對消費者最終選擇建筑陶瓷產品的作用越來越大,領先的建筑陶瓷企業正在有意識地推動銷售終端向消費者提供更多服務,改善了消費者的購買體驗,競爭優勢十分明顯。
采用經銷模式的建筑陶瓷生產企業在開發新產品之前,會咨詢核心經銷商,以對市場需求進行精準把握;瓷磚不同于快銷產品,新產品的推廣對應產生的終端裝修成本相對較大;瓷磚產品售后服務,如鋪貼指導、瓷磚加工、甚至包鋪貼等,對經銷商服務人員的專業性要求要較高,需要經驗的持續積累。因此這種合作關系的構建,既需要經銷商具有豐富的市場經驗和預判能力,專業的服務能力,也需要生產廠商和經銷商長期合作積累的信任,對新進入的企業構成較高的壁壘。工程渠道中,大型工程項目甲方對產品生產能力及服務配套能力的要求更高,瓷磚產品生產完成后,交付及售后服務尤為重要,這也極大考驗到制造商的綜合實力,工程所在地經銷商提供相應的專業高效服務,可有效地提升工程合作滿意度及效率,大型工程項目甲方也更趨向于尋找長久合作、默契高效的優質瓷磚產品供應商,這也對新進入的企業構成較高的壁壘。
(3)生產技術壁壘:高品質建筑陶瓷產品依托產品的獨創性和質量獲得消費者青睞,因此其最終圖案效果、耐用程度、良品率高低等因素均直接影響產品的銷售情況和品牌的整體形象。這些因素取決于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近年來,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高品質建筑陶瓷企業紛紛開始引進精密程度和自動化程度更高的生產設備。陶瓷薄板產品技術含量更高,因而對生產設備精密度、自動化程度的要求比陶瓷磚更高,生產技術壁壘更為明顯。目前,進一步提升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已成為國內領先建筑陶瓷企業的戰略選擇,這將進一步提升建筑陶瓷行業的生產技術壁壘。
(4)節能環保壁壘:為了促進行業節能降耗、減污增效,實現低碳綠色發展,我國制定了《建材行業節能減排先進適用技術目錄》、《建筑衛生陶瓷行業準入標準》、《建筑衛生陶瓷工廠節能設計規范》(GB50543-2009)《陶瓷生產防塵技術規程》(GB13691-2008)《能源管理體系建筑衛生陶瓷企業認證要求》(RB/T110-2014)等生產建設規范要求;同時也制定了《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建筑衛生陶瓷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21252-2013)等強制性國家標準,對建筑陶瓷企業的節能、環保水平設定了較高的要求。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持續引導下,我國建筑陶瓷產業向著節能化、清潔化方向演進,一系列節能環保改造工作持續推進,行業發展和進入行業的節能環保壁壘越來越高。
(5)設計研發壁壘:近年來,隨著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不斷問世,建筑陶瓷在材料、工藝技術和裝飾手段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發展,尤其是噴墨裝飾技術的普及,極大的豐富了建筑陶瓷的裝飾效果,能快速開發出各種仿皮、仿石、仿木等效果逼真的陶瓷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要,但同時也帶來了陶瓷產品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等問題。因此如何利用現有的生產平臺開發出具有特色的陶瓷產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是各大陶瓷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
隨著建筑陶瓷產品不斷更新換代,裝修裝飾風格向著個性化、創意化、藝術化方向發展,人們對建筑陶瓷產品的需求不僅僅停留在裝飾、防潮、防污等基礎功能,越來越希望建筑陶瓷產品具有時尚性和一定的藝術價值,同時具備防滑、防靜電、抗菌、降甲醛、發熱等特殊功能。為提高墻地磚產品在終端市場的競爭力,企業要增強創新意識,加強研發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在新材料的開發、新技術的應用、新設備的引進等方面加大研發投入,并聯合高校及研發機構實現成果快速轉化,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開發出集裝飾性、藝術性、功能性為一體的新產品,滿足消費者不同的需求。
(6)生產規模及資金壁壘:建筑陶瓷行業具有一定的規模效應,生產規模大的企業在采購議價、生產成本攤薄等方面具備優勢。但規模化的生產意味著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生產、研發及營銷等,這就要求新進入的企業具備較強的資金實力。因此,建筑陶瓷行業存在較為明顯的生產規模及資金壁壘。
3、行業發展現狀:
(1)世界建筑陶瓷行業概況:在世界建筑陶瓷行業中,意大利、西班牙是傳統瓷磚強國,一直以其高品質和原創設計引領世界瓷磚風潮。中國和印度等亞洲國家瓷磚工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世界主要瓷磚生產基地。其中,中國的瓷磚產銷量遠大于亞洲其他國家,為世界上最大的瓷磚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
