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OIC治療藥物市場需求規模前景預測及發展策略可行性研究
?
(1)阿片類藥物引起的便秘概述:阿片類藥物是治療慢性疼痛的主要藥物,而阿片類藥物導致的胃腸道功能障礙是該類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其中以阿片類藥物引起的便秘(OIC)最為常見,發生率約為35%~70%。
阿片類藥物也被用于癌痛的治療。據中金企信研究統計,癌癥患者的疼痛發生率約為30%~50%,晚期癌癥患者的疼痛高達75%以上。WHO提出的三階梯止痛原則是目前臨床緩解疼痛的基本用藥原則,該原則指出服用阿片類止痛藥物療中重度癌痛的首選方案。
OIC作為阿片類藥物有效緩解疼痛的主要障礙,可出現于阿片類藥物應用的初期,持續存在于鎮痛治療的全過程。若OIC得不到及時控制,可引起嚴重并發癥。OIC會導致患者使用阿片類藥物的依從性下降,極大影響癌痛及其他疼痛的治療和患者的生存質量。
最近研究顯示,OIC與腸道μ阿片受體激活有關。阿片類藥物可同時作用并激活中樞及腸道阿片μ受體;通過中樞神經受體作用降低疼痛,同時通過腸道受體降低腸道收縮力及液體吸收,從而導致便秘。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OIC治療藥物行業市場研究及深度專項調查投資預測報告》
(2)OIC流行病學概況:阿片類藥物廣泛應用于慢性癌痛和非癌疼痛的管理中。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6年至2020年,全球OIC發病人數從1,350萬人增長至1,800萬人,并將持續增長至2030年的3,130萬人。
2016-2030年全球OIC發病人數分析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2028年 | 2029年 | 2030年 |
人數,百萬人 | 13.5 | 14.5 | 15.5 | 16.6 | 18 | 19.1 | 20.3 | 21.5 | 22.8 | 24.2 | 25.5 | 26.9 | 28.3 | 29.8 | 31.3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2016年至2020年,中國OIC發病人數于從260萬人增加到350萬人,并將持續增長。2030年,預計達到670萬人。
2016-2030年中國OIC發病人數分析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2028年 | 2029年 | 2030年 |
人數,百萬人 | 2.6 | 2.8 | 3 | 3.3 | 3.5 | 3.8 | 4.1 | 4.4 | 4.7 | 5 | 5.3 | 5.6 | 6 | 6.3 | 6.7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3)OIC治療藥物及發展趨勢:OIC的治療方案主要包含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兩大類,以藥物治療為主。長期藥物治療出現不良反應或療效減退,可輔以非藥物治療,以緩解癥狀。OIC的治療藥物主要包含瀉劑、促動力藥、促分泌藥、微生態制劑、阿片受體拮抗劑等類別。
中國阿片類藥物相關性便秘治療方案分析
?
瀉劑是治療OIC最常用的藥物,由于阿片類藥物對胃腸道作用的特點是抑制小腸運動,因此多數患者對傳統瀉藥治療反應欠佳。傳統瀉藥過度使用會使患者對一種甚至多種瀉藥產生耐受,并引起脫水、腹脹和皮炎等不良反應。促動力藥包括5-羥色胺4(5-HT4)受體激動劑和多巴胺受體拮抗劑等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腹瀉、腹痛、惡心和頭痛等不良反應,多與微生態制劑及瀉藥共用,輔助排便。
治療OIC的理想藥物應該既可以抑制外周阿片受體的作用,同時又不影響阿片類藥物的中樞效應,即拮抗外周胃腸道阿片受體的作用,同時避免影響中樞阿片類藥物鎮痛作用。非選擇性阿片受體拮抗劑(如納洛酮)雖然可以緩解OIC,但同時期會可降低阿片類藥物的止痛作用,限制了其在臨床中的應用。
因此,既可以緩解阿片類藥物引起的腸功能紊亂且不影響止痛作用的選擇性阿片受體拮抗劑已成為OIC治療藥物研發的熱點。
OIC是長期使用阿片類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OIC增加了疼痛患者的額外痛苦,明顯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未來,使用方便、可緩解阿片類藥物引起的腸功能紊亂且不影響止痛效果的阿片受體拮抗劑將是主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