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天天爱,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国产又大又便宜的suv

2021年中國銀行業及商業銀行政策環境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

日期: 2021-10-26
瀏覽次數: 82

2021年中國銀行業及商業銀行政策環境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

?

(1)國內銀行業規模概況:目前,我國宏觀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處于深化改革、調整結構、提質增效階段。一方面,GDP增速等宏觀數據整體呈現回落趨勢;另一方面,經濟結構的優化轉型使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和均衡性明顯提升。

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已達到1,015,986億元,同比增長2.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完成額達到518,907億元,同比增長2.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1,981億元,同比下降3.9%。2021年1-6月,我國GDP達到532,167億元,同比增長12.7%。近年來,我國宏觀經濟發展速度雖略有回落,但仍大幅領先全球其他國家或地區發展水平。下表為2016年至2021年6月,我國GDP、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具體情況:

2021年中國銀行業及商業銀行政策環境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

2020年我國GDP按照產業結構劃分,第一產業完成77,754億元,同比增長3.0%,占比7.7%;第二產業完成384,255億元,同比增長2.6%,占比37.8%;第三產業完成553,977億元,同比增長2.1%,占比54.5%。2021年1-6月我國GDP按照產業結構劃分,第一產業完成28,402億元,同比增長7.8%,占比5.3%;第二產業完成207,154億元,同比增長14.8%,占比38.9%;第三產業完成296,611億元,同比增長11.8%,占比55.7%。近年來,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在GDP總額中的比重不斷增加,產業結構優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下表為2016年至2021年6月我國三大產業增加值占GDP總值的比重:

2021年中國銀行業及商業銀行政策環境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

得益于改革開放以來宏觀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銀行業作為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資產規模及盈利能力等方面穩步提升,在促進中國經濟發展方面作用顯著。2018年以來,商業銀行總體運行較為穩健,不良貸款余額有所增加,不良貸款率略有上升,資本充足水平整體持續向好,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總體平穩。根據人民銀行統計,2016年至2020年,中國銀行業人民幣貸款與存款總額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2.83%和9.00%。下表為2016年至2021年6月30日我國金融機構人民幣及外幣存貸款總額情況:

2021年中國銀行業及商業銀行政策環境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

(2)國內銀行業市場格局根據中國銀保監會統計口徑,國內銀行業金融機構主要分為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金融機構和其他類金融機構等。下表列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負債情況:

單位:億元

2021年中國銀行業及商業銀行政策環境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

1、大型商業銀行:大型商業銀行是指國有六家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在我國銀行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主要包括: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國大型商業銀行資產總額1,361,845億元,占國內銀行業資產總額的40.53%,全國大型商業銀行負債總額1,251,106億元,占國內銀行業負債總額的40.63%。

2、股份制商業銀行:截至2021年6月30日,國內共有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包括: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渤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這些銀行獲準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商業銀行業務。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總額603,186億元,占國內銀行業資產總額的17.95%,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負債總額555,250億元,占國內銀行業負債總額的18.03%。

3、城市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是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在獲得經營許可的地域范圍內經營各類商業銀行業務。近年來,全國城市商業銀行的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快速提升。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國城市商業銀行資產總額436,365億元,占國內銀行業資產總額的12.99%,全國城市商業銀行負債總額403,083億元,占國內銀行業負債總額的13.09%。

4、農村金融機構:農村金融機構包括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農村金融機構是區域性金融機構的主要組成部分,為農村和城市的小企業和當地居民提供銀行產品和服務。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國農村金融機構資產總額443,291億元,占國內銀行業資產總額的13.19%,全國農村金融機構負債總額410,490億元,占國內銀行業負債總額的13.33%。

5、其他類金融機構:其他類金融機構主要包括政策性銀行、民營銀行、外資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和資產管理公司。政策性銀行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及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這三家銀行專注于政策性貸款業務。外資銀行主要包括外國銀行的代表處、分支機構、外商獨資銀行及合資銀行。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他類金融機構的資產總額515,334億元,占國內銀行業資產總額的15.34%,其他類金融機構的負債總額459,674億元,占國內銀行業負債總額的14.93%。

(3)我國商業銀行的進入壁壘:銀行業的經營發展關系到國民經濟和金融的安全,屬于特殊產業,其發展條件和市場準入比一般工商企業的要求嚴格。根據《商業銀行法》《關于向金融機構投資入股的暫行規定》《中國銀保監會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等相關規定,設立商業銀行必須符合規定的最低實繳資本,具備規定的股東資格,并經中國銀保監會審查批準。

關于最低實繳資本的要求:設立股份制商業銀行法人機構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可兌換貨幣;設立城市商業銀行法人機構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億元人民幣;設立城市信用社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5,000萬元人民幣;設立農村信用社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0萬元人民幣。

