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及中國泵產業市場規模發展趨勢分析預測及競爭戰略可行性研究
?
通用機械設備之泵行業細分領域發展現狀:通用機械設備之泵行業屬于民用水泵(以農用泵、小型水泵為主要特征)及屏蔽泵行業,其中所屬屏蔽泵行業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家庭用熱水循環屏蔽泵行業和工業用屏蔽泵行業。
當前,民用水泵行業內經營分化現象進一步顯現,競爭優勢正向業務布局具備綜合性特征和規模優勢的行業龍頭企業聚集。從需求側上來看,民用水泵因具備較強的剛性特征而體現出一定的弱周期性,因此,全球市場總量需求在報告期內仍保持平穩且在未來可預見期間內這一趨勢性特征仍有望得以延續。全球水泵市場在未來4年有望保持5.29%的發展增速;從供給側來看,根據地方政府部門的統計數據,中國臺州溫嶺地區小型民用水泵行業年產值約450億元左右,其產量占據了國內同行業65%以上的份額,并憑此產業集群效應在全球產業鏈競爭中的優勢地位日益凸顯。此外,報告期內,因全球新冠疫情引致的市場環境急劇變化加速了本行業的優勝劣汰,部分經營規模較小、市場平衡能力較差、風險應變能力不足的公司正被市場出清,行業長期以來的散、亂競爭格局正呈現邊際改善趨勢。根據地方政府統計數據,2020年前11月,臺州溫嶺地區約10%的規模以上泵業企業貢獻了全地區50%左右的產值,同比增速11.7%,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從中長期來看,競爭優勢向本行業頭部企業聚集的趨勢確定性較強,本行業龍頭企業正借助領先于中小泵業企業的品牌優勢、產品與服務質量優勢、規?;偁巸瀯菀约拜^強的融資能力、技術創新能力與行業整合能力,未來市場占有率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當前,家庭用熱水循環屏蔽泵逐步轉入有序發展新常態;在全球以碳中和、碳達峰等為特征的社會與環境發展趨勢下,本細分行業將迎來技術與產品升級周期。熱水循環屏蔽泵的傳統下游市場包括壁掛爐泵市場、家庭管道循環泵市場、家用電器配套用泵市場及其他市場,應用市場廣闊,其中,壁掛爐為公司現階段重點下游市場之一。從中長期看,因本業務板塊下游需求多具備消費屬性,國內市場發展將告別因國家政策實施(“煤改氣”)帶來的特定細分市場需求在政策實施窗口期的非常態化波動,未來將依托市場自身的力量發展,逐步步入平穩有序發展的新常態。
從全球市場發展情況來看,本細分行業將迎來各國“碳中和、碳達峰”社會發展目標下的產業升級機遇。建筑部門是碳排放量最高的終端消費來源,根據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的相關報告數據,從碳排放的來源看,2018年,建筑部門中僅建筑運行階段碳排放就占我國碳排放總量的21.9%,主要來自居民和工業的取暖、制冷環節。在建筑運行階段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過程中,基于制冷、照明和家用電器已經基本實現了全面電氣化的現狀,供暖設備的碳排目標達成尤為關鍵,而節能技術的使用與推廣和對供暖設備的脫碳改造具備極高價值。
在節能技術的使用方面,泵作為通用設備,其節能技術的應用具備廣闊空間。根據行業公開研究數據顯示,包括家用泵在內的各類泵類產品的能源消耗占社會總能耗的10%-15%,泵的購買成本在泵的使用周期內占費用總額的比例少于10%,而其消耗能源的費用占費用總額比例卻高于80%。多年來,合肥新滬持續開展對于下一代家用高效節能泵產品的研發和創新,該產品主要應用下游為家用供暖設備。目前,在相同揚程(指單位重量流體經泵所獲得的能量)參數下,公司高效節能泵產品相較于傳統常規型產品平均降低功耗約達60%左右,EEI(能效等級)等指標目前完全符合歐盟等全球主流市場準入標準。合肥新滬作為國內家用屏蔽泵龍頭和領先企業,其節能泵技術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地位,其技術快速成熟、市場快速發展,相關產品應用目前在歐洲市場增長迅速。根據IEA(國際能源署)的相關數據,2019年熱泵在全球家庭用能中的占比只有5%,預計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提高到22%。多年來,合肥新滬作為全球供暖產業鏈上游的核心零部件提供商,目前公司針對熱泵的應用技術已成熟,產品(提供熱泵配套用泵)已規?;慨a。未來合肥新滬有望緊追技術和市場發展的趨勢,繼續參與低碳排趨勢下的全球供暖設備新型產業鏈分工。
工業用屏蔽泵應用廣泛、下游多個主要市場景氣度較高,需求確定性較強,未來國產替代空間廣闊。屏蔽泵因其自身具有耐酸堿腐蝕、安全無泄漏、低噪音、免維護等技術特征,使其面對“易燃、易爆、高溫、超低溫、強腐蝕、高壓、放射性、劇毒和貴重”的液體環境時具有極強的技術和市場推廣價值,典型市場與應用領域主要包括高端石化、空調制冷、清潔能源(核電工業、風電、光伏發電、氫能源)、新能源汽車、航天工業與軍工、電子與半導體工業、醫療器械、環保與水處理、軌道交通等工業級市場。
