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橡膠零件制造行業下游細分應用領域市場需求規模結構分析及全產業鏈發展前景研究預測
?
(1)橡膠零件制造行業概述:橡膠制品業是國民經濟傳統的重要基礎性產業之一,廣泛應用于汽車、軌道交通、建筑、機械、航空、電子、軍工等工業領域,包含7個子行業:輪胎制造,橡膠板、管、帶制造,橡膠零件制造,再生橡膠制造,日用及醫用橡膠制品制造,運動場地用塑膠制造和其他橡膠制品制造業。
橡膠零件制造業以天然橡膠或各種合成橡膠為原料,輔以不同品種及數量的添加劑以改變橡膠性能指標,并以相應的工藝完成制造,進而生產出各種橡膠零配件產品,其技術發展水平直接關乎相關主機裝備的技術提升,影響下游行業技術水平。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和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國外一線橡膠零件制造廠商紛紛來華建廠,國內部分優秀企業也通過引進國外先進設備與技術、加強自主研發不斷取得技術進步,部分產品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全球橡膠零件的生產制造已部分轉移至中國。
“十三五”期間,隨著汽車、軌道交通等制造業及基礎建設的快速發展,我國橡膠零件制造業的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和國家供給側改革不斷深入,在加大淘汰落后產能以及加強環保治理的大背景下,我國橡膠零件制造業行業將轉向規模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根據中金企信統計數據,2020年國內橡膠零件制造業業務收入為673.90億元。
2、市場應用領域分析: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橡膠零件終端應用領域對高品質、長生命周期產品的趨勢日漸強烈。橡膠零部件作為核心的基礎零部件之一,將在基礎創新、工藝改進、質量控制、節能環保等技術領域不斷提升,繼續在下游產品性能提升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橡膠零部件廣泛的應用于汽車、軌道交通、建筑、機械、航空、電子、軍工等工業領域。在我國制造強國的戰略大背景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建筑工業用橡膠制品橡膠零部件主要滿足防水、防腐蝕、耐磨、抗震等多種功能的要求,如橡膠防水卷材、膠粘劑、嵌縫密封材料、橡膠支座等。隨著我國建筑工業的迅速發展,建筑工業用橡膠制品相繼出現,并以極快的發展速度與之相配套發展。
工程機械需要大量與之配套的橡膠零部件,如油塞、氣彈簧、油封、活塞環、防塵圈等。橡膠零部件作為機械基礎件,其質量直接關系著工程機械產品的整體性能、質量水平及可靠性。工程機械作為中國裝備制造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宏觀經濟的不斷趨好,其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體系不斷健全和完善,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其發展也帶動了配套零部件行業的發展。
航空航天行業是我國軍工行業發展的最高領域,其所用的密封、減振等橡膠零部件產品,具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等特性,代表橡膠零部件行業最高的技術水準。航空工業是國家戰略性高技術產業,是國防空中力量和航空交通運輸的物質基礎,是國民經濟發展、科學技術創新的重要推動力量。隨著我國航天航空事業迅猛發展,航天航空橡膠零部件將迎來廣闊的市場前景。
除上述各類主要行業外,橡膠零部件產品在電力、石油化工、冶金礦山、水利工程、醫藥等行業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全球與中國橡膠零件制造市場供需發展前景預測及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2023版)》
(1)汽車動力總成系統密封件所對應的商用車行業情況:
1)全球商用車產銷量穩定增長:商用車5方面,根據中金企信統計數據,2011年至2019年以來全球商用車產量總體保持增長,2020年受疫情及國際經濟環境影響,全球商用車產銷量出現下滑,2020年全球商用車產量2,178.70萬輛,較上年同期下降11.57%,2020年全球商用車銷量2,437.20萬輛,較上年同期下降9.58%;2021年全球商用車產銷量回升,產量為2,310.10萬輛,較上年同期增長6.03%,2021年全球商用車銷量2,628.63萬輛,較上年同期增長7.85%,2011至2021年間,全球商用車整體產銷量持續維持在2,000萬輛以上水平。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根據中金企信統計數據,2021年全球商用車產量前十的國家分別為美國、中國、墨西哥、日本、泰國、加拿大、印度、巴西、土耳其、西班牙,上述國家的商用車產量占全球商用車產量的87.01%。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2)我國商用車產業進入穩定發展期:商用車產業是我國起步最早、發展時間最長、最早進行重點領域突破的汽車工業產業。我國商用車企業在自主創新過程中不斷發展,已經建立起覆蓋全產業鏈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等完整的產業體系。
