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配網不停電作業行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及市場需求前景預測
?
1、配網不停電作業行業概述:
①不停電作業概述:
所謂不停電作業,一般是指在電力施工或檢修的過程中,針對電力客戶不停電或少(指停電范圍、次數、時間等)停電,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不影響用戶的用電需求。在具體實踐中,由于實際情況往往相對復雜,各種因素也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就需要電力單位科學選用作業方法,有針對性的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讓不停電作業取得理想效果并發揮應有優勢。一方面妥善落實好具體的線路檢修工作,另一方面則必須滿足正常供電需求,降低停電問題可能帶來的相關影響和制約,為電力發展提供有力支持與保障。
②開展配網不停電作業的必要性:
A、線路限制:由于各地架空配電線路具體情況各不相同,有時受線路限制影響,雙電源供電模式并非全部都能夠得到滿足。基于這一前提,為了不影響用戶用電需求,保障用戶生活及工作的供電需要,就需要在電力線路檢修時開展不停電作業模式,緩解由于線路限制所帶來的相關影響。
B、客戶要求:電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對于社會生產發展,還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電力都會產生重要影響。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電力行業也面臨著更多壓力與挑戰,電力用戶規模不斷擴大,人們對于供電可靠性與穩定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涉及到一些企業客戶,由于其自身生產方面的需要,對供電要求極為嚴格,停電會給其帶來較大影響。因此,客戶用電需求決定了供電單位必須發展不停電作業。
C、供電企業發展需求:在當前電力發展中,不停電作業模式已經是供電企業必須要充分掌握的一項內容。通過該作業模式的實踐應用,不僅可以保障供電企業的工作質量與效率,還能夠節約人力及資金成本,取得良好的綜合效益。因此,不停電作業模式是供電企業發展的必然需求,通過該模式優化線路維修及整改工作,有助電力企業在市場中提升競爭力,實現自身長遠發展。
③配網不停電作業的主要方法:
配網不停電作業根據待維護的電力設備是否帶電將作業方法分為帶電作業法、綜合不停電作業法兩種:一是直接在帶電的線路及設備上作業的方式,即帶電作業法;二是無需直接對設備進行帶電作業,而是需要采用移動電源、旁路設備等實現連續供電,再將需要維護的設備從電網中分離出來,在停電的狀態下處理后再恢復維護前狀態,即綜合不停電作業法。其中,帶電作業法又包括絕緣手套作業法、絕緣桿作業法、絕緣斗臂車作業法;綜合不停電作業法又包括旁路作業法、移動電源法。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專業編制《配網不停電作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企業投融資、項目立項、銀行貸款申請、批地申請等提供專業化優質服務。
2、配網不停電作業發展概況:
(1)國外配網不停電作業發展概況:
①國外主要國家不停電作業發展歷程:配電線路網絡是直接面向用戶的電力基礎設施,其覆蓋面大、網絡復雜。
美國于1913年即在20-30kV配電線路上利用絕緣桿進行帶電作業,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分別在345kV、500kV及765kV等超高壓線路上陸續嘗試進行了帶電作業。目前,美國的帶電作業已經得到了廣泛開展應用,涉及765kV及以下各電壓等級的線路。
法國于1960年建立帶電作業技術委員會,1962年開始在低壓、中壓、高壓和超高壓設備上開展帶電作業研究和試驗,1970年由工業和科學發展部批準帶電作業綜合規程,適用于輸電和配網,1984年第一批變電檢修班組開始開展變電帶電作業。
韓國于1995年開始應用不停電檢修施工技術,包括基于絕緣斗臂車的絕緣手套作業法和旁路電纜的檢修作業,通過應用旁路電纜、車載變壓器等實現不停電作業。
日本于1962年開始便開展了架空線路帶電作業,并于1984年首次將旁路作業技術應用于中壓配網線路,在1987年開始應用于低壓配網線路,在1989年開始將帶電作業機器臂應用于配網作業。日本不停電作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尤其是配網不停電作業,自動化程度較高,作業工具也很先進,用戶停電施工時間只有2-3分鐘/戶*年(100伏低壓用戶),供電可靠性得到顯著提高,形成了一整套針對點(指針對柱上變壓器、單根電桿、柱上開關等單一作業點)、線(指針對線路的換線、換桿等整條線路)工作采取不同針對性的作業方法和完善的不停電作業體系。