2020年全球瓷磚產量160.93億平方米。其中,亞洲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74.0%,歐洲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11.6%,中美洲產量占世界瓷磚產量的6.8%。全球瓷磚消費量從2019年的156.50億平方米上升到2020年的160.35億平方米,增長了2.5%。其中,亞洲瓷磚消費量占全球瓷磚消費量的71.5%,歐洲瓷磚消費量占全球瓷磚消費量的10.0%,中南美洲瓷磚消費量占全球瓷磚消費量的7.8%。
(2)我國建筑陶瓷行業概況:建筑陶瓷屬于傳統產業,隨著經濟的發展,建筑陶瓷產品的生產技術和消費水平不斷提升。由于我國在原材料、生產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近年來,我國建筑陶瓷行業發展迅速,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陶瓷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
2021年全國陶瓷磚總產量81.7億平方米,較上年下降了3.54%。自2010年起,我國瓷磚產量保持高位發展,到2014年,全國瓷磚產量突破100億平方米,并在后續三年保持百億平方米產量;隨后建筑陶瓷市場步入成熟期,產量回落后逐漸趨于平穩發展時期。
2010-2021年全國陶瓷磚年產量情況分析
?
???????數據整理: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我國建筑陶瓷產業過去集中在佛山、博山(淄博)、唐山、晉江、夾江、上海,即“三山兩江一海”。由于清遠、梅州、河源和高要等優質原材料產地、貿易發達、手工業歷史悠久,廣東較早形成了在國內外占據重要地位的陶瓷產業。隨著國內各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性不斷深化,建筑陶瓷產業開始向全國擴張,逐漸形成較為均衡的地理格局。從2021年國內陶瓷磚產能的分布來看,除了廣東、福建之外,江西、四川、山東、廣西等地區均已成為建筑陶瓷的重要產地。陶瓷磚產能排名第一的廣東,也從過去建陶產業單一集中在佛山地區,轉變為擁有肇慶、佛山、清遠、江門四大產區的格局。產業格局均衡化,較為有效解決了傳統產區生產線過于集中帶來的礦產資源、人力環境、空間土地方面的問題,有利于實現行業與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
4、行業競爭格局及優勢企業分析:我國建筑陶瓷行業企業眾多、競爭激烈。根據《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年鑒(建筑陶瓷·衛生潔具2020)》統計,2020年,規模以上建筑陶瓷企業1093家,較上年減少67家;2020年前11個月,規模以上建筑陶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817億元,同比增長1.41%。從整體來看,我國建筑陶瓷行業集中度低,行業呈現“大市場,小企業”的競爭格局。
結合品牌知名度、市場定位、研發實力和營銷網絡的分布,建筑陶瓷行業的主要企業有:馬可波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鵬控股”)、蒙娜麗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蒙娜麗莎”)、帝歐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帝歐家居”)、新明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明珠”)和杭州諾貝爾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貝爾”)。
1、廣東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3012):成立于2011年,注冊資本119,066.00萬元,注冊于廣東省清遠市,專業從事陶瓷磚、衛浴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旗下擁有“東鵬瓷磚”等品牌。2021年收入79.79億元,凈利潤1.51億元。2022年1-6月收入31.32億元,凈利潤1.17億元。
2、蒙娜麗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918):成立于1998年,注冊資本41,008.029萬元,注冊于廣東省佛山市,主營生產瓷質拋光磚,釉面內墻磚、仿古磚、藝術拼圖等系列產品。2021年收入69.87億元,凈利潤3.24億元。2022年上半年收入29.25億元,凈利潤下降4.94億元。
3、帝歐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798):成立于1994年,注冊資本38,689.3064萬元,注冊于四川省成都市,主要從事衛生潔具、建筑陶瓷兩大重要家居裝飾、裝修產品的生產、研發、銷售。2021年收入61.47億元,凈利潤0.66億元。2022年上半年收入19.99億元,凈利潤下降2.49億元。
