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水產飼料行業市場發展趨勢監測調研分析預測:產量分析、市場規模分析、銷售情況分析、需求潛力研究
?
(1)我國水產飼料產量:近年來我國水產飼料產量持續增長,2010年我國水產飼料產量為1,502萬噸,2019年增長至2,203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為4.35%。
2010-2019年中國水產飼料行業產量現狀分析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2)我國水產飼料行業地區分布:從區域發展來看,我國水產飼料行業的產業區域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和中西部長江沿江地區。2018年,東部沿海地區(廣東、江蘇、福建、浙江、廣西、山東、河北、遼寧、海南、天津、上海)水產飼料產量為1,459.71萬噸,占全國水產飼料產量的66.03%;中西部長江沿江地區(湖北、湖南、四川、江西、重慶、安徽)水產飼料產量為605.96萬噸,占全國水產飼料產量的27.41%。
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2021-2027年中國水產飼料市場發展策略及投資潛力可行性預測報告》
(3)水產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水產品的來源主要是養殖和捕撈兩類。1985年,我國首次開放了水產品市場,水產養殖行業在國內漸漸起步;1988年,我國水產養殖產量首次超過了捕撈產量,標志著我國漁業的發展開始由“以捕為主”跨入“以養為主”的歷史階段。進入新世紀后,一方面,水產品消費市場繼續蓬勃發展,另一方面,自然源制約著捕撈業的發展,公眾環保意識不斷提高,水產品養殖產業因而獲得了長足成長的空間。
我國人工養殖海水產品產量由2010年的1,482.30萬噸增加至2019年的2,065.33萬噸,復合增長率為3.75%;人工養殖淡水產品產量由2010年的2,346.50萬噸增加至2019年的3,013.74萬噸,復合增長率為2.82%。
2010-2019年中中國人工養殖海水、淡水產品產量現狀分析
單位:萬噸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海水產品產量 | 1482.3 | 1551.33 | 1575.2 | 1664.65 | 1732.4 | 1796.56 | 1915.31 | 2000.7 | 2031.22 | 2065.33 |
淡水產品產量 | 2346.5 | 2471.93 | 2408.51 | 2547.69 | 2663.7 | 2779.34 | 2877.89 | 2905.29 | 2959.84 | 3013.74 |
數據統計:中金企信國際咨詢
隨著我國水產品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未來我國水產飼料行業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2)水產養殖模式改善:2016年12月,農業部頒布《全國漁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指出“要發展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種養結合稻田養殖、海洋牧場立體養殖和外海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等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同時,自從
2017年2月份,環保部發布《關于加強“十三五”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與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來,大水面和網箱養殖大量被拆除。
隨著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工作的完成,不合格的中小養殖戶將被逐漸淘汰出去,水產養殖向集中化、規模化和生態化發展,水產飼料普及程度將增加。
(3)水產飼料逐步普及:我國至今還存在著用廉價冰鮮雜魚投喂經濟魚類的粗放模式,這種“用魚養魚”的模式通常需要5斤至7斤甚至更多的冰鮮雜魚產出1斤魚,一方面造成漁業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由于利用效率低,大量殘余的餌料沉積海底,造成水質呈富營養化的趨向,引起水質惡化,甚至導致赤潮發生。
2003年,農業部發布的《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鼓勵使用配合飼料,限制直接投喂冰鮮(凍)餌料,防止殘餌污染水質。2016年,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全國漁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要求積極推廣全價人工配合飼料,逐步替代冰鮮幼雜魚。
目前,國內水產飼料普及率較低,根據水產飼料產量、水產品產量與飼料系數(水產系數1.4)進行測算,2019年水產飼料普及率僅約25%。相比較豬料、禽料一般75%及90%的普及率,水產飼料未來的增長空間巨大。
(4)膨化料逐步推廣:在社會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養殖戶對飼料的要求較高。膨化飼料是一種低污染、低浪費、高效率、高轉化率的優質環保型飼料,因此采用膨化飼料產品進行高價值水產品養殖成為必然選擇。
從水產飼料品種來看,膨化料主要集中在海水魚料和淡水特種水產品料上,普通淡水魚料以顆粒飼料為主。根據中國飼料工業年鑒,2017年度,全國水產配合飼料產銷量約為2,055萬噸,其中顆粒料約1,439萬噸,膨化料約308萬噸。隨著特種水產養殖的發展,膨化料需求將不斷增加。