②國外主要國家不停電作業的作用:不停電作業的推廣和應用降低了停電檢修的次數,進而降低了停電時間,提高了供電可靠性,增加了供電量,對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都具有重要作用。
國外主要發達國家開展不停電作業的時間較早,在作業方法和項目、作業人員、作業工具和裝備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戶均停電時間等可靠率指標均優于我國。2019年,我國國家電網戶均停電時間為813分鐘,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戶均停電時間均小于100分鐘,其中,日本戶均停電時間僅為20分鐘。
(2)我國配網不停電作業發展概況:
①我國配網不停電作業的發展歷程:我國配網不停電作業是在輸電網開展帶電作業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具體如下:
A、帶電作業起步階段:我國的帶電作業始于20世紀50年代,時值國民經濟恢復和發展時期,由于當時發電量和用電需求迅速增長,而供電設備容量明顯不足,大工業用戶對連續供電要求較高,因而常規的停電檢修受到了限制。為了解決設備停電檢修與不間斷向用戶供電之間的矛盾,帶電作業應運而生。1953年,鞍山電業局成功研制了帶電清掃、更換和拆裝配電設備及引線的簡單工具。1954年,3.3kV配電線路帶電更換橫擔、木桿和絕緣子的作業項目取得成功。1956年又進一步發展到更換44-66kV的木質直線桿、橫擔和絕緣子。1957年底,154-220kV輸電線路帶電更換絕緣子的全套工具研制成功,3.6-66kV線路的全套帶電作業工具也得到了進一步完善。1958年,沈陽中心試驗所又開始了人體直接接觸帶電設備檢修的研究工作,并首次成功在試驗場完成了人體直接接觸220kV帶電線路的等電位試驗。所有這些嘗試,為帶電作業在我國的推廣和發展奠定了物質和技術基礎。
B、輸電網帶電作業逐步普及和發展階段:1959年至20世紀80年代,帶電作業在我國進入了逐步普及階段,各地大、中型供電單位相繼開展了帶電作業項目的開發和工具的研究工作。作業方法從間接作業、等電位作業向帶電水沖洗等邁進。作業工具從最初的支、拉、吊桿等硬質工具向組合化、繩索化、輕便化發展。作業項目也拓展到帶電更換導線、避雷線等領域。
C、配電網不停電作業逐步普及和發展階段: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電力需求劇增,電力供需矛盾突出,多數地區出現了限電的局面,因而大量中低壓配電的檢修施工采用停電的方式進行,僅輸變電設施還持續開展帶電作業,致使配電帶電作業的開展中斷了多年。到90年代末,隨著電力供需矛盾的緩和,為了提高供電可靠性,我國開始較為規范地開展和推廣配網架空線路帶電作業,規范了在配網架空線路上采用絕緣手套作業法和絕緣桿作業法進行帶電作業。
a、配網架空線路不停電作業發展:2002年我國首次開展了架空線路旁路作業,2010年,借鑒國外類似技術并結合中國配電線路的特點,在系統研究作業流程和工具技術條件的基礎上,開始開展旁路作業檢修架空線、旁路作業檢修變壓器和臨時取電作業等不停電作業項目的研究和應用,首次將旁路作業方法引入我國不停電作業工作中,解決了作業流程、作業設備選型和旁路作業條件下人員安全防護的關鍵問題。
b、配網電纜線路不停電作業發展:隨著10kV電纜線路在配網中所占比重日益增高,國家電網于2011年確定了將旁路作業法拓展延伸到電纜線路、逐步實現電纜不停電作業的方向;2012年在各地進行了作業試點;2013年進行科技項目立項并推廣應用;2014年開展了實用化研究。
c、低壓配網不停電作業發展:2016年,國家電網以實現0.4kV低壓配網不停電作業安全開展為目標,結合0.4kV配網線路設備現場工作需求,按照架空線路、電纜線路、配網房和低壓用戶終端等作業對象的不同,提出了四類30項0.4kV不停電作業項目,在分析其作業原理和危險點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作業方法,并形成標準化作業指導書。針對作業項目需求,研發了0.4kV低壓配網不停電作業設備絕緣防護裝備和作業工器具。2018年,國家電網在總結項目研發的基礎上,在天津、山東、上海等10家單位開始進行低壓不停電作業試點。
d、配網不停電作業進入全面發展階段: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全力支撐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等世界級、國家級城市群建設發展,國家電網借鑒國際先進經驗,選取北京、天津、上海、青島、南京、蘇州、杭州、寧波、福州、廈門10個大型城市,開展世界一流城市配電網建設,實現主要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國家電網配電網發展方式轉變和運營管理水平提升積累經驗、提供示范。
