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智慧燈桿行業市場供需規模分析預測及投資環境研究
?
1、政策利好行業發展:近年以來,發改委、住建部、工信部紛紛出臺推動智慧燈桿的行業政策,全國各地省市也出臺相應政策鼓勵智慧燈桿發展。2019年,國家頒布《關于2019年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實施意見》提出,鼓勵基礎電信企業、鐵塔公司集約利用現有基站站址和路燈桿、監控桿等公用設施,提前儲備5G站址資源;四川省《關于推進發展數字經濟的指導意見》提出推進多桿合一,鼓勵智慧燈桿的發展;2020年,成都、汕尾、寧波等城市相繼推出城市有機更新相關政策和指導意見,要求堅持策劃、設計、運營一體化,優化資源配置,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實現城市有機更新可持續化,增強城市永續發展動力。
2020年1月,住建部《關于開展人行道凈化和自行車專用道建設工作的意見》,提出規范路面設施,確保人行道通行舒適。加強人行道上各類設施管理,嚴重影響行人通行的設施要立即予以處置,閑置和廢棄的設施要予以歸并和拆除,不符合節約道路空間要求的設施要逐步規范,推行“多桿合一”“多箱合一”“多井合一”,集約設置人行道上各類桿體、箱體、地下管線等,逐步將人行道上各類設施有序布置在設施帶中;同年,中央密集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即“新基建”)作出部署,有關部門和地方紛紛出臺相應舉措。一時間,市場掀起一股“新基建”的熱潮。作為新一代城市信息基礎設施的智慧燈桿,與“新基建”中的不少領域相關,比如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基站,因此,在這股新基建浪潮中,智慧燈桿也獲得了更多的建設需求,乘著新基建浪潮,撬開更大級別的市場。
2021年4月,住房和城鄉建設等15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也提到了強化智能產品在社區配套設施中的設置。對新建社區配套設施建設,明確要求設置入侵報警、視頻監控等基本智能產品要求,保障消防通道暢通,提升社區安防水平;養老設施應配置健康管理、緊急呼叫等智能產品,提升社區適老化水平;鼓勵建設智能停車、智能快遞柜、智能充電樁、智慧停車、智能健身、智能燈桿、智能垃圾箱等公共配套設施,提升智能化服務水平。鼓勵既有社區參照新建社區設置基本智能產品,并對養老設施和公共配套設施進行數字化改造。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智慧燈桿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可行性預測報告》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智慧城市已成為必然趨勢。近年來,智慧城市新政頻出,我國多個城市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設高潮,智慧燈桿作為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未來政策將持續優化智慧燈桿行業的發展。
2、智慧燈桿市場規模:驅動智慧燈桿高速發展的驅動因素有三。一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智慧燈桿作為新型智慧城市和傳統城市基礎設施融合的典范,集“綜合、共享、智慧、和諧”于一體,被認為是最有發展前景的新型城市公共基礎設施;二是多桿合一工程,國內道路桿件亂象主要有“照明、信號、監控、標志、指路”等系統分散設置,國家積極推動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可以節約城市空間,降低業主建設成本,美化城市環境,預留管網及未來智慧城市功能接口和5G接口;三是5G網絡部署,5G建設加快推進,大量的5G微基站將利用智慧燈桿進行部署,智慧燈桿將成為5G小基站,車路協同,邊緣計算的重要載體,建設需求巨大。
智慧燈桿發展空間巨大。作為城市照明的主體,城市道路照明伴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獲得了快速的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城市道路照明燈數量已由2010年的1773.99萬盞增長到到2019年的2865.60萬盞,疊加城市新建道路,由此帶來的路燈的新增和更換,每年將達到非常可觀的數目。