除最低資本額的限制之外,中國銀保監會對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發起人的總資產、資本充足率、投資額占其凈資產的比例、盈利狀況、信用評級等都有相應的審慎性規定。綜上所述,較高的最低資本限制和投資主體資格限制構成商業銀行的主要進入壁壘。

(4)影響我國銀行業發展的因素:

1、宏觀經濟運行: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銀行業與宏觀經濟具有高度相關性。近年來我國宏觀經濟總體向好,國民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地位。GDP的持續增長、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居民可支配財富的增長及居民消費升級,為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推動我國銀行業保持平穩發展;2018年至2020年各年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總資產增速分別為6.3%、8.1%和10.1%。

另一方面,目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GDP增速放緩。經濟增速放緩給銀行業的業績增長帶來一定壓力。同時,目前中國正處在經濟結構調整的轉型期,部分產能過剩行業進行產業調整的過程亦對銀行業資產質量形成壓力。

2、利率市場化:隨著商業銀行市場化運作機制的逐步形成和金融監管體系的逐步完善,利率市場化成為我國金融改革的重要環節。利率市場化是我國金融市場開放的核心要素,在實現內外均衡、縮小本外幣利率差額、優化金融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增長等方面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存貸款利差空間縮小,從而壓縮銀行的利潤空間,加大各銀行競爭壓力。同時,利率市場化推進過程中利率的變動會更加頻繁,加大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管理的難度。目前各商業銀行正積極提高市場風險管理水平,完善市場風險管理體系,通過金融產品創新,資產結構調整,加大非利息中間業務收入等手段,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未來,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持續深入,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對風險定價和精細化管理能力的要求也將相應提升。

3、金融體系不斷發展:目前,我國金融體系仍是以商業銀行為主導、以間接融資為主要融資渠道的業務格局。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股票市場、國債市場、企業債券市場、產權交易市場等多層次金融市場逐步建立并發展壯大,融資環境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企業會有更多直接融資渠道的選擇,直接融資的占比也將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

4、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已經成為金融創新的基礎和支柱。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基礎設施、移動通訊設施以及智能終端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應用得到了極大的普及。這對金融業,尤其在涉及支付結算、企業融資、投資理財、金融產品銷售等方面,產生了一定影響。互聯網作為金融服務的新型渠道,既孕育了一批互聯網金融企業,也為銀行業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不斷完善電子和網絡渠道的建設,依托技術進步加強金融產品創新,積極推進業務模式轉變,改善金融服務質量和運營效率,以更好地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挑戰。

5、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進程不斷改變著商業銀行經營的外部環境。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金融全球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趨勢明顯增強,主要體現在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頻繁流動、金融機構的跨國經營、金融市場的全球聯動和跨境監管等。近年來,中國銀行業的國際化程度也在加速提升,外資銀行紛紛在我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構,境外投資者不斷入股中資銀行;與此同時,中資銀行也加快了海外布局,目前已有多家中資銀行控股、參股境外金融機構,利用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趨勢大力拓展業務。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通過經營模式、運作機制、服務功能等方面的調整,進一步擴充自身經營實力,為業務的全球化布局和國際化進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5)銀行業發展及改革趨勢:

1、商業銀行的行業監管體系不斷完善:近年來,中國銀保監會不斷完善監管理念、監管目標和監管標準。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中國銀監會出臺了一系列監管規定和指引,要求商業銀行建立更為審慎的風險管理體系,建立有效制度對高風險的市場和行業進行監管,如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產和產能過剩行業等。

在資本監管方面,自2004年《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出臺以來,監管機構不斷出臺對于商業銀行資本監管的政策法規,與國際監管標準接軌,加強商業銀行資本管理水平,逐漸提高對銀行業的資本監管要求。中國銀監會于2012年6月正式出臺《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對我國銀行業資本監管的總體原則、監管資本要求、資本充足率計算規則、商業銀行內部資本充足率評估程序、資本充足率監督檢查內容和監管措施、資本充足率信息披露等方面重新進行全面規范,提出了更高的資本監管要求。

2、零售銀行業務增長迅速:目前商業銀行的企業貸款在國內銀行資產業務中仍占據主導地位,也為商業銀行貢獻了主要的收入來源。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消費結構升級以及消費模式的轉變,我國的個人金融產品需求持續增長,個人貸款產品和非利息收入產品及服務的需求增長迅速。此外,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民收入的迅速提高,居民對個性化的理財顧問服務等多元化金融服務的需求持續增長。居民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需求的增加,將進一步推動商業銀行零售銀行業務實現快速發展。

