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成品油航運業市場運營環境分析預測及供需規模前景預測
?
(1)全球成品油航運業整體情況:
①成品油航運市場與世界經濟景氣度息息相關成品油屬于石油煉制相對初級的產物,主要應用于工業、交通運輸業、汽車產業等,成品油貿易與全球經濟活動活躍程度緊密相關。近年來,全球煉油能力發展的區域性不平衡以及全球經濟逐漸復蘇的良好態勢推動了成品油貿易繁榮。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全球成品油需求遭遇重創,其中航空煤油受疫情影響最大。隨著全球經濟逐漸重啟,成品油需求有望迎來反彈,根據瑞銀集團預計,2021年汽油需求量同比將增加逾200萬桶/日,柴油需求量同比將增加約150萬桶/日,航空煤油需求量同比將增加近100萬桶/日。長期來看,受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和清潔能源消費增加的影響,成品油需求增速或趨于平緩。
②政策釋放積極信號,提振市場信心:成品油供需市場的快速發展相應拉動了其水上運輸市場的擴張,經歷多年的發展,目前全球成品油水上運輸市場已較為成熟。2019年,全球成品油航運市場新船交付達到近年來的最高水平,拆解數量較上一年也明顯下降,整體運力規模不斷擴大,船東公司對市場前景保持樂觀。
2010-2019年MR型成品油輪數量變化表分析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雖然受中美貿易摩擦、地緣政治、OPEC減產等因素的影響,成品油國際貿易市場不確定性增加,但是市場上依然出現許多積極信號,支持國際成品油航運市場持續活躍。國際海事組織(IMO)從2020年開始實施低硫油政策,2019年許多船舶為了滿足IMO2020低硫油政策進行了安裝脫硫裝置等改造,有效運力供給有所減少,提升全球成品油水運市場景氣度。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成品油航運行業現狀分析及贏利性研究預測報告》
(2)國內整體情況:近年來,受益于經濟快速發展、固定資產投資加大、汽車保有量不斷提高、城市公路系統不斷完善等因素,我國成品油消費量不斷提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預計,到2020年,國內終端成品油消費量將達4.03億噸,同比增長2.2%。
國內沿海成品油水上運輸是國內成品油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國家對國內沿海成品油水上運輸實施宏觀調控政策,近年來我國沿海油品運輸市場運力供需相對平衡,運力規模、船舶數量雖有所波動,但整體較為平穩,行業整體發展呈現健康有序的局面。據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國共擁有沿海省際運輸油船(含成品油船、原油船,不含化學品、油品兩用船)共計1,221艘、1,087.31萬載重噸,運力規模同比增長5.72%。
2012-2020年中國沿海運輸油船運力規模及數量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目前我國沿海油運市場的運力供需相對平衡,市場總量基本穩定。與此同時,伴隨著國內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陸續投產,成品油沿海運輸需求整體上升,船舶運力需求大型化趨勢明顯,且出現了階段性運力供不應求的情況,發展態勢良好。《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指出,我國成品油需求將從2019年的3.32億噸,增加至2025年的3.56億噸的峰值,年均增長1.2%,“十四五”末期達峰,沿海地區需要加快成品油出口以及向中部調運能力建設。我國目前成品油產能過剩情況逐漸加劇,國內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擴大成品油出口成為緩解國內產能過剩壓力的重要途徑,2020年,成品油一般貿易出口配額共計下發5,219萬噸,同比增長8.4%。我國成品油出口規模正在有序擴大,我國成品油航運企業將更多地參與到國際成品油航運市場競爭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