作為智慧城市的入口端,路燈具備“有網、有電、有桿”三位一體的特點,以智慧路燈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節點,可避免重復建設造成的資源浪費,是智慧城市的主要載體,智慧路燈可拓展應用智慧城市的各種功能,如智慧照明、部署5G微基站、智慧新能源充電、智慧安防、平安城市、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停車、城市WIFI等多功能模塊。2020年,由5G基站建設帶動的智慧路燈市場空間巨大,公司在此感觸頗深,到2021年以智慧路燈為入口的各種硬件及服務的市場規模將有很大的探索空間,未來智慧路燈市場潛力十分巨大。
3、行業進入加速發展期:智慧燈桿行業經過2016-2019年的試點發展階段,2020年已進入加速發展期。2020年,依托中國建設“新基建”政策驅動,中國智慧燈桿行業建設進入了加速發展的軌道,各地相繼投入預算,致力于進行城市照明升級改造,加速推進新建和改建智慧燈桿項目。
2020年的智慧燈桿行業呈全國全面開花的態勢,在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2019年規模化建設的引領下,2020年全國各省市都紛紛大力建設智慧燈桿,如武漢、青島、南昌、雄安、廣州、鄭州、昆明、眉山都開始進行規模化的智慧燈桿建設。2020年智慧燈桿行業的加速發展的第2個特點是單個項目規模越來越大,已經從前幾年的幾百萬、幾千萬發展到單個項目體量為上億規模。更為重要的是,2020年,從建設、管理、運營模式上說,通過前幾年的探索,政府也逐漸摸索出一套合理的、可接受的智慧路燈建設、管理、運營的模式,并不斷推出細化的管理政策,改革管理模式,理順建、管、運的關系,如四川省眉山市天府新區,探索了通過政府專項債方式解決智慧燈桿建設資金來源,政府平臺公司和社會資本成立混改合資公司,共同建設運營智慧燈桿,既解決好智慧燈桿的公益屬性,又充分發揮智慧燈桿的運營屬性,探索了一條政府、平臺公司、社會資本方共贏的智慧燈桿投資建設運營模式,從而推動了智慧燈桿的規模化建設。
4、智慧燈桿技術發展進入依托行業標準進一步創新的新階段:智慧燈桿技術發展歷經了以智慧照明為主要特征的1.0時代,即著力于路燈本身照明及節能控制的智能化,一般通過電力線載波和GPRS/CDMA無線通信對路燈照明進行遠程管理和控制。以多桿合一為特征的2.0時代,著力于路燈燈桿的智慧化運作,即通過在燈桿上集成各種智能化設備達到智慧城市入口的功能,實現各種桿件的共建共享,以及智慧城市功能集成。2020年進入智慧燈桿3.0時代,是以邊緣計算和人工智能為主要特征,以智慧燈桿為入口,提供智慧城市新場景應用,著力點在于通過各種傳感器進行信息收集、攝像頭進行圖像感知,結合人工智能和邊緣計算技術,進行新場景應用的開發,并和云平臺進行聯動和交互,如高位視頻加邊緣計算的城市路側停車場景,通過加載在智慧燈桿上的攝像頭,結合人工智能和邊緣計算,實現路側停車的自動識別和無感支付,大幅度改善城市路側停車體驗,提升管理效率。同時,國家標準計劃《智慧城市智慧多功能桿服務功能與運行管理規范》由TC537(全國城市公共設施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及執行,主管部門為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5、城市照明對智慧燈桿需求增加:目前,我國城鎮化率已與世界平均水平相當,但與發達國家?70%的城鎮化率平均水平仍有較大差距,到?2030?年將進達到?66%左右,屆時將新增?3?億城鎮居民。在城鎮化快速推進的背景下,國家對于道路照明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將持續增長。隨著國家繼續加大對于城鎮化建設的投入,城市照明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城市照明工程屬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由國家投資的公共設施建設的一部分。國家城市道路建設的投入對城市照明行業的市場變化趨勢有重要影響,而城市道路建設長度及面積將會直接決定城市照明的市場需求。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對于道路建設的持續投入,我國城市年末實有道路長度和面積已連續多年增加,這直接帶動了每年城市道路照明路燈數量的增加。與此同時,隨著城市車輛與人口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城市進行大規模道路拓寬改造工程,并進行城市風貌改善,以提升城市景觀品味。城市照明作為彰顯城市文化特征、改善人民居住環境的重要手段,將隨著城市道路的建設獲得更大的發展。借此發展良機,公司將文化定制的理念嵌入到城市道路照明產品當中,將最能代表地域文化和人文環境的元素恰當地運用在工業化的照明產品之中,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地域客戶對當地文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