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鋰電池、鋰電設備、鋰電材料行業市場盈利能力研究預測及競爭戰略投資規劃可行性分析
?
(1)消費類電池:受新興5G技術商業應用的推動以及疫情以來線上教育、線上辦公以及居家影視娛樂需求增長的驅動,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始終保持穩定增長趨勢。據中國信通院公布的數據顯示,5G手機出貨量強勁增長,2020年國內市場5G手機累計出貨量1.63億部,為消費類鋰電池的發展探索出新的需求領域;另據2021年1月研究機構IDC發布的信息,2020年全球PC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13.1%,居家辦公、線上學習以及消費需求增長,正成為全球PC市場復蘇的主要驅動力。此外,近幾年消費者對于3C消費類產品娛樂功能愈發專業化與高端化的訴求,也推動著消費類鋰電池市場的需求持續增長,“2020年游戲電腦和顯示器銷售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除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傳統消費類電子的持續增長,近年來輕薄型、小型化新興消費類電子產品如智能手環、藍牙耳機等也成為需求新的增長點,預計我國消費類鋰離子電池出貨量將由2020年的37.8GWh提升至2023年的51.5GWh,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0.86%。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鋰電池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投資策略專項研究預測報告報告》
2018-2023年中國消費類鋰離子電池出貨量現狀及預測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2)動力類電池:2020年度,全球汽車總銷量受疫情因素影響整體下滑20%,但以歐洲各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的逐步落實為代表,以特斯拉以及中國造車新勢力新產品不斷推出及降價為代表,各國政策刺激及供給端落地共同助推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呈現逆勢上升的發展態勢,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帶動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持續增長。根據統計數據,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達137GWh,同比增長17%;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0年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為63.6GWh,同比增長2.3%。隨著全球范圍的碳排放計劃持續推進以及新能源汽車逐漸覆蓋消費者需求,預計2021年汽車市場上將有大約150款新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有望繼續推動動力電池的需求增長。根據EVTank預測,到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將達到823GWh。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鋰電設備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可行性預測報告》
(3)儲能市場:儲能主要是指電能的儲存,能夠有效降低新能源發電的隨機、波動性程度,從而使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平滑接入常規電網。隨著電化學儲能系統成本的逐年下降,儲能電源的應用將成為電力調節的有效工具,儲能市場即將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據伍德麥肯茲預計,全球累計儲能部署容量于2030年將達到741GWh1。
綜上,綠色消費理念的普及與新能源技術的發展相互作用將不斷推動鋰離子電池行業走向正向循環,有利于進一步擴大鋰離子電池在消費、動力、儲能等領域的應用,鋰離子電池有望迎來從“GWh”到“TWh”時代。公司作為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和工藝設備供應商,將把握新能源行業的重大歷史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工藝技術及產品協同服務客戶的優勢,加強成本把控力度,為客戶持續提供高質價優的產品及服務,矢志不渝地投身于鋰離子電池行業發展與綠色能源建設。
(4)市場需求現狀及前景分析:
1、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需求分析:隨著歐洲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加碼,傳統車企和新興新能源汽車廠商紛紛推出各類車型滿足市場需求,續航里程的提高和智能化應用水平的提升使新能源汽車受到全球消費者的廣泛關注,中金企信統計數據顯示,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高速增長的帶動下,2020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出貨量達到294.5GWh4,基于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的持續看好,預計2025年全球鋰離子電池需求量將達到1,196.8GWh5。