工業用屏蔽泵市場空間廣闊。僅以屏蔽泵在化工市場的應用為例,當前化工泵市場全球總量規模約達160億-200億美元,而屏蔽泵作為化工泵的重要門類,未來應用空間較大。工業用屏蔽泵在我國發展起步較晚,但近年來以國內民營資本為背景的企業技術進步較快。從競爭格局來看,國內約有十幾家企業具備屏蔽泵的生產能力,雖然與全球行業領先企業仍有一定差距,但近年來內資技術領先型企業通過持續投入創新研發,加大了生產裝備改造和工藝改進,使設計能力不斷提升,加工精度與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產品系列化和通用化程度不斷增強,規格品種不斷豐富,未來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泵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分析及投資戰略可行性評估預測報告》
產業運行現狀及前景分析:
1、泵行業全球市場規模巨大,中國市場是全球泵業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中國泵企與全球行業巨頭差距明顯,未來發展提升空間巨大。泵作為通用機械設備,應用市場和領域十分廣泛。
全球泵業市場規模約在800億美元至1000億美元之間,其中工業泵市場約占60%至70%。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對全球經濟增長作出最大貢獻的經濟體,在全球泵業市場的地位和需求拉動作用同樣舉足輕重。目前,全球最大的泵業企業主要位于丹麥、德國、日本、美國等地,全球單個泵業企業的營收規模目前已突破270億元人民幣。中國泵業企業與之相比,目前差距明顯,未來提升空間巨大。
2、高端市場長期被國外行業巨頭所壟斷,中間市場正崛起本土細分行業龍頭。高端市場,因國外行業巨頭長期以來憑借其全球跨國經營、技術研發水平、系統集成方案提供能力等構成了現時有效的競爭壁壘,并獲得超額利潤。但本土領先企業通過加強研發、提升技術水平,正逐步縮短差距,形成在局部市場下的正面競爭甚至趕超能力;低端市場則長期處于同質化競爭狀態,市場參與主體眾多,自主創新投入不足,近年來在成本側和需求側的雙重擠壓下,低端產能獲利空間受到擠壓,業績下滑和被淘汰出局的風險加大;中間市場,近年來,持續進行創新投入的內資規模泵業企業正借助本土市場的地利,在成本與質量管控、人才吸引、品牌推廣、經營效率、融資成本等方面彰顯競爭優勢,向上可對高端市場進行國產化替代,向下可進一步提升傳統存量市場的占有率。
3、全球碳中和發展目標下,節能與環保作為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核心價值被持續放大,新技術、新應用讓傳統行業迎來新機遇。水、能源、環境是全球經濟與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三大難題。據國際機構統計,泵類產品中僅水泵的耗電量就占全世界耗電量的10%以上,節能、環保成為泵類產品進行繼續推動研發創新的核心價值所在;另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產品的智能化、數據化、物聯網化趨勢成為本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近年來,泵行業的技術發展和進步,其背后驅動力除了來自市場自身的發展和變革,更有來自全球各地監管政策(主要是環境政策)的剛性要求助推,例如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已逐步將本行業相關產品的能耗技術指標要求列為市場的剛性準入條件。技術的加速更新有利于提高行業競爭壁壘,優化行業競爭格局。
4、2021年,行業機遇與挑戰并存,外部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風險加大。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導致的行業分層、經營分化趨勢將大概率延續,行業集中度提升有望加速根據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的相關報告顯示,2020年全年,1200余家泵與真空設備樣本調查企業實現營收同比0.81%,實現利潤總額同比-2.17%。通用機械行業虧損面達11.65%,較2019上升1.39個百分點。而在100多家重點樣本調查企業中,30%的企業利潤、訂貨量實現十位數以上增長,而三分之一的企業生產、營收、利潤、訂貨量同比下降。
自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導致外部市場環境較大變動,加速了一部分現金流緊張、市場平衡能力較差、經營規模較小、抗風險和應變能力不足的市場主體淘汰出局,而財務健康良好、市場布局完善、供應鏈安全程度較高、融資渠道健全的龍頭企業在逆勢中獲得市場份額的提升。進入2021年以后,面對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上行和隨之而來的企業成本端的壓力以及全球貿易形勢的日益多變和復雜化,種種不確定性將對本行業持續帶來挑戰,行業分層、經營分化的趨勢將大概率延續,行業集中度提升有望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