在此基礎上,國家電網2019年發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供電服務水平兩年行動計劃(2019-2020年)》,要求2019年起各省公司全面推行不停電作業,到2020年實現不停電接火率達到90%以上。
整體而言,我國配網不停電作業起步較晚,在早期發展較為緩慢,近年來隨著全面推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②我國配網不停電作業的發展現狀:
A、配網作業方式正處于“停電作業為主”向“不停電作業為主”的快速轉變階段:配網是影響供電服務水平的關鍵環節,配網供電可靠性和群眾生活質量、企業經營效益息息相關,因此在配網供電服務中,“不停電就是最好的服務”。
整體而言,我國配網不停電作業起步較晚,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推廣應用,目前配網作業方式雖然還是以停電作業為主、不停電作業為輔,但是不停電作業方式在配網檢修作業中的使用次數、累計減少停電時長都呈現增長趨勢。根據《國家電網2016/2019社會責任報告》,2016年度,國家電網累計開展配網不停電作業80.1萬次,累計減少停電5,651萬時·戶;2019年度,國家電網累計開展配網不停電作業99.8萬次,相比2016年度增長24.59%;累計減少停電6,732萬時·戶,相比2016年度增長19.13%。
根據南方電網《配網不停電作業發展與思考》公布數據,2019年,南方電網共計完成配網不停電作業20.40萬次,共計多供電113,817萬kWh,減少用戶停電時間9.66小時/戶,不停電作業次數首次超過計劃停電作業次數,較2011年增長超過10倍。
因此,我國配網作業方式正處于“停電作業為主”向“不停電作業為主”的快速轉變過程中,不停電作業的項目將逐步覆蓋停電作業。
B、配網不停電作業的專業人員和設備投資呈逐年增長趨勢自2010年我國首次將旁路作業方法引入不停電作業,并逐步開始全面推廣不停電作業后,配網不停電作業便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專業人員和專業設備的投資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
以國家電網為例,2015年至2019年,不停電作業人員由8,028人增加至12,513人,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73%;作業班組由821個增加至2,855個,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6.56%。不停電作業專用車輛也由2015年的1,346輛增加至2019年的4,193輛,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2.85%。
根據南方電網《配網不停電作業發展與思考》數據顯示,南方電網不停電作業裝備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其中,核心裝備絕緣斗臂車的數量由2017年的256輛增加至2019年的495輛,核心裝備水平不斷提高。
C、不停電作業促進配網供電可靠率大幅提升:供電可靠率是評價電網發展水平和服務品質的重要指標,綜合停電管理和不停電作業等先進管理技術的應用在提升供電可靠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間,我國用戶供電可靠性穩步提升,發展趨勢與不停電作業的推廣和投資趨勢保持一致。
我國2020年前三季度用戶供電可靠率為99.882%,較2016年提升了0.077個百分點,相當于用戶平均停電時間減少了6.75h/戶,減少了39.45%。其中,城市地區用戶供電可靠率為99.951%,較2016年提升了0.010個百分點,相當于用戶平均停電時間減少了0.88h/戶,減少了16.85%;農村地區用戶供電可靠率為99.857%,較2016年提升了0.099個百分點,相當于用戶平均停電時間減少了8.67h/戶,減少了40.85%。
D、以點帶面的“不停電作業”推廣模式顯現成效:國家電網為落實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借鑒國際先進經驗,選取北京、天津、上海等10個大型城市率先推廣不停電作業,并取得顯著效果。在此基礎上,2019年起,國家電網要求各省公司吸取試點城市的成功經驗,全面推行不停電作業,到2020年實現不停電接火率達到90%以上,提高供電可靠率。