3、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日益重要:小微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增長、內需和就業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小微企業發展。2005年以來,政府及監管機構陸續推出系列政策措施,引導和支持銀行的貸款資源向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傾斜。根據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中國銀保監會積極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對普惠金融重點領域的支持,聚焦小微企業中的相對薄弱群體,出臺多項法規通知,鼓勵商業銀行重點加大對單戶授信總額500萬元(含)以下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單列年度小微企業信貸計劃,并在機構準入、資本補充、資本占用、不良貸款容忍度和貸款收費等方面,對銀行業開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提出了具體的差別化監管和激勵政策。

近年來,中國銀行業積極提升小微企業業務的戰略定位,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小微金融商業模式,紛紛成立專門的小微企業管理部門或小微企業服務中心,建立小微企業的貸款綠色通道和多樣化的產品體系,積極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根據中國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7.75萬億元。隨著中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業務配套信貸政策的持續完善、小微企業融資產品體系的日趨多元化和小微企業金融業務風險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將成為未來中國銀行業的競爭焦點之一。

4、金融領域的綜合化經營不斷深入:隨著國內互聯網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以及金融脫媒趨勢的日益凸顯,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對于傳統商業銀行業務的挑戰不斷增加。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產權交易中心等多層次金融市場的發展,對大型金融機構綜合化經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金融業務牌照管制的逐步放松,商業銀行逐步通過收購兼并或設立專業公司的方式進入證券、保險、信托、金融租賃等其他非銀行金融業務,從傳統單一的商業銀行向綜合經營的銀行控股集團轉變,發揮各經營機構的協同效應,加快綜合化經營步伐,適應多樣化的客戶需求和混業競爭要求。

5、銀行收入結構持續多元化:在我國銀行業普遍資本金趨緊的情況下,各家銀行加大了中間業務的發展力度,以減少對銀行資本金的消耗。近年來,隨著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不斷拓展以及實體經濟金融服務需求的持續增長,國內銀行業的業務范圍和收入結構不斷發生改變,非利息收入比重不斷擴大。同時,由于我國銀行業金融產品創新能力不斷提升,資產管理、金融期貨、汽車金融服務、信息咨詢、投資理財等高附加值的創新性業務也在加速發展。另外,商業銀行更加注重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挖掘客戶需求,注重客戶體驗,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從而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增強客戶黏性,實現收入來源的多樣化。

隨著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定價模式的市場化,以及銀行產品和服務的日益豐富,中間業務收入將成為銀行業新的盈利增長點,有利于銀行業改善收入結構,應對利率市場化帶來的挑戰,提高收入的穩定性。

6、差異化經營和產品創新能力不斷提升:銀行尋求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的戰略意識日益強化,開始主動選擇不同的戰略定位,加強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建設,重視自身品牌的培育,構建起符合自身特色的比較優勢,不斷開辟市場競爭的新領域。商業銀行加大產品創新力度,通過加強產品創新規劃、健全創新組織、完善激勵機制、規范創新流程,持續提升產品創新能力,在消費信貸、理財產品、電子銀行、現金管理等領域,產品創新尤其活躍。

7、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競爭日益激烈:目前,我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下限限制、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上限限制和據貼現利率管制已全面放開,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利率市場化進程日益深入。

利率市場化對中國商業銀行的業務經營能力、定價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產生一定的挑戰,但也將鼓勵中國商業銀行開發更多創新產品及服務。此外,利率市場化將加大銀行業的競爭壓力,促使中國商業銀行的業務轉型,尤其是中間業務產品及服務方面,如投資銀行、理財及另類投資服務等。

8、互聯網金融領域快速發展: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正在深刻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商業模式。隨著互聯網技術與金融的融合,互聯網金融產品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第三方支付、消費金融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已經在支付渠道、投融資渠道、資產管理等方面對傳統商業銀行形成了有力的跨界競爭。互聯網金融在降低交易成本、擴大客戶服務范圍、應用大數據進行客戶分析、增強金融業風險管控能力等方面具有優勢。

與此同時,中國銀行業已經普遍意識到互聯網技術正在給銀行業帶來深刻變化,加快了自身電子渠道的創新升級。目前,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基本形成了由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微信銀行等構成的全方位電子銀行服務體系,尤其是以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為代表的新型電子渠道高速發展。此外,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還通過加快互聯網技術在傳統業務領域的應用、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或基于互聯網技術研發新平臺、新模式等方式,加快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戰略布局和創新。因此,互聯網技術與金融的深度融合,將成為未來中國銀行業發展的一大方向。

