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智能公交行業市場發展戰略規劃分析及投資建議可行性研究
?
智能公交是智能交通的一個細分行業,運用GPS或者北斗定位技術、4G/5G通信技術、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結合公交車輛的運行特點,建設公交智能調度系統,對線路、車輛進行規劃調度,實現智能排班、提高公交車輛的利用率,同時通過建設完善的視頻監控系統實現對公交車內、站點及站場的監控管理。隨著5G通信技術的廣泛應用,互聯網可以實現高速信息傳輸,通過GPS/北斗定位系統、車輛監控系統、高速通信技術等實時反饋車輛運行情況,優化車輛調度,及時安排車輛運營,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通過智能化、信息化、圖像識別及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城市公交線路優化,安全輔助駕駛、司機行為管理、客流統計及分析、故障預警、遠程控制等功能,提高城市公交的安全性、便利性及舒適度。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智能公交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市場發展現狀:交通運輸部發布的《2019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末全國擁有公共汽電車運營線路65730條,比上年增加5140條,運營線路總長度133.6萬公里,增加13.7萬公里。其中,擁有公交專用車道14951.7公里,增加2101.5公里;BRT線路長度6149.8公里。2019年末全國擁有公共汽電車69.33萬輛,比上年增長2.9%,其中BRT車輛9502輛,增長4.3%。按車輛燃料類型分,柴油車占17.4%,天然氣車占21.5%,純電動車占46.8%,混合動力車占12.3%。擁有巡游出租汽車139.16萬輛,增長0.2%。
在城鎮化快速發展及汽車保有量快速上升的情況下,國家已經把發展公交都市,提倡公交出行,上升至國家戰略層次。2019年5月20日,交通運輸部、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2個部委聯合印發《綠色出行行動計劃(2019—2022年)》,提出,切實推進綠色出行發展,堅持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努力建設綠色出行友好環境、增加綠色出行方式吸引力、增強公眾綠色出行意識,進一步提高城市綠色出行水平。到2022年,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生態友好、清潔低碳、集約高效的綠色出行服務體系,綠色出行環境明顯改善,公共交通服務品質顯著提高、在公眾出行中的主體地位基本確立,綠色出行裝備水平明顯提升,人民群眾對選擇綠色出行的認同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加強。2019年9月發布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加強城市交通擁堵綜合治理,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鼓勵引導綠色公交出行,合理引導個體機動化出行。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超級計算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推進數據資源賦能交通發展,加速交通基礎設施網、運輸服務網、能源網與信息網絡融合發展,構建泛在先進的交通信息基礎設施。構建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體系,深化交通公共服務和電子政務發展。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202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深入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構建以城市軌道交通為骨干、常規公交為主體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推進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土地開發模式,提高城市綠色交通分擔率。
國務院、交通部等主管單位、部門多次在各種指導文件中強調公共交通的智能化、信息化。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高新技術的發展,也使廣大人民群眾感受到了智能公交帶來的便利。但另一方面,與國外相比,我國的公共交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較低,特別是一些二、三線城市。經過近幾年大城市在智能公交建設方面的摸索,智能公交建設的技術和經驗已經趨于成熟化,為推動全國城市智能公交建設奠定了基礎。隨著交通強國戰略和“新基建”的實施,智能公交行業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期。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專業編制《智能公交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企業投融資、項目立項、銀行貸款申請、批地申請等提供專業化優質服務。
產業發展機遇:
(1)TOCC?建設加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城市治理和政府決策的需要,傳統的城市交通監管體系由于缺乏綜合交通信息共享,公眾信息服務水平不夠,難以滿足城市交通治理的需要,交通運行協調指揮中心(TOCC)應運而生。TOCC?可以實現對各種交通信息資源進行統一存儲、統一維護、統一管理,并在更高層面對常態和應急狀態下交通的某一方面或者多種交通運輸方式交叉配合進行協調指揮,在城市交通運行實時監測、綜合交通協調調度、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行業管理精細覆蓋、公共出行主動服務、交通運輸輔助決策方面的積極作用和社會效益。北京、成都、深圳等多地已建成交通運行協調指揮中心(TOCC),另有多地將建設交通運行協調指揮中心(TOCC)納入交通建設規劃。
(2)公交自動駕駛逐漸興起:百度地圖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城市交通報告》顯示,截?2020?年底,國內發布?動駕駛測試政策的城市為?27?個,此外,江蘇,?東,浙江,湖南,河南和海南?6?個省發布了省級?動駕駛測試政策。全國?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的城市持續增加,國內開放測試道路?程已超?3000?公?。公交車輛運行線路固定,運行環境相對簡單,是最有可能首先運用無人駕駛技術的領域之一,同時交通大數據為半自動和自動化交通工具的研發提供數據支撐。宇通客車、輕舟智航、深蘭科技、金龍汽車等公司均發布了自動駕駛公交車,多地也有自動駕駛公交線路在示范運行。
(3)“人車路云”互聯互通的應用體系正在加速構建:隨著?5G、AI、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智能交通開始從單車智能向“人車路云”協同發展轉變,通過人、車、路及云平臺之間的全方位連接和高效信息服務,構建協同管控、協同安全和協同服務的新一代智慧交通體系,對提高交通系統效率、節省資源利用、減少環境污染、減少事故發生和改善交通管理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推進以數據為紐帶的“人-車-路-云”高效協同。基于汽車感知、交通管控、城市管理等信息,構建“人-車-路-云”多層數據融合與計算處理平臺,開展特定場景、區域及道路的示范應用,促進汽車與信息通信融合應用服務創新。2020?年初,國家明確了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入選“新基建”七大板塊,同時公布了大批交通基建項目,智慧交通行業作為新技術落地最大的應用場景成為“新基建”關注焦點,百度、華為、阿里等知名企業,已經從無人駕駛、車路協同、智慧城市等多個角度搶灘布局,新業態、新產品不斷涌現。借助信息化技術,打通人、車、路、云的數字閉環,助力政府實現高效的交通出行信息管理,將是智慧交通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4)公共交通工具電動化:近年來,汽車電動化趨勢明顯加速。各國政府陸續出臺停止使用傳統燃油汽車計劃以及各類補貼政策,并紛紛加快在充電等配套設施上的投資。全球各大汽車企業陸續發布新能源汽車戰略并推出正向開發的電動化汽車平臺。2019?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構建綠色交通體系,倡導綠色低碳出行理念,推動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城市物流配送車輛全部實現電動化、新能源化和清潔化。2020?年?6?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交通運輸促進消費擴容提質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指導督促各地進一步做好新能源公交車、出租汽車推廣應用,逐步推動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城市物流配送車輛實現電動化和清潔化。加快淘汰報廢老舊柴油貨車。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是未來?1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戰略性方針指引,明確了發展規劃與目標,為行業和市場帶來發展定力與信心,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