a、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供電可靠率率先邁入“五個9”時代,實現國際領先:在上述背景下,自2018年以來,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連續三年開展供電可靠性提升工程,全面開展不停電作業。截至2020年11月底,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當年整體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2%,成為全國首家連續兩年穩定突破“四個9”大關的省級電網;城市核心區的市區電網整體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91%,在國內地市級電網中率先邁入“五個9”時代。供電可靠率是評價電網發展水平和服務品質的重要指標,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9%以上,意味著平均每個電力用戶全年的停電時間不超過5分鐘,是國際上公認的衡量一流電網的“金線”。目前,全球僅有東京、新加坡等少數城市達到或超過這一水準。上海中心城區供電可靠性突破“五個9”,用戶年平均停電時間不到4.6分鐘,標志著上海城市配電網建設實現從世界一流到國際領先的跨越。2
b、示范城市供電可靠率明顯提升,帶動效果顯現:在率先開展世界一流城市配電網建設、轉變配電網發展方式、全面推廣不停電作業的示范城市中,供電可靠率明顯提升,且較其他地區的戶均停電時間等指標明顯偏低。在示范城市成功經驗的帶動下,全國范圍內開始全面推廣不停電作業,各省份供電可靠率均有明顯提升。
2019年,上海、北京、廣東、山東、浙江、天津、江蘇等7個省(市)的用戶平均停電時間低于10h/戶,西藏、新疆、廣西、青海、內蒙、甘肅、陜西等7個省(自治區)戶均停電時間高于20h/戶,差異明顯;2020年前三季度,上海和北京的戶均停電時間低于1h/戶,分別為0.54h/戶和0.93h/戶;天津、江蘇、山東、浙江、廣東、遼寧、福建共計9個省(市)的戶均停電時間低于5h/戶;僅有西藏和新疆的戶均停電時間高于20h/戶,分別為27.05h/戶和22.67h/戶,但較2019年也有明顯改善。
E、配網不停電作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開展不停電作業,提高檢修效率的最終目標是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電力供應服務,創造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以國家電網為例,2017年通過采取不停電作業,多供電量113億千瓦時。客戶單位缺供電量經濟損失率約為20-60元/千瓦時,依據《配電不停電作業技術》關于客戶停電損失的估算方法進行計算,客戶每年可多創造經濟效益2,260億元-6,780億元3。
③我國配網不停電作業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
A、戶均停電時間:2019年,我國國家電網戶均停電時間為813分鐘,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戶均停電時間均小于100分鐘,其中,日本戶均停電時間僅為20分鐘。目前,我國配網的計劃停電時間占比仍較高(2019年為59.84%),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
B、作業方法和項目:相比于10kV線路不停電作業的廣泛開展,我國其他電壓等級如0.4kV、35(20)kV配網線路不停電作業開展較少,而美國、法國、日本均開展了中壓架空線路和低壓線路常規帶電作業項目。
C、作業人員水平:不停電作業工種要求從業人員素質全面,綜合技能水平和勞動強度高于一般停電檢修工種。我國不停電作業人員規模遠小于美國數十萬人的水平,不停電作業培訓體系不夠完善,技術培訓局限于傳統理論、方法的講解,培訓內容不全,培訓時長和實訓較少,無法完全滿足人才培養速度和質量要求。
目前,我國使用的絕緣防護、遮蔽用具及絕緣斗臂車多為國外進口,缺乏性能優越、靈活高效的作業裝備。
?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專業編制《配網不停電作業項目商業計劃書》為企業投融資、項目立項、銀行貸款申請、批地申請等提供專業化優質服務。
3、我國配網不停電作業未來發展趨勢
(1)“零計劃停電”目標下,不停電作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投資需求將大幅增加:
①“計劃停電”仍是造成中壓用戶停電的主要原因:隨著配網建設改造的推進和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工作的開展,以及新型城鎮化速度加快,電網建設和改造任務更加繁重,造成大量的計劃及檢修停電。根據《2019年全國電力可靠性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計劃停電”仍是造成我國中壓用戶停電的主要原因,占用戶總停電時間的59.84%,影響用戶平均停電時間為8.21小時/戶。其中,工程與檢修停電分別占計劃總停電時間的51.69%、46.31%。