近年來,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工業、批發和零售業的快速發展帶來物流需求的高速增長;國家加強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環保部發布“國家第六階段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加速了國六以下排放標準的燃油車替換,帶動商用車需求的增長。受上述因素影響,我國商用車產銷量在2016年-2020年迎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2021年隨著國六排放標準的正式實施,前期商用車替換需求的加速釋放,2021年商用車產銷量略有回落,但超過2019年及之前歷史數據。2011-2021年,我國商用車產銷量情況如下: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0年中國商用汽車產業發展報告》,中國商用車未來十年將繼續保持在400-450萬輛/年的整車銷量。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商用車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具備技術和規模優勢的商用車整車企業將愈發領先。商用車產品將逐漸由中低端向高端升級,商用車整體向專業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2)軌道交通領域防水、減振等產品所對應的軌道交通行業情況:
1)軌道交通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軌道交通是指運營車輛需要在特定軌道上行駛的一類交通工具或運輸系統。
軌道交通主要分為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其中鐵路可以進一步細分為普速鐵路和高速鐵路。隨著城市化程度和人們對于遠距離交通出行和貨物運輸需求的不斷提升,軌道交通作為公認的高效、環保的交通運輸方式,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近年來,受益于軌道交通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軌道交通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軌道交通車輛運行速度得以大幅度提升,列車運行間隔不斷縮短,在為交通運輸行業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催生了上游軌道交通裝備及配套產品行業的需求。
①全球軌道交通行業快速發展,亞洲和歐洲成為主要增量市場: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鐵路技術和運營水平的不斷進步,全球鐵路面臨著十分廣闊的市場空間。在鐵路細分領域中,高速鐵路近幾年來發展速度最快。在高速鐵路建設初期,一般將時速200km/h以上的鐵路定義為高速鐵路,而隨著技術進步,各國對高速鐵路的標準定義也在不斷變化。預測全球鐵路總投資額將從2020年的3,820億美元增長到2040年的5,650億美元。從累計投資規模上看,預計全球除中國外2020-2040年共計21年間鐵路基建的總投資額累計將達到51,370億美元。除中國外,歐洲仍然是未來鐵路基建投資規模最大的領域,2020-2040年歐洲鐵路投資累計規模將達到23,850億美元,亞洲(除中國外)位列第二,將達到16,020億美元,其次是美洲8,230億美元,澳洲1,690億美元,以及非洲1,580億美元,國際鐵路基礎設施建設仍將處于較高水平階段。
從全球城市軌道交通行業來看,受城市發展階段與發展模式的影響,世界各區域城市軌道交通結構存在較大差異,亞洲與美洲的城市軌道交通以地鐵為主,歐洲城市軌道交通以有軌電車為主。根據公共交通國際聯會(UITP)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5年,全球(除中國外)城市軌道交通新增里程1,412公里,其中亞洲(除中國外)新增里程位居第一,將達到667公里,其次為美洲,新增里程約520公里,總體仍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②我國軌道交通行業快速發展,高鐵發展進入全新階段:鐵路運輸具有覆蓋面廣、運輸量大、運輸成本低、速度較快、能耗較低、安全性高等優勢,長期以來在我國交通運輸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鐵路交通運輸網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關鍵基礎設施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骨干和主要運輸方式之一,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關重要。2021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4萬公里。2022年1-6月,我國鐵路新增營業里程為2,043.50公里,其中高鐵995.90公里。