4、新明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注冊資本124,208.00萬人民幣,注冊于廣東省佛山市,是一家集建筑衛生陶瓷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家居建材企業集團,旗下擁有“冠珠”、“薩米特”等品牌。2021年收入84.93億元,凈利潤6.12億元。2022年1季度收入11.45億元,凈利潤0.59億元。
5、杭州諾貝爾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注冊資本2,111.00萬美元,注冊于浙江省杭州市,專業從事陶瓷磚及各種裝飾配件的生產和銷售,旗下有“諾貝爾”等建筑陶瓷品牌。
5、行業發展趨勢:
(1)行業集中度持續提高:從需求端來看,在消費升級、渠道變革的影響下,建陶行業整體供應鏈、銷售鏈發生激烈變化,建陶企業的營銷戰略不斷升級、產品迭代速度增快,存量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同時,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愈加強烈,存量房屋的“二次裝修”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特別是在全國城鎮化進程加速推進的作用下,住房翻新需求更盛,消費者對品牌體驗、產品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使得建陶行業品牌化程度進一步提升。
而在制造端,在“雙碳”、“雙控”政策目標下,建陶行業往低碳環保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推進綠色制造、研發綠色產品、優化能源結構、合理布局產能等正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從而加劇了“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能源、資源將進一步向頭部企業靠攏,深耕品牌建設的企業對技術的投入力度持續加大,持續加大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比重,增強企業發展內在動力,進一步推動行業優勝劣汰,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
(2)建陶產品跨界應用領域拓寬:近幾年,鑒于陶瓷類產品防潮、防火、易潔、不易變形等產品特性,大板、巖板等新型產品更進一步將瓷磚應用拓寬至更廣的領域,從傳統的墻地,到櫥柜、臺面、桌面、門、幕墻等幾乎覆蓋所有室內室外全空間范圍,使得建陶產品進一步深入泛家居領域,與定制家居、電器等行業實現跨界融合。
基于深化創新驅動的要求,建陶產品的規格、花色、性能等還將持續升級,未來可代替各種傳統材料,應用于高鐵車廂、游艇的地面及衛生間,電視發射臺控制室、電臺控制室、地鐵調度中心、交通運輸調度中心、石油化工生產車間、集成電路生產潔凈車間、醫院手術室、麻醉室、氧吧間等特殊場所,進一步深化產品的跨界應用。
(3)建筑陶瓷產品薄型化發展趨勢:建筑陶瓷產品的薄型化可以從源頭上降低建筑陶瓷生產所耗用的礦產資源和能源,對解決建筑陶瓷行業耗能、排放問題有重大意義,能夠推動我國建筑陶瓷行業向著綠色化、節能化方向發展,也是實現建筑綠色化和輕量化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國家持續鼓勵、扶持具有節能、節材、輕質、堅固特點的陶瓷薄板等新型薄型化建筑陶瓷材料的發展,陸續推動了《陶瓷板》(GB/T23266-2009)、《薄型陶瓷磚》(JC/T2195-2013)等標準的制定和修訂,以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和成熟。2015年12月實施的新版《陶瓷磚》(GB/T4100-2015)標準,也首次對傳統的干壓陶瓷磚厚度進行了限定,這將推動國內薄型化建筑陶瓷產品大規模增加。
(4)生產自動化數字化程度不斷提高: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一批數字化、智能化的技術和裝備相繼問世,以自動化器械代替人工、以智能化器械代替非智能化器械將逐步實現,其中,借助云計算、大數據、工業機器人、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建筑陶瓷企業可以更好地實現個性化柔性定制、智能倉儲、智能物流,建設全自動生產線,并逐步向“無人工廠”發展。
(5)品牌化趨勢明顯:隨著消費者觀念的改變、品牌意識的增強,消費市場已經從“商品消費”進入到了“品牌消費”的時代,消費者通過品牌消費來保證產品的質量與服務,品牌瓷磚成為瓷磚銷售的主流,品牌價值日益凸顯,建筑陶瓷品牌化趨勢明顯。
?
免責聲明:
本站新聞、行業資訊、新聞資訊、市場資訊等公開信息中部分內容與圖片來自網絡、媒體或網友(含三方合作機構)提供,版權歸原作者。中金企信本著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若出現本站公開內容存在文章內容或圖片內容版權與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司。聯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將第一時間回應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