②不停電作業促進“計劃停電”呈下降趨勢:自2016年開始實施“十三五”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以來,配網投資一直保持在高位,供電企業持續強化綜合停電管理,推廣配網不停電作業應用,計劃停電時間得到逐步控制。2019年,計劃停電時間為8.21h/戶,較2016年減少2.52h/戶。2020年前三季度,計劃停電時間為3.76h/戶,同比減少1.70h/戶。從計劃停電時間占比來看,2018年,全國計劃停電占比首次低于60%,2019年也保持在60%以下,2020年前三季度,由于受疫情影響,我國計劃停電占比更是低于50%,為48.52%。綜合停電管理及不停電作業等先進管理技術應用效果顯著。
③主要城市率先提出“零計劃停電”,不停電作業成主要手段,需求增加:根據國家電網等單位提出的嚴控計劃停電的發展規劃,停電檢修等“計劃停電”將逐步告別歷史舞臺。2020年,“零計劃停電”已經在長三角地區核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的核心區逐步實現。
計劃停電是電網企業沿用多年的工作模式,一般是為了升級改造電網、消除電網設備隱患,或者讓新的工廠、商戶、居民接入用電,這是企業、居民停電的主因之一。取消計劃停電以后,這些作業都將采用不停電作業的方式來進行。例如,在上海,供電部門依靠先進的不停電作業技術手段和精細化管控方式,減少輸電線路不必要的停電時間;在南京,為確保零計劃停電的有效執行,電力部門一方面不斷升級電網,另一方面全面推進配網不停電作業,推動配網作業由停電為主向不停電作業為主轉變;在杭州,依靠著智慧AI調度、電力大數據感知、電網自愈和帶電作業等新技術新手段,供電可靠性越來越高,停電作業越來越少。
在以上城市開展“零計劃停電”的基礎上,根據國家電網的規劃,福州、廈門等重點城市也將逐步取消“計劃停電”。不停電作業在這一過程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停電作業相關的專業人員需求、專業設備等投資需求將現大幅增長。
(2)國家電網等單位加大對不停電作業的投資力度,專業裝備等市場需求廣闊:2019年,國家電網下發《國網設備部關于全面加強配網不停電作業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通過提升不停電作業精益化管理水平,打造世界一流不停電作業隊伍,不斷強化工器具(裝備)配置力度,創新不停電作業技術,完善不停電作業培訓體系等舉措,推動配網作業由停電為主向不停電為主轉變,為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提供強大的支撐能力。”
為實現上述目標,國家電網進一步提出2019-2021年工作目標,對一流城市、大型供電企業(除一流城市外)、一般城市和縣級電網公司的配網不停電作業各項指標、配置進行了詳細要求和規劃,以一流城市為例,具體如下:
?
2020年,南方電網下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公司配網不停電作業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強化不停電作業裝備配置水平,根據配網不停電作業需求,持續強化絕緣斗臂車及不停電作業工器具配置;加大絕緣斗臂車等不停電作業車輛配置力度;梳理絕緣斗臂車、旁路作業車、移動發電車及不停電作業工器具配置情況,2021-2022年,根據實際作業項目需求,補充配置絕緣斗臂車及不停電作業工器具。”
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是不停電作業裝備和工器具供應商的核心客戶,其加大不停電作業裝備和工器具配置力度對市場影響深遠,不停電作業專用裝備和工器具市場需求將大幅增加,提供專用裝備和工器具的企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3)配網不停電作業工程服務業務迎來政策性發展良機:
①政策背景:2019年1月,國家電網下發《國網設備部關于全面加強配網不停電作業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探索外包模式,將集體企業作為不停電作業勞務外包的主體,開展業務管理、計價標準、現場管控等工作試點,在保證安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外包單位能動性,壯大不停電作業支撐力量。”
2019年8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配電網工程不停電作業定額應用指導意
見(試行)》正式下發,對國家電網四大類33項不停電作業項目取費標準予以指導,推進了不停電作業工程服務外包模式的具體開展。
