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趨勢評估預測及未來市場規模前景研究
?
紡織機械行業發展環境分析: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的2020年紡織行業經濟運行報告顯示,伴隨著內外市場需求逐步回暖,以及國家大規模減稅降費等助企紓困政策措施顯效,紡織企業經濟效益在經歷年初大幅下滑后,呈現穩步修復、逐季改善的態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5,190.6億元,同比減少8.8%,降幅較前三季度和1~2月分別收窄3.3和20.7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2,064.7億元,同比減少6.4%,降幅較前三季度和1~2月分別收窄5.7和46.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6%,較年初2.2%的水平大幅改善,并超過2019年0.2個百分點。其中,產業用和家用紡織品行業盈利能力表現突出,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03.2%和14.7%,營業收入利潤率分別為11.4%和5.6%,居于產業鏈各環節前列。
隨著效益修復,紡織企業運行質量較年初也有所改善,但經營壓力仍然較大。2020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虧損面為22.7%,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長26.8%,較2月末分別下調13.6和2.7個百分點;總資產周轉率和產成品周轉率分別為1.1次/年和13.2次/年,同比分別放緩11.6%和10.9%;三費比例為7%,較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在防疫物資采購需求帶動下,紡織行業出口規模創2015年以來新高。海關快報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2,912.2億美元,同比增長9.6%,增速高于上年11.1個百分點。其中,紡織品出口金額為1,538.4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29.2%,占全行業出口總額的比重由上年的44.3%大幅提升至58.2%;服裝出口形勢上半年較為嚴峻,但下半年隨著海外經濟重啟,我國紡織產業體系的完善性和供應鏈的運轉穩定性優勢顯現,服裝出口逐步好轉,到年底出口額同比降幅已收窄至6.4%,自8月起單月出口額均實現正增長。
紡織機械行業運行現狀:在紡織機械國際市場,紡織機械的生產主要以歐洲和亞洲為主。歐洲生產紡織機械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技術水平領先,主要生產國家為德國、意大利、法國、比利時等;其次,英國、荷蘭、西班牙等國家也有一定市場份額。就亞洲市場而言,紡織機械生產國家主要包括中國、日本、印度、韓國等。目前紡織機械行業發展較為成熟,形成了充分的市場競爭,呈現出大型企業引領行業發展方向,中小企業并存的局面。由于紡織機械行業環節眾多,分類較廣,除了一些較大規模的公司會選擇全面覆蓋多個環節及多項工藝外,許多中小企業都選擇了專業化分工的發展方向,比如加彈機、劍桿織機等,在某一領域聚焦,研制明星產品,在細分領域內做大做強。
國際知名品牌由于知名度高、技術水平先進一度占據了我國大部分紡織機械市場。但隨著我國紡織機械技術的不斷發展,許多企業已經研發出適合中國市場的高端紡織機械設備,部分設備在性能和穩定性上已經十分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近幾年來,隨著國產紡織機械占國內市場份額不斷提高,國內紡織機械的技術和創新水平的不斷進步,已經逐步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并且開始取代國際品牌在市場上的地位。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紡織機械市場運行動態監測及發展前景投資預測報告》
紡織機械行業發展前景分析:隨著行業巨擘的規模化效應逐漸顯現,容納大量中小規模企業的常規加彈市場將進入優勝劣汰的洗牌階段,持續快速發展的加彈機市場將經歷一個階段的轉型升級。紡織機械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具體如下:
1)紡織機械的智能化與信息化:隨著目前數控技術的廣泛采用,紡織機械行業將發展目標放在了產品的智能化和裝備制造的智能化上。產品智能化是指通過提高紡織裝備主機的數控水平和智能化程度以及研發智能化輔助系統,為下游的紡織企業在生產上提供智能、便捷的設備和裝置。裝備制造智能化指的是通過引入智能化機床和輔助機器人等技術,提升機器設備制造的效率、工藝和智能化程度。兩道工序的智能化將顯著的提高生產效率,簡化生產流程、降低企業的人工成本,并且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穩定性。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行業將其應用于自己的生產經營當中,紡織機械行業也不例外。互聯網帶來的信息化,與紡織機械工業化的相互結合,將大大提升設備生產技術,也將使資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通過實現集中控制、聯網管理和遠程監控制造過程,生產效率將會顯著提升,大幅度的削減控制、管理成本;在質量控制環節,通過應用對大數據的整理和分析,企業能夠更加有效的檢測出產品的問題所在以及更好的設計出生產工藝優化的方案;在后期的銷售和售后階段,通過互聯網的有效運用,企業將減少許多中間的人工環節,將服務以更快捷、有效的方式呈現給客戶,既提升了服務質量,增加了客戶對企業的信賴程度,又為企業有效的整合配置了資源,降低了運營成本。
2)服務的全方位提升: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服務業的不斷壯大,企業對自身的服務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從而創造了更好的口碑,吸引了更多的潛在客戶。紡織機械企業的服務將逐步從傳統的提供質保服務擴展到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維護與在線支持,提供紡織品生產整體解決方案和個性化設計以及電子商務等多種形式的服務。精準化的定制服務包括從集融資、設計、施工、項目管理、設施維護到管理運營的一體化服務。大型紡織裝備制造企業通過掌握系統集成能力,開展總集成與總承包服務。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新型服務形態也將應運而生,包括根據不同產品功能發展的遠程故障診斷與咨詢、專業維修、電子商務等。
3)生產和發展的可持續性:紡織機械的專用基礎零部件是紡織機械的重要組成部分,零部件質量和可靠性的提升,是提高紡織機械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的基礎,因此,零部件原材料的選擇以及制造工藝將會是紡織機械企業今后的一個發展重點。另外,國家大力提倡環境友好型的生產模式,鼓勵企業重視并發展對環境影響小、資源利用率高的綠色制造技術。因此,制造與裝配新科技、新工藝、輕量化新材料的應用將成為紡織機械行業今后的研發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