2、中國鋰離子電池市場需求分析:2020年度,即使受疫情因素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增速仍然保持正向增長,新能源產銷數據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和10.9%6;新能源汽車市場超預期恢復,推動我國鋰離子電池出貨量達到158.5GWh,同比增長20.44%7,基于我國長期規劃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目標和3C、儲能電池的穩定發展,預計到2020年我國鋰離子電池需求量將達到568.7GWh8。
3、2020年國內鋰電池材料和設備行業供給分析:
1)負極材料:
產能方面:受益在技術和能源價格方面的領先優勢,中國是全球負極材料最重要的生產國,全年負極材料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85%9,為滿足全球新能源行業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中國負極材料廠商持續擴產,國內負極材料產品供給呈現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
負極材料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產量,噸 | 192,000 | 265,030 | 365,000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產品成本方面:負極材料原材料針狀焦價格在經歷2019-2020年期間的下跌后,截止2020年末仍處于相對低位,少數負極材料頭部企業亦通過自建石墨化產能實現石墨化成本控制,但受下游以動力電池為代表的新能源鋰離子電池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影響,短期國內外針狀焦價格及石墨化加工價格存在一定上漲壓力。
2)涂覆隔膜:受益下游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和我國涂覆隔膜產品的成本優勢,海外動力電池客戶紛紛加快對國內涂覆隔膜企業的產品認證和技術合作,涂覆隔膜頭部企業競爭優勢凸顯并持續加快產能建設和投放進度,國內涂覆隔膜行業產量延續增長。
鋰電隔膜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產量,萬㎡ | 201,160 | 274,000 | 306,000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
3)鋰電設備:近年來,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消費電子市場的逐步可擴展以及小動力市場興起,主要鋰離子電池廠商進入新一輪的產能擴張,帶動鋰電設備市場空間增長。隨著我國鋰電設備進入海外拓展關鍵階段,我國鋰電設備企業在實現鋰電設備產品國產化后將迎來訂單高速增長期,預計2021-2023年鋰電設備市場空間累計可達到1070億元10。但整體而言,下游動力電池行業呈現兩極分化的發展趨勢,頭部企業憑借其在技術與規模上的競爭優勢,積極實施大規模擴產計劃,但受成本壓力因素影響,國內主要動力電池廠商存在強烈的降本訴求;而中小電池企業產能則普遍面臨加速淘汰競爭壓力,部分電池廠商走向破產。我國鋰電設備廠商在迎來訂單高速增長的同時也面臨著較大的現金流壓力和應收賬款壞賬風險。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鋰電材料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可行性預測報告》
(5)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1、電池行業發展趨勢:鋰離子電池作為當前主流的電池技術路線,主要因其在比能量密度、首次充電效率、循環次數、循環容量等方面表現出了良好的綜合競爭優勢,其產業化過程經歷了較長的工藝技術積累。當前,國內外研究機構和新能源汽車企業紛紛推出燃料電池、半固態電池、固態電池、金屬電池等新興技術路線,市場關注持續提高。雖然前述新的技術路線在某些單一指標,如:比能量密度、首次充電效率、循環次數、循環容量保持率等方面具有優勢,但整體上仍存在成本高、安全性或倍率性能差等缺點,且新興技術從實驗定型到批量生產仍具有產業化難題尚需時間攻克,新興電池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仍需產業各方持續的研發和投入。
相比而言,鋰離子電池技術經過上下游產業鏈各環節多年來在工藝技術、材料替代、規模生產等產業化實踐和應用,其生產技術水平已相當成熟,我國電池企業基于鋰離子電池技術的新方案如“刀片電池”、“CTP”等均能夠快速應用于市場并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可,使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的差距逐步縮小。因此,可以預見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周期里,鋰離子電池仍將是消費電池、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領域的主流技術。
2、鋰電材料及鋰電設備發展趨勢:在負極材料方面,石墨類負極材料仍將是未來幾年內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主流材料,通過在石墨材料中加入硅炭、硅氧或其他添加劑仍是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實現高容量、高倍率、高安全性的探索方向。在涂覆隔膜方面,在聚烯烴隔膜上涂覆陶瓷等納米材料或新基體材料,使涂覆隔膜具備熱穩定性高、熱收縮性低、與電解液浸潤性高的特點,已經成為涂覆隔膜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在鋰電設備方面,隨著國內鋰電設備廠商逐漸實現了鋰電設備的高效率、高精度和低能耗,未來將全面向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