②國外主要國家不停電作業工程服務已發展較為成熟:美國有一定數量的電力服務公司(類似國內的電力建設施工企業)從事外包工作,服務公司自行準備車輛、工器具(購置或租賃),主要有勞務派遣和項目分包兩種形式。勞務派遣主要是采取勞務合同工的形式開展專業工作,合同工與中介機構簽訂合同,被派遣到電力公司工作,一般情況下合同工不與電力公司員工在一起工作;項目分包主要指電力公司將項目外包給服務公司,項目分包的競價方式一般包括按小時競價和按項目規模競價兩種。
日本電力工業的主體由10家私營電力公司組成,其中東京電力公司是日本最大的電力公司。東京電力公司以及所屬各支社所負責的主要工作是運行管理,自身并不實施線路檢修工作,除了簡單的故障處理外基本沒有任何的施工任務。線路檢修工作由專業施工公司——關電工株式會社負責具體實施。
③配網不停電作業工程服務市場需求可期,業內資深企業獲得先發優勢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均已明確提出全面普及配網不停電作業,設立“逐步取代停電檢修”的目標,不停電作業將成為配網工程檢修的主要方式。配網工程檢修是電力服務的主要內容,關系到供電可靠性、穩定性,無論是計劃檢修還是臨時檢修次數都非常多,市場需求巨大。而配網不停電作業所包括的作業項目(國家電網包括四大類33項作業項目,南方電網包括41項作業項目)全部納入可進行業務外包的范圍,必將釋放出巨大的市場空間。
但我國不停電作業人員規模仍然較小,國家電網2019年不停電作業人員僅12,513人,遠小于美國數十萬人的水平,通過工程服務外包模式可彌補作業人員不足,這也從另一方面為工程服務業務創造了發展空間。
同時,不停電作業領域具有高危險特點,需要作業人員直接或間接接觸帶電體,產品性能的細微缺陷或作業人員操作不當都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危及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因此,電力公司對安全性極為敏感,對提供不停電作業工程服務的公司是否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具備相應資質、擁有具備專業資質的作業人員等方面提出高標準要求,一般企業無法介入。因此,具有多年不停電作業相關行業經驗、擁有專業資質和專業人才的行業資深公司,將率先獲得配網不停電作業工程服務外包的業務機會,并逐步鞏固自己的先發優勢。
在政策指引下,不停電作業工程服務近年來已取得快速發展。以南方電網為例,作業主體已由原來的主業人員自主作業轉變為現在的“主業班組自主作業”加“集體+社會企業市場化作業”。其中,主業班組自主作業主要開展絕緣桿作業法和綜合不停電作業法項目,集體和社會企業市場化作業以絕緣手套作業法和綜合不停電作業法的項目為主。
(4)對不停電作業專業培訓的需求將越來越大:不停電作業工種要求從業人員素質全面,綜合技能水平和勞動強度都要高于一般停電檢修工種,因此對作業人員的專業培訓尤為重要。特別是隨著我國配網不停電作業逐步替代停電作業、不停電作業工程服務可以通過外包方式進行,如何建立數量龐大的專業人才隊伍以適應發展需求,是行業面臨的巨大挑戰,也對盡快建立專業的培訓體系提出挑戰。
因此,隨著不停電作業的全面推廣和發展,專業培訓的市場需求將越來越大,能夠提供專業培訓服務,尤其是提供實景培訓服務的企業將迎來發展機
遇。
(5)不停電作業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從國內外配網不停電作業的發展來看,配網系統的作業方式主要是人工帶電作業。在作業過程中,操作人員要時刻位于高空、高電壓、高電場的環境中,勞動強度大、精神緊張,容易引發人身傷亡及設備安全事故。
2019年1月,國家電網下發《國網設備部關于全面加強配網不停電作業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推進不停電檢修裝備智能化。以人工智能帶電作業機器人研發項目為平臺,充分調動全公司資源和力量,開展帶電作業機器人通用平臺、系列化工具組等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發與應用。”
2020年4月,南方電網公司發布了《南方電網公司配網不停電作業專業水平提升三年重點工作計劃(2020-2022)》,提出“探索推進各類創新技術手段應用。一是推進機器人不停電作業技術應用,圍繞不停電作業機器人智能化、輕型化展開研究,探索利用機器人開展不停電搭接引流線、清除異物等簡單作業項目。二是推進現場主動安全防護新技術研究與應用,研發移動便攜式視頻采集終端,綜合應用現有感知技術手段開展主動安全防護及預警,強化現場作業安全管控。”
整體而言,我國在配網不停電作業方面雖然起步較晚,但目前總體發展水平較好。鑒于當前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推動下,配網不停電作業呈現向自動化、智能化發展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