從鐵路營業里程來看,我國鐵路里程居世界前列,高速鐵路里程則領先全球。“十三五”以來,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由12.10萬公里增加到15.00萬公里,增長23.97%,高速鐵路營業里程由1.98萬公里增加到4.00萬公里,增長超過一倍。鐵路復線率由52.90%增長到59.50%,電氣化率由60.80%增長到73.30%。全球范圍內而言,我國對高速鐵路的研究和建設起步較晚,但發展十分迅速。自2008年我國第一條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開通以來,我國高鐵建設開始進入快車道,近十年來,我國高速鐵路營業里程平均增長率達20.45%,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目前,我國高鐵營業里程在全球高鐵總營業里程中的占比超過2/3,成為全球高鐵營業里程最長、運輸密度最高、網絡運營化最復雜的國家。
從國內鐵路行業看,“十四五”時期我國將新增鐵路營業里程約2.37萬公里,鐵路市場總投資額預計達到3.5萬億元,與“十三五”時期基本持平,同時期,我國將新增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營業里程3,000公里,鐵路專用線建設投資總額預計也將達8,000億元,國內鐵路基礎設施建設也將處于相對較高水平。
從國內城市軌道交通行業來看,“十四五”時期我國將新增城市軌道交通營業里程3,000公里,與“十三五”規劃新增營業里程持平。到2025年,中國內地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將達到50個,其中上海和北京將分別形成1,000公里以上的龐大線網,“十四五”時期預計將維持較高投資水平。
2016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中國鐵路總公司聯合發布《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2030)》,在“四縱四橫”高鐵網的基礎上規劃建設“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規劃提出,短期目標(到2020年):鐵路總里程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鐵總里程達到3萬公里;中期目標(到2025年):鐵路總里程達到17.5萬公里,其中高鐵總里程達到3.8萬公里;遠期目標(到2030年):實現鐵路總里程達到20萬公里,高鐵總里程突破4.5萬公里。
2020年8月,國鐵集團發布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提出到2035年,要實現鐵路網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暢通、省會高效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樞紐銜接順暢,網絡設施智慧升級,有效供給能力充沛。全國鐵路網20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7萬公里左右。20萬人口以上城市實現鐵路覆蓋,其中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通達。我國高鐵事業從萌芽到經歷高速發展后,即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2)我國軌道交通裝備技術成熟,國產裝備及部件穩步增長:軌道交通裝備是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軌道交通領域所需各類裝備總稱,其包括軌道交通路橋、機車車輛、工程及養路機械、通信信號、牽引機電、安全保障、運營管理等各類裝備。軌道交通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主要分為基本建設投資、設備購置投資及更新改造投資,基本建設投資為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包括軌道、橋梁、道岔、信號系統等的建設投資;設備購置投資主要包括機車、客車、火車、動車組等軌道交通車輛裝備的采購投資;更新改造投資為對上述建設和裝備進行改造或更新的投資。近年來,我國軌道交通投資額基本保持穩定。2014-2021年間,軌道交通領域每年固定資產投資額均保持在7,000億元以上。
2020年8月,國鐵集團出臺《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規劃提出突破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戰略方向,深化高鐵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系統掌握智能高鐵、智慧鐵路關鍵硬核技術,推進信息系統、關鍵零部件、基礎元器件及基礎材料等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化,實現自主安全可控。加強可實現工程化、產業化的前沿技術研究,自主創新建立時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鐵路技術標準、更快捷貨運列車、更先進重載鐵路等成套關鍵技術體系。在國家宏觀政策的推動下,涌現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伴隨國家軌道交通基礎建設的發展,我國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將保持持續增長。
(3)行業內的主要企業和主要企業的市場份額情況:
1)汽車動力總成系統密封件主要競爭對手對比情況:
?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2)軌道交通類產品主要競爭對手對比情況:
?
?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