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綠色金融市場發展環境分析預測及投資規模規劃可行性研究
?
????中國是全球首個建立比較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的經濟體。2016年,中國人民銀行牽頭引發《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建立首個由中央政府部門制定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體系。近年來,我國綠色金融標準建設正加快推進,綠色金融統計制度不斷完善,市場主體環境信息披露日益規范,環境執法信息主動采集機制逐步成熟。同時,中國也是全球綠色金融的重要倡導者和引領者,2016年杭州G20峰會上,中國倡議將綠色金融納入議題(首次),2019年發布了《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全球共27家機構簽署。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落實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惠譽評級環境、社會與治理研究全球主管鄧鎧俊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在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正增長,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承諾令全世界印象深刻,中國在“十四五”期間有望實現更大的綠色增長,對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綠色金融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預測報告》
????2015年中國綠色金融資金總需求僅為2500億元,2018年已快速增長到2.1萬億元,但總供給為1.3萬億元,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缺口為0.8萬億。根據德意志銀行的預測,中國綠色金融市場規模或將在2060年增至100萬億元人民幣。近年來,我國的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的規模也迅速擴大,2020年末中國綠色貸款余額已達到11.95萬億元人民幣,位居世界第一;同時中國以3862億元人民幣(558億美元)的貼標綠色債券發行總量成為2019年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