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業縫制機械行業市場發展趨勢研究預測及主要產品市場規模前景分析預測
?
2020年,受經濟周期、新冠疫情、國際貿易形勢等多重疊加影響,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國內經濟發展承受一定壓力。縫制機械行業堅定信心、化危為機,積極應對疫情防控,有效推進復工復產,不斷加大技術創新,持續推進結構調整,全面加快智能升級,大力開拓市場:
1、工業縫制機械行業總體處于階段性調整階段:受周期調整及疫情疊加影響,行業總體處于階段性調整階段。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中國規模以上服裝企業服裝產量為223.73億件,較2019年同比下降8.58%,我國服裝行業實際完成投資同比下降31.9%。2020年1-12月,行業238家規模以上生產企業累計營業收入265.90億元,同比下降3.49%。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12月我國縫制機械產品累計出口額23.63億美元,同比下降4.94%。從月度出口情況來看,行業自8月起月度出口同比實現由負轉正,9月起月度出口同比連續實現近20%的中速增長,拉動行業出口降幅快速收窄至個位數,展現了較為強勁的增長潛力。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工業縫制機械行業發展戰略研究及投資潛力預測評估報告》
2、產品結構加快調整:隨著行業產品結構持續調整、技術升級加快,行業內普通產品占比下降,智能平縫機、智能包縫機、自動類特種機及縫制單元類高附技術加值設備企穩增長,智能化產品的銷售占比逐步提升,平、包、繃、厚料、雙針等縫制設備產品全面邁入步進技術時代。據中金企信初步統計,步進控制智能平縫機產量比上年增長70%以上,占自動平縫機的比例已經達到甚至超過30%。自動縫制單元、自動縫制生產線、物聯網縫紉機及智能成套縫制設備得到進一步發展,技術實現不斷升級,智能縫制設備占比提高約20%,自動類縫制設備占比從2015年的60%提高到2020年的90%。
3、智能轉型不斷加速:隨著招工難、招工貴問題的加劇,服裝行業眾多骨干企業不斷引進自動化和智能化加工流水線,加快推進縫制設備智能工廠生產自動化升級,實現裝備自動化、生產柔性化、智能工廠示范化的同時,進一步加快智能物聯成套解決方案的研發及在下游服裝產業的應用,助力下游服裝企業智能縫制工廠的建設,向全生產過程智能化解決方案服務商轉型。縫制機械行業已步入開啟“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關鍵時期,提高效率、減少人工、保證質量、便于操作的智能縫制設備將全面賦能行業產品的生產制造,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成為引領行業智能轉型的先導力量。在全國及地方政府持續出臺《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浙江省數字賦能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背景下,未來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將加速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行業將孵化形成更多的“未來工廠”。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智能平縫機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分析及投資戰略可行性評估預測報告》
4、市場集中度穩步提高:在2020年初疫情疊加行業周期性影響下,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行業總體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隨著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的逐步深入,下游用戶更加重視設備的質量、品牌、價格和服務等方面,推動行業骨干企業脫穎而出并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行業集中度加強趨勢明顯。據中金企信統計顯示,2020年行業工業縫紉機前10強企業銷售收入占百家整機比重達59.8%,較上年繼續提升2.4個百分點。行業前20強企業占規上企業比重由2015年的34%提升到2020年的56%。
5、產業運行基本數據分析:2020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導致生產經營壓力驟然加大和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情況下,我國服裝及縫制企業快速反應,穩步推進復工復產復市,全年出現前低后高的階段性調整階段。在行業經歷階段性調整階段周期疊加疫情沖擊影響的背景下,由于內外需持續低迷,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經濟處于階段性調整階段,全年營收下降3.49%,工業增加值增速累計下降6.6%,出口下降4.94%,利潤增長9.7%,經濟運行呈現“三降一增”顯著特征。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1-12月,我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8824億元,同比下降8.1%;穿類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0.9個百分點。2020年1-12月,我國服裝行業實際完成投資同比下降31.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9個百分點。2020年1-12月行業238家規模以上生產企業累計營業收入265.90億元,同比下降3.49%;實現利潤總額16.72億元,同比增長9.70%。毛利率19.84%,同比下降0.75%。2020年1-12月我國縫制機械行業規上企業累計工業增加值增速為-6.6%。
另據協會跟蹤統計的百家整機企業數據顯示,2020年百家骨干整機企業累計生產縫制機械591.65萬臺,同比下降4.06%,其中工業縫制設備387.65萬臺,同比下降7.48%。據初步估算,2020年全行業工業縫制設備總產量約620萬臺,同比下降11.04%,產量回落至行業近四年來最低點。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1-12月我國縫制機械產品累計出口額23.63億美元,同比下降4.94%,其中,工業縫紉機出口量390.76萬臺,同比增長0.35%,出口額10.40億美元,同比下降15.22%。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智能包縫機行業全產業結構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可行性評估預測報告》
6、產業投資前景分析:
(1)2021年全球經濟形勢嚴峻復雜,中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世界銀行《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表示,假設新冠肺炎疫苗在一年中廣泛推廣,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但是,如果決策者不采取果斷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和實施促投資的改革,復蘇可能會緩慢乏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全球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2021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復蘇不穩定不平衡,疫情沖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會議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放在2021年首要工作任務,這是以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不常見的,凸顯了這兩項重點任務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2)2021年紡織服裝行業格局改變,行業洗牌進一步加快:受新冠疫情沖擊,服裝產業全球格局加速改變,不同經濟主體在疫情面前的重啟與復蘇出現了天壤之別,國際上一些老牌企業陷入破產境地,同時一大批涉足新領域、新模式的企業快速崛起,產業處于洗牌階段。服裝產業格局改變將為縫制設備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同時,隨著服裝消費群體的結構性變化和人民對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個性化、場景化、高品質等需求將不斷占據主導,加之新冠疫情對消費習慣和渠道帶來了長期深刻變革,高效率、低成本、多品種、小批量、快反應的個性化定制發展趨勢,將大大推動服裝消費升級和數字化轉型進程,加快促進縫制設備智能化、數字化升級。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國智能縫制設備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及投資前景可行性報告》
(3)2021年縫制設備行業進入擴張期,服裝企業設備更換成為行業增長點:我國縫制設備行業正加快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并面臨開啟產業新周期、邁進智慧縫制新時代的歷史性機遇。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智能化、數字化已經成為縫制設備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新產品、新技術成為驅動市場增長的主要動能,尤其是智能成套解決方案需求的興起,將為行業深入實施結構調整,智能轉型和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提供重要機遇。同時,根據行業發展周期和規律,本該2020年出現的服裝產業縫制設備更換周期,因疫情影響而延后,將在2021年集中爆發。再者,服裝產地的持續轉移,也將帶來行業的大增長,推動行業整體呈現向好發展。
2021年至2025年,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市場將從“基本滿足市場各種需求”向“具備充分滿足市場用戶需求及市場引導和創造能力”進發,努力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發揮市場主體活力,增強企業內外貿市場競爭力,加快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