9、穩步推進國際化進程: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逐步推進,我國金融機構正在穩步推進海外布局,通過設置海外機構或投資入股境外金融機構等方式推進國際化進程。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圍繞開展境外業務的中國企業以及赴海外的個人客戶,開展存貸款、貿易金融、國際結算等商業銀行業務,個別商業銀行境外機構已成為服務當地客戶的主流金融服務機構。根據境外監管特點,部分銀行設立了投資銀行、保險公司等境外機構,成為開展綜合化布局,提升跨業務跨市場服務能力的重要平臺。

10、民營銀行和存款保險制度的穩步推進:2014年3月,國務院批準5家民營銀行試點方案;2014年7月,中國銀監會正式批準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和天津金城銀行3家銀行的籌建申請;2014年9月,上海華瑞銀行和浙江網商銀行獲取中國銀監會關于籌建申請的正式批準;2014年12月12日,微眾銀行成為首批試點中首家獲準開業的民營銀行,隨后其余4家試點民營銀行陸續開業。截至2021年6月30日,我國共有19家民營銀行已開始營業。

2015年3月31日,國務院公布《存款保險條例》,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通過最大程度地強化市場紀律約束,營造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提高公眾信心,降低擠兌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國際經驗表明,發達國家在利率市場化之前或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大多數都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并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隨著中小銀行的發展以及民營銀行的逐步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設立可以有效防范銀行風險的積聚和爆發,有利于銀行穩健經營和銀行系統穩定。但我國一般性存款余額較大,因此繳納保費不可避免地會對銀行財務管理和利潤水平產生一定的影響。

(6)國內城市商業銀行發展情況:

1、國內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歷程:城市商業銀行指主要業務在某一個地區,重點為該地區經濟服務的銀行。它是在合并已經商業化經營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基礎上,由總部所在地城市的企事業單位、居民和地方財政投資入股組成的按照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的原則進行經營,具有一級法人資格,統一核算體制的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城市商業銀行的最初形式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創立的城市信用社。城市信用社以集體經濟和個體工商戶為主建立。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我國的城市信用社數量發展到三千多家。為進一步規范城市信用社的業務發展體系,國務院于1995年9月7日下發《關于組建城市合作銀行的通知》(國發﹝1995﹞25號),決定自1995年起在撤并城市信用社的基礎上,在大中城市分期分批組建由城市企業、居民和地方財政投資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質的城市合作銀行。1996年6月,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城市合作銀行組建工作領導小組決定,城市合作銀行組建工作在35個大中城市和60個地級城市中全面展開。1997年12月,根據95個城市合作銀行的組建進程,國務院又批準在東莞等58個地級城市繼續開展城市合作銀行的組建工作。

1998年3月12日,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發文,將“××城市合作銀行”名稱變更為“××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同時可以使用簡化名稱“××市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經批準一般只在專門的地區從事銀行業務。2006年4月,中國銀監會出臺《城市商業銀行異地分支機構管理辦法》,正式明確了城市商業銀行設立異地分支機構的具體要求和相關操作流程。2009年4月,中國銀監會辦公廳下發《關于中小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市場準入政策的調整意見(試行)》,進一步放寬了對城市商業銀行跨區域設立分支機構的準入要求。2011年4月,中國銀監會在鼓勵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主張審慎推進城市商業銀行跨區域經營,把城市商業銀行內控機制作為重點檢查項目。近年來,城市商業銀行資本實力大幅增強,資產規模快速增長,盈利能力迅速提升,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經濟發展。

2、國內城市商業銀行發展規模:根據中國銀保監會數據,截至2021年6月30日,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總資產規模達到436,365億元,負債總額403,083億元。2016年至2021年6月30日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相關指標如下表所示:

單位:億元

2021年中國銀行業及商業銀行政策環境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

2016年至2020年,國內城市商業銀行規模平穩快速發展,總資產及總負債年均復合增長率均保持在10%左右,所有者權益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2%左右。


全國統一代理熱線:
400-1050-986
服務時間:工作日 9:00—17:30
郵編:330520
專業團隊權威咨詢誠信服務客戶至上
  • 加微信在線咨詢

  • 關注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關注我們,更多活動驚喜等著你!
Copyright ?2018 - 2021 中金企信(北京)國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業云服務
回到頂部
網站對話
在線營銷
live chat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垣县| 仙居县| 沈丘县| 浙江省| 富顺县| 泸溪县| 陆川县| 安义县| 武汉市| 攀枝花市| 元朗区| 武宁县| 依兰县| 柘城县| 民乐县| 疏勒县| 盐山县| 彭泽县| 寿阳县| 永济市| 青铜峡市| 安平县| 鄂托克前旗| 闵行区| 西乌珠穆沁旗| 资阳市| 盐亭县| 治多县| 古浪县| 邵阳市| 浮梁县| 金昌市| 柳江县| 安远县| 怀宁县| 徐水县| 油尖旺区| 临澧县| 马公市| 雷波县| 阳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